正版全新 快速发货
¥ 32.7 6.7折 ¥ 49 全新
库存35件
作者陈敏恒,丛德滋,齐鸣斋,潘鹤林,黄婕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43468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9117938
上书时间2024-11-12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推动高等学校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华东理工大学于1985年9月组织编写出版了《化工原理》版。随着化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本书在出版后的35年里不断更新、完善,分别于1999年6月出版第二版,2006年5月出版第三版,2015年7月出版第四版,并被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次再版为第五版。
当前,根据新时代国家战略急需、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和社会民生新要求,我国工科高等教育正在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要重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也迫切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化工类及相关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化工过程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如何改革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工科的挑战,是《化工原理》(第五版)修订再版时我们重点考虑的。
《化工原理》(第五版)将化工单元操作按传递过程共性归类,以动量传递为基础叙述流体输送、搅拌、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绕流及相关的单元操作;以热量传递为基础阐述换热和蒸发操作;以质量传递原理说明吸收、精馏、萃取、吸附、结晶、膜分离等传质单元操作;后阐述了具有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特点的固体干燥。
本书还结合典型单元操作的定量分析和数学描述对现代化工技术常用的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如数学模型法、参数归并法和过程分解与综合法等。单元操作的发展在过程和设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材料,笔者在取舍和组织这些材料时,注意培养读者的工程观点,如机械能衡算、控制步骤与过程强化等,以使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对重要的工程观点有较深的印象,便于日后分析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在数学描述结果的应用中,本书从设计、操作和综合三个方面着手讨论,便于读者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各章均配有思考题、习题及答案,便于读者自学。
《化工原理》(第五版)由陈敏恒、丛德滋、齐鸣斋、潘鹤林、黄婕编。本次修订我们融合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增加了主要章节的微课和重要知识点的动画视频,以提升读者的学习效果。微课视频由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学中心潘鹤林、黄婕、张辉、孙浩、宗原、曹正芳、叶启亮、刘玉兰、许煦、丛梅、熊丹柳老师联合录制。动画资源由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本书版由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编;第二、三版由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编;第四版由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潘鹤林编。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的前辈先贤也为教材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值此再版之时,谨向各位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
本书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学中心集体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在此向全体同事在编写工作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本书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读者们的认可与支持,在此向全国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广大高等院校师生表示感谢。
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使本书不断完善。
编者
2020年2月
《化工原理》(第五版)以传递过程作为贯穿化工单元操作的主线,从典型实例的剖析中提炼若干重要的工程观点,以期提高读者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内容体系完整,概念论述清楚,突出工程特点,注意应用实践。
《化工原理》(第五版)分为下、下两册,上册共7章,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液体的搅拌,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传热,蒸发。下册共7章,包括:气体吸收,液体精馏,气液传质设备,液液萃取,其他传质分离方法,热、质同时传递过程,固体干燥。每章均配有例题、习题和思考题。本书主要章节配有微课和动画视频,读者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石油、材料、生物、制药、轻工、食品、环境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和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陈敏恒,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浙江诸暨人,化学工程专家,原华东理工大学校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有机系。历任华东化工学院副教授、教授、化学工程系主任、院长,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工程学会首届副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部)。六十年代初将马尔可夫链理论用于化学工程研究,八十年代致力于化工网络优切法。在丁烯氧化脱氢绝热床反应器开发、多元萃取精馏过程的新逐级板计算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成果。
绪论/ 1
第1章流体流动/ 5
1.1概述5
1.1.1流体流动的考察方法5
1.1.2流体流动中的作用力6
1.1.3流体流动中的机械能8
思考题8
1.2流体静力学8
1.2.1静压强在空间的分布8
1.2.2静力学方程的物理意义10
1.2.3压强的表示方法10
1.2.4压强的静力学测量方法10
思考题12
1.3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13
1.3.1质量守恒13
1.3.2机械能守恒14
1.3.3动量守恒19
思考题21
1.4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21
1.4.1流动的类型21
1.4.2湍流的基本特征23
1.4.3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24
1.4.4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26
思考题28
1.5阻力损失28
1.5.1两种阻力损失28
1.5.2湍流直管阻力损失的实验研究方法29
1.5.3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式30
1.5.4局部阻力损失32
思考题35
1.6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35
1.6.1管路分析36
1.6.2管路计算37
1.6.3可压缩流体的管路计算45
思考题47
1.7流速和流量的测定48
1.7.1毕托管48
1.7.2孔板流量计50
1.7.3转子流量计52
1.8非牛顿流体与流动54
1.8.1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特性54
1.8.2非牛顿流体流动与减阻现象56
习题58
符号说明67
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 68
2.1概述68
思考题69
2.2离心泵69
2.2.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69
2.2.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73
2.2.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和组合操作76
2.2.4离心泵的安装高度78
2.2.5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80
思考题84
2.3往复泵84
2.3.1往复泵的作用原理和类型84
2.3.2往复泵的流量调节84
思考题86
2.4其他化工用泵86
2.4.1非正位移泵86
2.4.2正位移泵87
2.4.3各类化工用泵的比较与选择88
思考题89
2.5气体输送机械89
2.5.1通风机89
2.5.2鼓风机91
2.5.3压缩机92
2.5.4真空泵93
思考题95
习题95
符号说明98
第3章液体的搅拌/ 99
3.1概述99
3.1.1搅拌器的类型99
3.1.2混合效果的度量101
思考题102
3.2混合机理102
3.2.1搅拌器的两个功能102
3.2.2均相液体的混合机理103
3.2.3非均相物系的混合机理104
思考题105
3.3搅拌器的性能105
3.3.1几种常用搅拌器的性能105
3.3.2改善搅拌效果的措施106
思考题107
3.4搅拌功率107
3.4.1搅拌器的混合效果与功率消耗107
3.4.2功率曲线107
3.4.3搅拌功率的分配110
思考题111
3.5搅拌器的放大111
思考题112
3.6其他混合设备112
习题114
符号说明115
第4章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116
4.1概述116
4.2颗粒床层的特性116
4.2.1单颗粒的特性116
4.2.2颗粒群的特性117
4.2.3床层特性120
思考题121
4.3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121
4.3.1颗粒床层的简化模型121
4.3.2量纲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法的比较124
思考题125
4.4过滤过程125
4.4.1过滤原理125
4.4.2过滤过程的数学描述128
4.4.3间歇过滤的滤液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130
4.4.4洗涤速率与洗涤时间133
4.4.5过滤过程的计算133
思考题134
4.5过滤设备和操作强化134
4.5.1过滤设备134
4.5.2加快过滤速率的途径142
思考题143
习题143
符号说明145
第5章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 146
5.1概述146
5.2颗粒的沉降运动146
5.2.1流体对固体颗粒的曳力146
5.2.2静止流体中颗粒的自由沉降148
思考题152
5.3沉降分离设备152
5.3.1重力沉降设备152
5.3.2离心沉降设备155
5.3.3力学分离方法的选择162
思考题163
5.4固体流态化技术163
5.4.1流化床的基本概念163
5.4.2实际的流化现象164
5.4.3流化床的主要特性164
5.4.4流化床的操作范围167
5.4.5改善流化质量的措施168
5.4.6流化床分离器169
思考题170
5.5气力输送170
5.5.1概述170
5.5.2气力输送装置171
5.5.3稀相输送的流动特性173
思考题174
习题174
符号说明175
第6章传热/ 177
6.1概述177
6.1.1传热目的和方式177
6.1.2传热过程179
思考题180
6.2热传导180
6.2.1傅里叶定律和热导率180
6.2.2通过平壁的定态导热过程181
6.2.3通过圆筒壁的定态导热过程182
6.2.4通过多层壁的定态导热过程183
思考题185
6.3对流给热185
6.3.1对流给热过程分析185
6.3.2对流给热过程的数学描述187
6.3.3无相变的对流给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189
思考题194
6.4沸腾给热与冷凝给热194
6.4.1沸腾给热194
6.4.2沸腾给热过程强化196
6.4.3蒸汽冷凝给热197
6.4.4冷凝给热系数197
6.4.5其他影响冷凝给热的因素及强化措施200
思考题201
6.5热辐射201
6.5.1固体辐射202
6.5.2气体辐射210
思考题211
6.6传热过程的计算211
6.6.1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211
6.6.2传热过程基本方程式215
6.6.3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218
6.6.4换热器的操作型计算219
6.6.5非定态传热过程的拟定态处理226
思考题227
6.7换热器228
6.7.1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228
6.7.2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231
6.7.3换热器的其他类型240
思考题245
习题245
符号说明250
第7章蒸发/ 252
7.1概述252
7.1.1蒸发操作的目的和方法252
7.1.2蒸发操作的特点252
思考题253
7.2蒸发设备253
7.2.1常用蒸发器253
7.2.2蒸发器的传热系数256
7.2.3蒸发辅助设备257
思考题258
7.3单效蒸发计算258
7.3.1物料衡算258
7.3.2热量衡算259
7.3.3蒸发速率与传热温度差259
7.3.4单效蒸发过程的计算261
7.4蒸发操作的经济性和多效蒸发262
7.4.1衡量蒸发操作经济性的方法262
7.4.2蒸发操作的节能方法263
7.4.3多效蒸发过程分析265
思考题267
习题267
符号说明268
附录/ 269
一、部分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269
二、水与蒸汽的物理性质269
三、干空气的物理性质(p=101.33kPa)272
四、液体及水溶液的物理性质273
五、气体的重要物理性质286
六、固体性质292
七、管子规格294
八、泵与风机297
九、换热器300
十、标准筛目306
十一、气体常数R307
十二、量纲分析方法和π定理307
参考文献/ 310
名人堂/ 311
《化工原理》(第五版)以传递过程作为贯穿化工单元操作的主线,从典型实例的剖析中提炼若干重要的工程观点,以期提高读者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内容体系完整,概念论述清楚,突出工程特点,注意应用实践。
《化工原理》(第五版)分为下、下两册,上册共7章,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液体的搅拌,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传热,蒸发。下册共7章,包括:气体吸收,液体精馏,气液传质设备,液液萃取,其他传质分离方法,热、质同时传递过程,固体干燥。每章均配有例题、习题和思考题。本书主要章节配有微课和动画视频,读者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石油、材料、生物、制药、轻工、食品、环境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和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陈敏恒,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浙江诸暨人,化学工程专家,原华东理工大学校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有机系。历任华东化工学院副教授、教授、化学工程系主任、院长,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工程学会首届副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部)。六十年代初将马尔可夫链理论用于化学工程研究,八十年代致力于化工网络优切法。在丁烯氧化脱氢绝热床反应器开发、多元萃取精馏过程的新逐级板计算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成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