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保护自己 远离儿童侵犯行动指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会保护自己 远离儿童侵犯行动指南

正版全新 快速发货

16.8 3.4折 49.8 全新

库存9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迪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47862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8502228

上书时间2024-11-12

弘文图书专营书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你的身体不容侵犯

在有些大人的眼里,现在的你只是一个小孩,可以完全被大人支配。他们认为,你就应该听大人的话!大人叫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如果你不听大人的话,你就不是好孩子。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如果你说“不一定,那要看大人叫小孩做的事情是什么”,那么,你不是什么“不听话的坏孩子”。相反,你是个有主见、有礼貌的好孩子。请为自己感到自豪吧!

你的这种有主见的想法很对!如果大人叫你做的事是对的、好的,是对你自己或别人的身心健康有益的,你可以去做。比如,早睡早起、吃健康食物、学习知识、增加本领、分担家务、友善交流……相反,如果大人叫你做的事是错的、坏的,也就是对你自己或别人身心健康有害的,你就坚决不能做,而且还要尽快告诉值得你信赖的大人,让他们帮助你摆脱危险和困境。比如,抽烟、喝酒、打架、骂人、偷东西、欺负别人……

不过,有时候,大人叫你做的事情究竟是好是坏,并不是那么明显,而是让你觉得怪怪的,有好的感受,也有不好的感受,反正说不清楚。比如,他/ 她可能会找机会单独和你在一起,然后想要触摸或观看你的身体,或者想要让你触摸或观看别人的身体,包括他/她自己的身体,还可能告诉你说:这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别人,甚至不能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他/ 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显得对你很好,比如夸奖你、给你一些好处(礼物、金钱、分数等),让你感到自己很特别、受优待。他/ 她可能会说,很“爱”你。可是这种“爱”却让你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很有罪恶感。这个时候,你可要提高警惕:这个人想要对你做的事情,很可能就是性侵犯 !

全世界四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如果缺乏成年人的有效保护,每个儿童都有可能受到性侵犯,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哪个年龄、哪个性别、哪个性取向。本质上,性侵犯是一种侵犯儿童权利、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暴力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性侵犯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时会造成身体伤害,因此,每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儿童避免受到性侵犯的伤害。每个儿童都有权利保护自己不受性侵犯的伤害,包括有权利及时向成年人寻求帮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享有四大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和国籍。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儿童的基本权利!如果有人想要对你做出性侵犯行为,那么这个人不仅会侵犯你的身体权、隐私权,还会侵犯你的生存权(生命权和健康权)。如果你已经年满14 岁,达到国家法律规定的性自主年龄,那么,性侵犯者的行为就是违背你的意愿,侵犯你正当的性自主行为权利。所以,即使是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也绝不能性侵犯你!全世界所有儿童都应该得到成年人的保护!

那么,谁是“儿童”呢?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不仅包括小婴儿和上幼儿园的小孩,还包括小学生、中学生以及没上学的孩子,就是中国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

如果你的年龄不到18岁,且你的阅读能力达到小学三年级以上,你就是本书合适的读者。如果你读懂书中的部分内容,可以向你身边值得信赖的成年人请教,让他们给你讲解。如果你感到书中有些内容比较浅显,也可以略去不读。你以后需要时,再重新查阅。

保护儿童避免遭受性侵犯的伤害,是每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不过,儿童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我们这个尚不完美的世界里,这股力量尤其重要。当你身处危险时,你有权利直接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当你需要帮助时,你有权利向值得你信赖的成年人寻求帮助。当成年人对你疏于照顾和保护时,你有权利提醒和请求他们承担起照顾和保护你的责任。

儿童有受(成人)保护的权利,儿童也需要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这就是本书的两个目的:,鼓励、肯定、支持你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自我保护的作用(包括主动寻求成年人帮助),从而(部分地)实现你受保护的权利,减少遭受性侵犯的风险;第二,帮助你学会明辨是非,不要做有可能对别人造成伤害的事情,包括不要对别人做出性侵犯的行为。

这本指南以“儿童的身体不容侵犯”作为贯穿全书的主题。内容包括:章(认识儿童性侵犯)、第二章(识别与防范)、第三章(应对与保护)。希望你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明白:你应该有权利,你可以有能力,你需要有保护,你不能欺负人!

 



导语摘要

这是一本远离性侵犯的未成年人行动指南。作者以儿童权利和性别平等为框架,邀请孩子在阅读中认识儿童性侵犯现象,学习识别、防范与应对儿童性侵犯的方法,从而提升自我保护的权利意识。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老师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远离性侵犯伤害的专业指引。



作者简介

龙迪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神经心理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哲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首批注册督导师/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学校和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委员。代表作:《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专业指南》(2017)、《性之耻,还是伤之痛》(2007)、《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身体》(2001)、《回家之路》(2014)。荣获全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2016)、香港中文大学杰出校友奖(2013)、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术奖(2007)。


 



目录

章 认识儿童性侵犯

003/ 开篇故事

006/ 什么是儿童性侵犯

014/ 自我评估:我是否受到过性侵犯

017/ 更多了解

谁有可能受到性侵犯

性侵犯可能会发生在何时何地

为什么会发生儿童性侵犯

侵犯者可能是什么样的人

侵犯者会用哪些威逼利诱的迷惑手段/ 诡计

为什么性侵犯是侵犯儿童权利的暴力行为

性侵犯可能会给儿童造成哪些伤害

031/ 纠正迷思与偏见

038/ 检察官对你说:

严惩重罚侵犯者

在法律上,性侵犯是什么

性侵犯儿童,谁来管

性侵犯儿童者会如何受罚

用法律惩处侵犯者

第二章 识别与防范

045/ 开篇故事

049/ 懂得权利与界限

身体权

隐私权

隐私部位

身体界限

身体关注与身体接触

063/ 识别行为警报

068/ 行为警报小测验

070/ 远离危险情境

072/ 防范可疑之人

073/ 做出制止行动

拒绝

离开

求助

085/ 帮助遇险同伴

089/ 不做性侵犯者

091/ 练习情境判断

不给熟人性侵犯的机会

不给陌生人性侵犯的机会

不给任何人利用互联网实施性侵犯的机会

107/ 检察官对你说:成年人有保护儿童的法定义务

第三章 应对与保护

113/ 开篇故事

117/ 为什么要告诉成年人

118/ 告诉谁

122/ 怎么说

123/ 开始新生活

你可能遇到困难

需要身边人帮你

让专业人员帮你

你也要帮自己

132/ 纠正迷思与偏见

139/ 检察官对你说:报警须知

报警越早越好

注意保存证据

配合调查取证

警察会问什么

143/ 后记 致孩子身边的成年人

147/ 附录 人际支持,抚平孩子心里的伤口

155/ 参考文献

156/ 致谢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远离性侵犯的未成年人行动指南。作者以儿童权利和性别平等为框架,邀请孩子在阅读中认识儿童性侵犯现象,学习识别、防范与应对儿童性侵犯的方法,从而提升自我保护的权利意识。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老师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远离性侵犯伤害的专业指引。



主编推荐

龙迪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神经心理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哲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首批注册督导师/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学校和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委员。代表作:《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专业指南》(2017)、《性之耻,还是伤之痛》(2007)、《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身体》(2001)、《回家之路》(2014)。荣获全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2016)、香港中文大学杰出校友奖(2013)、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术奖(2007)。

 



媒体评论


预防性侵儿童的教育能促进儿童了解生命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但更多还是需要成年人的努力。只有当保护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成为社会共识,成年人能够为儿童建立安全的成长环境、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时,儿童才能免遭性侵犯。

——陈雪梅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儿童保护专员  

龙迪教授是我国心理学界*先站出来用扎实的研究呼吁社会关注儿童性侵犯问题的专家。在本书中,她用儿童能够理解的通俗语言,赋予他们自我权利意识之盾和自我保护能力之矛。

——张建新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可能在需要时才会认真阅读这本书,但本书的理念是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儿童身体的完整性和尊严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这是儿童的权利。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