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全新 快速发货
¥ 21.1 4.4折 ¥ 4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莲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5230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7943320
上书时间2024-11-12
匈奴,一个铁蹄踏遍南北大漠的马上民族,一个号称“百蛮之国”的草原王国,虽然没给自己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却是中原甚至欧洲都闻名的一个种族。在秦汉时期,匈奴是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屡次进犯汉朝北部边境,是汉王朝的死对头。自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始,汉匈之间展开了和亲与争战并存的百余年争战。
为什么拥有3000多万人口的大汉帝国,要击败一个即便在鼎盛时期也只有200万人口的游牧民族匈奴,却需要付出“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巨大代价?为什么差不多同时代作为一个小城邦的罗马,却能够将自己势力扩张到欧非亚三大洲,不仅没被战争拖垮,反而极度繁荣?
为什么在卫青、霍去病时期,汉军能够战无不胜;而汉武帝晚年发动的几次规模甚至远超卫、霍时期的北击匈奴战役,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大败而归?
本书以发生在汉高祖刘邦至汉宣帝刘询时期的汉匈百年战争为切入点,着重反思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和重农抑商的国家发展模式对西汉王朝盛衰的深刻影响,并与同时代发展的古罗马进行横向对比,力图还原一个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汉武帝时代和汉匈战争。
本名郭弘,曾从事媒体工作,近十年来研究汉代历史,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汉代历史的文章,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汉血》。
目录
章 邻敌之国
匈奴的起源
匈奴的疆域和人口
匈奴的政俗
匈奴的经济
第二章 白登之围
百蛮之王
平城之役
实力为王
白登之围的政治遗产
第三章 国家的女人
和亲公主的命运
刘敬的谋略
第四章 蛰伏的王朝
汉匈军事力量的改变
两千年前的军备竞赛
第五章 苍狼的后裔
匈奴的战法
匈奴为何入掠汉边
汉文帝时期为何匈奴南下为频密
第六章 走向战争
历史的宠儿
马邑之谋
一场缺乏准备的战争
第七章 龙城飞将
将星闪耀
和与战的代价
第八章 马踏匈奴
由盛转衰的草原霸主
三大战役: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决战漠北
决战的代价
汉军取胜的原因
第九章 妥协的艺术
战与和的时间点
战与和的抉择
第十章 经营河西
列四郡、据两关
汉长城
第十一章 断匈右臂
金元和大棒
对匈奴的经济围剿
第十二章 乾纲独断
控制思想
控制权力
第十三章 暴君的逻辑
从税收到没收
从民营到垄断
儒家的困局
第十四章 人相食,人相食
理想中的“轻徭薄赋”
天灾,助纣为虐
第十五章 没有刹车的帝国
又一次“马邑之谋”
皇帝的夙愿
第十六章 轮台诏
巫蛊之祸
功狗何辜
第十七章 武帝的遗产
打出来的新世界
旷哉绝域,往往亭障
第十八章 后的匈奴
内耗与天灾
匈奴为何会彻底衰败?
汉宣帝的智慧
第十九章 昂贵的和平
变味的朝贡贸易
“养”在边境上的劲敌
历史的迷思
匈奴,一个铁蹄踏遍南北大漠的马上民族,一个号称“百蛮之国”的草原王国,虽然没给自己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却是中原甚至欧洲都闻名的一个种族。在秦汉时期,匈奴是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屡次进犯汉朝北部边境,是汉王朝的死对头。自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始,汉匈之间展开了和亲与争战并存的百余年争战。
为什么拥有3000多万人口的大汉帝国,要击败一个即便在鼎盛时期也只有200万人口的游牧民族匈奴,却需要付出“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巨大代价?为什么差不多同时代作为一个小城邦的罗马,却能够将自己势力扩张到欧非亚三大洲,不仅没被战争拖垮,反而极度繁荣?
为什么在卫青、霍去病时期,汉军能够战无不胜;而汉武帝晚年发动的几次规模甚至远超卫、霍时期的北击匈奴战役,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大败而归?
本书以发生在汉高祖刘邦至汉宣帝刘询时期的汉匈百年战争为切入点,着重反思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和重农抑商的国家发展模式对西汉王朝盛衰的深刻影响,并与同时代发展的古罗马进行横向对比,力图还原一个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汉武帝时代和汉匈战争。
本名郭弘,曾从事媒体工作,近十年来研究汉代历史,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汉代历史的文章,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汉血》。
邻敌之国
关于匈奴这个民族,今天的中国人并不陌生,充斥荧屏的各种汉代宫廷剧为我们进行了不少历史知识的普及。不过,历史真实中的匈奴,恐怕与宫廷剧所表现出来的,相距甚远。
今天,这些层出不穷的汉代宫廷剧几乎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观念:匈奴是野蛮、落后、凶残的代名词。
不可否认,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匈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远远落后于南方的中原王朝。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落后”的族群,却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都是我们华夏民族为强劲的敌人,甚至一度在政治、军事上对我们保持了长久的优势。
如果不以丑化、矮化的方式看待匈奴,会不会有更多的收获呢?
秦汉时期,匈奴以“敌国”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中。“敌”当然有“敌对”之意,但也可以解读为“匹敌”。
游牧民族行动非常迅捷,他们骑着快马风驰电掣,对所到之处进行劫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原地区定居的农耕民族还采用以将步卒兵车为主的作战方式。那么,至少在某些军事能力上,北方的游牧民族一度遥遥领先南方的华夏民族。所以,赵武灵王才会锐意改革,学习游牧民族胡服骑射,整个国家国民无分贵贱,革带皮靴、窄袖左衽,废车乘马、日逐骑射。
不过,在我们的文化理念中,“华”“夷”一直有别。春秋时期,中原的各诸侯国开始有“诸夏”“华夏”的意识,而周边其他民族便被称为“夷狄”。这个时候的“华夏朋友圈”其实蛮小,甚至像秦、楚、燕这样的大国也因为长期处于戎狄、蛮夷之中,而被排斥在圈子外。
就民族而言,文化比血缘更有价值。所以,到战国时期,小国多被夷灭,“华夏朋友圈”中的成员便更少了。齐国本来就是老大哥,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各占据一席之地,于是,原本被视作蛮夷的秦、楚、燕也被拉入了圈子。
而居于蒙古高原,虽然被司马迁描述为华夏苗裔,但饮食、服饰、风俗、习惯与华夏民族大相径庭的匈奴,自然而然,被排斥在“华夏朋友圈”之外,成为了“敌国”。一道明确的分界线也在华夷之间逐渐出现——长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长城都被当作是中国人封闭、保守的象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至少,战国到秦汉时期的长城,在军事防御的同时,还有更多军事进攻的意图。
无论如何,当秦始皇连通燕、赵、秦旧有的长城,长城便成了一道明确的分界线,长城以北是游牧的草原民族,长城以南则是农耕的华夏民族。南北两边,是两个力量上相互匹敌,彼此竞争、角逐,并相互影响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
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形成的民族意识,不仅仅存在于华夏民族的头脑中,匈奴人同样有。如果,我们曾以将中原王朝视作世界的中心、天朝上国来体现民族自豪感;那么,匈奴人也有类似的情结。
《史记》的记录告诉我们,在汉文帝和匈奴老上单于时代,老上单于在写给汉文帝的国书中,刻意用更大尺寸的木牍来书写,并倨傲地称自己为“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①。彼时彼地,匈奴人的“大匈奴”意识,就如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们的“大中华”意识。
而即便在汉武帝时期,在漠南、河西、漠北惨败给汉王朝,国家实力大大削弱的匈奴,在战胜汉军之后,其狐鹿姑单于在写给汉武帝的国书中,依旧非常骄傲地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②
不应该将北方的游牧民族简单地贴上野蛮的标签。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竞争。两千多年前,正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富于侵略性的匈奴的存在,才力促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千方百计保护民生,壮大国力,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时代才得以出现个欣欣向荣的治世——文景之治。
在历史的长河中,匈奴人在自然环境的趋使下选择着自己的生存方式。今天的我们,如果能更多地站在异族的角度,用更平等、平和的目光看待历史留给我们彼此的生存机遇,或许,更有助于我们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
匈奴的起源
上个世纪,在今天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北面诺颜山地区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古代匈奴墓葬群。1924年至1925年,前苏联考古工作者科兹洛夫对其中的一些匈奴墓葬进行发掘后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匈奴是雅利安人种的一支,是源于西方的外来民族。③
匈奴是早出现在北部亚洲历史舞台上的骑马的游牧民族。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的强大匈奴人究竟从哪里来?他们是从公元前七世纪就活跃于黑海周围的斯基泰人那里学会了骑马作战的本领,终迁徙定居于蒙古高原的吗?
很显然,蒙古学者和大多数的中国学者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蒙古学者坚持认为,匈奴就是古代蒙古人,并由此将蒙古人的历史追溯到了匈奴时代。
在蒙古境内一个大型匈奴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块深棕色的毛织品,那是一幅匈奴人像的刺绣画。画中人浓密的头发梳向后方,前额宽广,眼睛巨大,鼻梁颇矮,上唇有浓密的胡须。因为人像的眼珠虽然是黑色,但瞳孔却用蓝线绣成,所以有学者得出了“匈奴人是蓝眼珠的突厥种人”的结论。不过,蒙古考古学家策·道尔吉苏荣则坚持认为,刺绣画上的匈奴人和今天的蒙古人是一样的。用蓝线绣瞳孔只是为了让目光更威严,蒙古人虽然胡须少,但并不能说完全没有胡须。而墓葬中还发现了一缕黑发,这恰好说明匈奴人的发色和蒙古人一样是黑色。④
匈奴人的起源为何?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无疑应该是曾经与匈奴人有过广泛交道的秦汉时期的中国人。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对匈奴起源的描述。《汉书》的作者班固应该算得上汉代对匈奴有研究的人。他不仅写下了匈奴的历史《匈奴传》,还曾随大将军窦宪北伐匈奴,接触过很多的匈奴人。而班固对匈奴的起源,几乎是沿用了司马迁的说法。
从司马迁和班固的记录,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匈奴乃夏朝遗民,是华夏民族的后裔,避居蒙古高原,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些夏朝遗民与聚居地的土著杂居融合之后,逐渐发展成为风俗习惯与农耕华夏民族迥异的游牧民族。
这种说法在古代中国被史家普遍认可。随着历史学的发展,近现代的历史学家对匈奴的起源则更偏重于匈奴与华夏民族无关,亦非外来民族,而是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共同后裔。
如果我们认可匈奴人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那他们在人种上是否有可能异于汉人呢?在《晋书·石季龙载记》中留下了匈奴人的一支——羯人“高鼻多须”“(深目)睕睕”等记载,日本学者内田吟风先生根据这些记载,以及史书中对休屠太子金日磾、前赵刘渊和刘曜、大夏赫连勃勃等人的记录都是身材高大而认为,匈奴人“白皮肤、高个子、黄头发、绿眼睛、多须髯、眼窝深陷、鼻梁高挑”,属于“高加索人种中的北欧类型”。⑤
然而,陈序经先生在《匈奴史稿》中断然否认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如果匈奴人的体貌特征如此大异于汉人,司马迁和班固不可能不进行详细记录。在《史记》和《汉书》中,我们找不到匈奴人样貌的记录,只能说明匈奴人与汉人长相大致相同,才不用做特别的介绍。
与汉王朝鏖战上百年的匈奴人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许今天仍矗立在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马踏匈奴”能让我们窥见一斑。这尊石雕雕凿于汉和匈奴激战的时代,从石雕我们可以看出,被汉军高大军马踏于马腹下的匈奴人是一个须发茂盛的虬髯客,其头甚巨,眼大而圆,额低耳巨,“一见而知非中国人而为夷狄”。陈序经先生也据此得出结论:这个夷狄的形貌绝非白种人,匈奴人与汉人是有分别的,但汉人与匈奴人均为黄种人,为蒙古种⑥。而林幹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一些考古墓葬中出土的器物认为,匈奴“属于突厥种的可能性较大”⑦。
人类学家则对贝加尔地区、蒙古诺颜山以及我国内蒙古桃红巴拉古墓、青海大通匈奴墓的人骨进行了研究。然而,不同地域出土的人骨其人类学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考古人类学家潘其风先生在《从颅骨资料看匈奴族的人种》一文中认为: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早期匈奴人属于蒙古大人种,具有东亚人种和北亚人种混合的特征。当匈奴进入扩张时期,随着对周边民族的征服,其血缘因为民族融合而变得复杂,在某些地区甚至混杂有欧罗巴人种的成分。因此,匈奴人种构成是多元的,这种血缘成分的复杂性因为其大规模的军事征服而愈演愈烈。
直到今天,我们在匈奴民族的起源和人种问题上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匈奴是一个在风俗习惯上与当时的华夏民族大相径庭的民族。匈奴过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华夏民族的生活方式则是定居和农耕;匈奴以畜肉和乳制品为主食,华夏民族的主食为谷物;匈奴衣皮革,被旃裘;华夏民族则穿丝麻布匹做的长袍、短衣;匈奴贵壮贱老,华夏民族敬重长者,以孝治天下;匈奴父子同帐,实行娶兄嫂、庶母的转房婚制度,华夏民族重人伦、讲礼仪……
公元前318年,匈奴配合韩、魏、赵、燕、齐五国联合攻打秦国⑧。这是“匈奴”这个名称和民族出现在我们的史书中早的时间。这以后,匈奴便开始散见于各种典籍的记载。
烽火狼烟,是马蹄奔腾触发的警报。匈奴,带着力量与速度,侵袭汉的边疆。生存的渴望挑战家园的安宁。防御还是进攻,汉武大帝发出强势怒吼。这是石头与铁的碰撞,注定没有*终的胜者。当匈奴人黯然踏上西迁的旅程,在血泊中站立的汉王朝,开始重新探寻理性与和平。
——历史纪录片《历史的拐点· 汉匈之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