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全新 快速发货
¥ 42.7 5.9折 ¥ 72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美)彼得·博斯克(Peter Buirski),(南非)阿曼达·科特勒(Amanda Kottler)编著;王静华,郑燕 译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19470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27915922
上书时间2024-11-11
导言
Peter Buirski 和 Amanda Kottler
我们应该始终对五年前所做的感到些许惭愧。
——McGuire于马林,2004,p. 287
自1971年科胡特(Kohut)里程碑式的《自体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Self )一书出版,到如今已经有36年时间了。在此期间,自体心理学界在理论和临床上都经历了重大的发展。我们觉得,是时候将这些发展成果集结成书了。在过去的这些年里,自体心理学,就像科胡特所构想的一样,经历了相当大的演变。实际上,当其他心理理论倾向于停滞并抵制那些超越理论开创者的革新时,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在继续向深度、复杂和丰富的方向发展。自体心理学运动的强大力量之一,就是后继者的开放性,他们推动理论框架发展,容纳、检视和整合新的理解和观点。
有一本书对自体心理学领域的年度会议和发展工作进行了总结。自体心理学运动的进步性、前瞻性特质即可从书名“《自体心理学进展》(Progress in Self Psychology)”窥见一斑。回顾戈尔德伯格(Goldberg)为《自体心理学进展》卷所写的序言,你会惊奇地发现,其中有他对自体心理学前景的预言。这些预言包括对自体心理学的思考:“可能永远不会被邀请进入正统的精神分析殿堂”,“没有人会想让一个傲慢的新来者接管”,以及自体心理学很可能一直“被贴上侵入者的标签”,因为“它不知道它应在的位置”(Goldberg,1985,p.ix)。在序言中,戈尔德伯格预言了自体心理学三种可能的命运,即,继续以异己者的身份被孤立,逐渐被主流精神分析界同化,或者主宰所有分析流派。
在此后的22年中,尽管有些人可能会想知道科胡特独特的革新性视角是否可能被更广大的关系精神分析界所吸纳,但是很肯定的是,自体心理学不会继续作为异己者而陷于孤立。它也没有被其他精神分析理论同化或者主导其他理论。它所发生的有活力且令人兴奋的演变,已经显著地影响并扩展了精神分析思想的范畴。
自创始以来,自体心理学经历了一些转变,而自体客体关系在发展上的重要性以及主体体验的重要性仍旧是其理论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戈尔德伯格(1985)的观点“让入侵者陷入困境改变了被入侵者”(p.ix)已经证明是机敏的且有预见性的。自体心理学的确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被入侵者”。
在这些改变的过程中并非毫无争论。在1995年,戈尔德伯格做出预言10年之后,第18届自体心理学年度大会被命名为“自体心理学的逆流”,标志这个领域内就多个焦点问题出现紧张关系,现在这些焦点问题构成了我们广泛称之为的当代自体心理学。1996年的第19届大会被命名为“临床过程的重新概念化(Reconceptualizing the Clinical Exchange)”,第4小组试图直接处理这些紧张关系。这个小组由Alan Kindler主持,主题是“整合:有可能吗?值得吗?”小组成员有:保罗·奥恩斯坦(Paul Ornstein)—“经典”视角;鲍勃·史托罗楼(B)—主体间系统视角;以及乔·利希滕贝格(Joe Lichtenberg)—在他的理论视角的基础上,他与弗兰克·拉赫曼(Frank Lachman)以及吉姆·福斯吉(Jim Fossaghe)一起发展出动机系统理论。
1997年,在芝加哥举行的第20届年会上后一个小组讨论中,Alan Kindler提交的案例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多数票投给了新的理论和临床视角。Kindler(1997)在报告中称,James Fisch,大会主持人“提出以一个大厦的隐喻来开始会议议程”。他坚持认为,三位商讨者(福斯吉,奥恩斯坦和史托罗楼)“有许多共同之处……必须和谐相处……[并且]分享共同的玩具”。他补充说,“没有必要争斗”(p.1)。在接受了自体心理学大厦这个观点之后,开始了一场关于谁会占领正厅以及实际上需要多少侧厅的激烈讨论。其时,居住者:(1)经典/传统派(奥恩斯坦);(2)主体间性(史托罗楼);(3)动机理论(利希滕贝格)。奥恩斯坦向另两个居住者挑战,要求他们分别表明“能在不依靠自体客体移情概念的情形下,提供一个更丰富的分析体验”(Kindler,1997,p.2)。他补充说,如果他来掌管这个大厦,他会想待在正厅,备好“足够的隔音材料”,因为他觉得邻居们太吵闹。他还补充说,先发制人地制止转变显然已经在这个领域中发生过,他与“‘依恋需要(attachment needs)’相当平淡无奇、泛泛而谈的观点”发生过斗争(Kindler,1997,p.1)。史托罗楼提请大家关注他描述的“多维度视角(主体间理论)对比单维度(自体客体理论)视角”(Kindler,1997,p.2),并且于会上说:“主体间性和动机系统理论比自体客体理论居于更高的抽象层面”(Kindler,1997,p.2)。在讨论中,尽管托宾(Tolpin)尚在发展其前缘思想,但是她依旧宣称, “绝不会跟任何一个讨论小组成员住在一起,她想要一栋只有她自己住的大房子”(Kindler,1997,p.2)。
1998年于圣地亚哥举行的下一届(第21届)会议被命名为“自体心理学:整合与发展”,大厦被扩建了。同样的3个居住者占据着原来的侧厅,还是同样的理论,但是有更多的居住者搬进来了。现在,入住侧厅的新来者有:恰到好处的回应(optimal responsiveness)派[即现在的特异性理论(specificity theory)],由霍华德·巴克沃(Howard Bacal)提出;以及动力学双向系统(dynamic dyadic systems)方法,由Morton Shane和Estelle Shane提出。
......
弹指一挥间,自海因兹·科胡特《自体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Self)这一不朽之作出版,已经过去35年了。其间自体心理学已然经历了充满生命力的、令人兴奋的发展,极大意义上扩展了精神分析思考的范围。本书让这一发展变化中的多个重要理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书中*部分检视了依恋理论、复杂性理论和波士顿变化过程小组的工作;第二部分涉及儿童治疗;第三部分则检视了包括家庭治疗、团体治疗和督导过程在内的不同疗法;*后一部分从治疗二元关系及治疗共同体两方面诠释多样性、差异性和他者的内涵,并且深入讨论羞耻、活现和创伤体验如何影响治疗过程。对精神分析实践者、研究者和心理学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十分值得推荐阅读的作品。
本书的两位作者Perter Buirski和Amanda Kottler均是十分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更新了近40年来对科胡特开创性的自体、共情和自体-客体移情概念的创造性应用。
导言
部分 理论贡献
1
2
3
第二部分 在儿童治疗中的应用
4
5
第三部分 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的应用
6
7
8
第四部分 对治疗过程的贡献
9
10
11
12
13
论文作者简介
弹指一挥间,自海因兹·科胡特《自体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Self)这一不朽之作出版,已经过去35年了。其间自体心理学已然经历了充满生命力的、令人兴奋的发展,极大意义上扩展了精神分析思考的范围。本书让这一发展变化中的多个重要理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书中*部分检视了依恋理论、复杂性理论和波士顿变化过程小组的工作;第二部分涉及儿童治疗;第三部分则检视了包括家庭治疗、团体治疗和督导过程在内的不同疗法;*后一部分从治疗二元关系及治疗共同体两方面诠释多样性、差异性和他者的内涵,并且深入讨论羞耻、活现和创伤体验如何影响治疗过程。对精神分析实践者、研究者和心理学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十分值得推荐阅读的作品。
本书的两位作者Perter Buirski和Amanda Kottler均是十分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更新了近40年来对科胡特开创性的自体、共情和自体-客体移情概念的创造性应用。
4 游戏室一瞥:一种与儿童工作的当代自体心理学方法
Rosalind Chaplin Kindler
对于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儿童和青少年治疗师而言,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精神分析界开始关注自发性、创造性、即兴演绎、隐喻的使用、游戏、音乐以及艺术在成人治疗中的应用(Kindler,2005;Knoblauch,2000;Lachmann,2001;Lichtenberg,1999;Ringstrom,2001)。非言语、非解释性沟通模式的重要性,与分析性相遇中能被内隐知晓的以及共同构建的东西一样,现在已获充分认可(Stern,1998,2004;Gotthold & Sorter,2006),而这些因素在与儿童和青少年工作中早就是被切实关心的问题。这预示着成人治疗师和儿童治疗师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合作与包容的关系,为两者间的沟通架设了桥梁。
许多著名的学者早已从自体心理学视角对与儿童和青少年的工作做了许多描述(Marohn,1997;Palombo,2001;Ornstein,1974;Tolpin,2003;Miller,1996;Shane,Shane,& Gales,1997;Schave & Schave,1989)。然而,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例外(Doctors,1995,1999,2000;Gotthold,2006;Hilke,2004; Lewinberg,1995;Smaller,2003)—鲜有从当代自体心理学立场去描述与儿童的工作。
为阐述本章的目的,我借用Coburn(2005)关于当代自体心理学的说法:“(正)越来越多地分布在众多创造性、创新性的观点当中,(不仅仅是在传统的、主体间性的和关系学派的理论观点中)”。Coburn进一步陈述:“就这一点而言,(自体心理学)踪迹难定又无处不在。”
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并未难倒儿童治疗师们。当代自体心理学儿童治疗师早已安于这种创造性和创新性,也发现自己的工作处于以关系为基础的理论交汇处,这一交汇处包含发展理论,例如依恋和婴儿研究,其与临床基础理论—主体间和传统的自体心理学—有重要的重叠(Shelley R.Doctors,本论文集作者之一)。这些概念又如何在与儿童的临床工作当中帮助到我们?Doctors提出,这种关系理论之间发生的“临床重叠(clinical overlap)”,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临床工作图景。例如,在讨论依恋理论和研究如何为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发展做出贡献时,Doctors认为:“现象学上,(这些)理论全都将发展置于儿童与照料者相互作用的心理世界之语境中。依恋理论,像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一样,强调了终其一生关系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地,基于对“临床儿童”以及“婴儿”的直接观察而增加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解,使得我们可以更为精细地识别儿童的常态和病理行为。本章将提供一些临床案例,以展示这一理论影响的应用,简言之,一瞥当代自体心理治疗室内貌。
据Coburn(2005)表述,准确定位当代自体心理学上的困难,反而导致了与成人工作的精神分析思考和实践的巨大转变。然而,对于我们这些与儿童工作的治疗师来说,许多这类重合研究成果的出现是深受欢迎的,甚至可能觉得来得晚了些。另外,这些特定概念的引入也是对已有临床工作的承认与肯定,那些我们已经直觉地了解并实践的东西,之前只是没有找到将之概念化的方式。
如今,用以描述与儿童来访者互动中复杂性的语言和文字体系已经成形。在许多这类概念当中,综合性和创新性的提法,来自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1998)。该小组由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及儿科学各领域代表组成。他们的目标是研究在心理治疗性相遇中引起改变的那些因素。Stern提出了此类概念,如“相遇时刻”“当下时刻”(Stern,1998,2004),以及“解释之外的更多东西(something more than interpretation)”(Stern,1998)。该小组吸收了认知心理学(Epstein,1994)关于内隐(程序性)知识的概念,即“知道(known)”或记住但处于意识之外之物,将之纳入现代精神分析思想谱系。这些概念得到儿童治疗师们的强烈响应。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种语言来表达那些“时刻”,其时我们就是“知道”某种未命名的东西发生在儿童和治疗师之间;以及在那些时刻,我们深刻感受到某种重要的、互惠的东西得以交流。我们很清楚,在那些时刻语言不是必要的。Lyons-Ruth(1998)描述,儿童治疗师如此熟悉于这些有意义的时刻,对其的体验就如对“内隐关系知晓”的体验,那些时刻以一种前象征化或非语言的水平而发生并被体验。
追随母婴即时即刻互动的研究者提出了自体和相互调节(self and mutual regulation,Beebe & Lachmann,1988)的概念。Stern(1985)介绍了情感同调(affect attunemen,p.138)的概念以及泛化的相互作用表征。这些概念可以用以解释在紧跟儿童的情感基调和状态上的微妙变化时我们的体验。我们能认识到,在神秘、悲伤及失望的体验中,我们的存在给孩子提供可靠的支持,因而产生积极的结果。我们能认识到,我们的治疗工作促成儿童“活着的时刻(lived moments)”,改变儿童的关系性内隐规则。我们能认识到,这些治疗当中的里程碑式体验,无论有没有语言化的解释,对于儿童的康复都是决定性的。
另外,“婴儿照料者”(婴儿研究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语言,以解释众多我们 “只是”与儿童在一起做的事。例如,无论是用玩具、艺术、音乐、戏剧角色表演,或只是谈话,我们现在能了解,与儿童 “在一起”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我们对其主观体验的同调的共情沉浸(attuned empathic immersion),还有我们在互动过程中寻找意义的能力,对于孩子从语言到生理范围内的全部交流和回应。这些交流和回应包括:身体的位置和活动、声调、谈话及活动的节奏和特质。例如,当我们降低声调和/或放慢说话的速度以配合孩子,当我们移动到一个让孩子感觉舒适的距离,现在我们就理解到这些如何成为以及为什么是情感调节的有效手段。
在逐渐为人所知的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发布其观点的时候,发展心理学家彼得·冯纳吉(Peter Fonagy)及其合作者的著作也出版了,这本书论及治疗性改变是如何以及为何发生,对儿童精神分析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冯纳吉的研究检验了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依恋质量与儿童心理功能或反思功能发展之间的联系,因此将认知情感发展的观点与精神分析视角结合起来。“心智化(mentalization)使得儿童能‘读懂’他人的意思”(Fonagy & Target,1998,p.92)。换句话说,反思功能允许孩子能够“于内心接纳他人的经验”(Coates, p.120)。重要的是,这种“关于思考的思考”(Fonagy,1991)也给儿童以感觉,他或她能被他人纳于内心。这种内心接纳他人的能力在已出版的著作中被许多理论家们所提出和定义,如鲍尔比(1973)关于内部工作模式、自我心理学的表征世界(representational world of ego psychology)等概念,斯特恩(Stern)的RIGS(1985),以及主体间理论的组织原则(Brandchaft & Stolorow,1990)。无论如何,心智化的能力是评估和治疗儿童及成人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儿童治疗师来说,自体心理学于关系发展的强调,提供了一个与依恋理论自然重合的领域。儿童治疗师和成人治疗师一样,深受鲍尔比及其追随者的革命性贡献的影响。对于当代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儿童治疗师而言,在对儿童关于他/她的关系世界体验的理解上有重大帮助。一个关键补充是,通过成人依恋访谈(Main & Goldwyn,1991)—一种研究工具,用来测量成人在原生家庭内的依恋模式—可发现代际间相关和可预测的依恋模式。冯纳吉等人(1995)详细建构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知识促使儿童治疗师进一步思考并了解儿童来访者父母的依恋模式,从而对可能隐含的代际间病理性依恋保持警惕。
这里展示的案例将阐明,这些重叠的理论和临床观点是如何影响我在临床情境中的理解和回应方式的1。
西蒙是一个9岁的男孩,有着玫瑰色的双颊,在同龄孩子中明显偏小,但身体结实。他有一头直直的金发,剪得很短。在等待室里我走近他时,他用淡蓝色的眼睛看了我一眼,然后飞快地跑开了,带他过来的母亲冲我赧然一笑。我和西蒙的母亲会过几次面,与父亲也见过。我从父母那里得知,西蒙近过得很糟糕,特别在学校里。他拒绝上学,到了学校搞出很多麻烦,动不动就被送到校长室,或者被送回家暂停上学。他被其他孩子欺负,在课堂上有攻击和破坏行为,撕毁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还经常失控,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跑出去或者在走廊里到处跑。
我对西蒙的表现有一些想法,觉得他有情感调节和冲动控制的问题。我想了解他对特定伤害的脆弱性,那些伤害会激起愤怒和羞愧的反应,而他试图用攻击性和对抗性行为来反向应对。我也想了解这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