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唐博史(共3册)(精)
  • 跟着唐博史(共3册)(精)
  • 跟着唐博史(共3册)(精)
  • 跟着唐博史(共3册)(精)
  • 跟着唐博史(共3册)(精)
  • 跟着唐博史(共3册)(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跟着唐博史(共3册)(精)

正版保证 新华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79.6 5.3折 150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6724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50元

货号31165823

上书时间2024-08-23

弘文图书专营书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秦汉肇基》
自序           
引言
第一专题 集权与融合:传统政治的肇基
  第一章 摇摆:分封与郡县的迷局
  第二章 梦魇:脱不开的皇权漩涡
  第三章 血火:在硝烟中共生
第二专题 私有与官营:传统经济的肇基
  第四章 分地:从井田到私田                             
  第五章 资源:从放任到专营 
  第六章 要素:从蒙昧到进步
第三专题 百家与一家:传统文化的肇基
  第七章 百家争鸣:奇华竞放的时代
  第八章 不一样的儒家
  第九章 书写秦砖汉瓦
第四专题 梦境与困境:传统个性的肇基
  第十章 从唯才是举到阶层固化
  第十一章 从解民倒悬到脱离实际
  第十二章 跳脱脸谱,追根溯源

《唐宋转型》
引言                           
第一专题 分权与集权:政治的转型
  第一章 宫斗:改写历史的“女人”与“政变”
  第二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三省六部的嬗变
  第三章 我的地盘谁做主:再谈藩镇割据
第二专题 外向与内敛:经济的转型
  第四章 制度转型                    
  第五章 科技进步         
  第六章 活在唐宋
第三专题 理学与文学:文化的转型
  第七章 有特色的新儒学
  第八章 诗词璀璨的大时代
  第九章 市民文化的新平台
第四专题 奇葩与日常:个性的转型
  第十章 走下神坛的明君
  第十一章 走上前台的“女神”
  第十二章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明清变局》
引言
第一专题 君相之争大结局
  第一章  丞相的存废
  第二章 “特务”遍地走
  第三章  奏折:改写政治史的纸片
第二专题 落日余晖看经济
  第四章 过日子
  第五章 面向海洋
  第六章 跨越城乡
第三专题 戴着镣铐修文治
  第七章 士大夫的头脑风暴
  第八章 全世界的“中国热”及其冷却
第四专题 被误读的历史
  第九章 被误读的改革
  第十章 被误读的大战略
  第十一章 被误读的英雄
  第十二章 被误读的战争
写在最后    

内容摘要
《跟着唐博学历史》(全三册)是央视《百家讲坛》首位80后主讲人、清史泰斗戴逸先生关门弟子唐博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本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从浩繁史料中提取一个个精彩历史小切面,循政治、经济、文化三重线索,形成具有纵深感的历史论述格局,梳理数千年中国古代史脉络。作者不仅讲解生动透彻,且提供了鲜有史料,让读者能够从另一种角度建构起更新颖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秦汉肇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乃至中华文明的肇始和奠基——政治上,郡县制和分封制拉开了集权和分权的漫长较量;经济上,核心产业的官营与私营利弊并存,政策时紧时松;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形成文化大一统的趋势。
《唐宋转型》:隋朝昙花一现、盛唐国力空前、两宋积贫积弱都聚焦于中华文明的“转型”——政治上,分权与集权的博弈仍旧是主轴;经济上,制度、交通和科技三大革命是关键基石;文化上,理学和文学为典型代表,理学诞生了新儒学,古典文学达到鼎盛,市民文化开始崛起。
《明清变局》:六百年大变局悲喜跌宕,承上启下——政治上,皇权专制制度不断强化,两千年来的君相之争以君主的完胜告终;经济上,“重农抑商”依然是总基调,但城市化和商业化进展注入了新因素;文化上,开创少总结多,市民文化勃兴,西学东渐。

主编推荐
《跟着唐博学历史》(全三册)融故事、科普、思想于一体,在纷繁史料中去枝留干,带你读懂自秦汉以来中国历史的盛衰浮沉。

1.央视《百家讲坛》首位80后主讲人、清史泰斗戴逸先生关门弟子唐博,以多年治史、教学经验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
2.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维度,讲述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历史进程。有帝王将相的跌宕起落,也有普通百姓的悲喜日常。全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通俗易懂。
3.它还是一套适合初高中学生细读的多用途著作:有教学辅导书的特质,却不囿于辅导书的刻板框架,让学生在“悦读”中拓展知识面,储备丰沛的历史信息。

精彩内容
 第一章摇摆:分封与郡县的迷局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
六国。面对广土众民,年近不惑的秦始皇踌躇满志。然而,如何管理这么庞大的帝国,他有些举棋不定。
在他的认知范畴里,历史上使用过且行之有效的地方治理方法只有两种:分封制和郡县制。前者在西周时期最盛,后者已在战国诸侯国中零星实践。 不仅他陷入彷徨,就连决策层也争论不休。
丞相王绾主张实施分封制,派皇子们作为诸侯,前去管理。他的理由是:“诸侯初破,燕、齐、
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意思是说,燕、
齐、楚地处偏远,难以管理,不如效仿西周制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正所谓疏不间亲、血浓于水,还是自家人更值得信赖。
秦始皇并没有直接拍板,而是“下其议于群臣”。这么做,显然是对分封
制有些成见,但又拿不准,想听听更多人的意见。
可是,分封制毕竟在周代实施了几百年,大家都习以为常。于是,“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是个另类,他表示“置诸侯不便”,反对实施分封制。他的理由有两点:——直陈分封制的坏处。“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意思是说,周天子虽然给同胞兄弟大批封地,但随着代际传承的延续,感情日渐疏远,最终相互攻伐,变成仇人。春秋战国的几百年混战,就是分封制失败的结果。
——强调郡县制的好处。“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
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期已经在辖区内实行郡县制,由君主任免地方官,摒除世卿世禄,朝廷坐收赋税,赏罚分明,效果很好,何乐不为?作为法家代表人物,李斯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郡县制显然比分封制更容易达此目标。在他看来,实施分封制就是变相削弱皇帝权力,久之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将刚统一的国家搞得四分五裂。他站在维护秦始皇政治权力的角度考虑问题,当然深受秦始皇青睐。
不过,秦始皇不大可能把集权的目的挂在嘴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他的决断显得很艺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他把国家分裂内战的责任推到分封制头上,将实施郡县制上升到维持安定团结局面、不再新启战端的高度上来,容易赢得广泛认可。
然而,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却没有帮助秦王朝千秋万代。在帝国风雨飘摇、行将崩盘的关键时刻,末代君王子婴猛然发现,那些郡守县令要么望风披靡,要么作壁上观。
没有了皇亲国戚的庇护,没有了同姓诸侯的勤王,秦王朝陷入了绝境。这样的窘境给汉高祖刘邦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上台后,分封制又得到局部恢复。而这个美其名日“郡国并行制”的体制,竟然困扰西汉王朝将近一百年。
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到底谁更像“安宁之术”呢?在秦汉地方政治体制的设计中,一直反复摇摆。
一、八百诸侯到战国七雄几十年来,神怪小说《封神演义》被改编成多个版本搬上了荧屏。无论是《封神榜》,还是《封
神传奇》《封神》,展现的是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的审美情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如果把小说和电视剧里的诸神做历史还原的话,会发现他们只是紧密围绕在周武王和商纣王两大阵营周围的方国部落。而武王伐纣成功后的封神,其实就是周天子对参与伐纣的同盟进行分封
,确立其诸侯地位,以及对周王室的臣属关系。
在《尚书·牧誓》里,周武王就明确提到了这些盟友:“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雾、
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