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说话:跟阿德勒学沟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好好说话:跟阿德勒学沟通

33.9 9.4折 36 八五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小仓广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ISBN9787505740884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9787505740884

上书时间2024-10-08

第一家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小仓广,1965年生,日本管理顾问,人力资源顾问,讲师,专门从事领导力发展。担任领导职务近20年,曾先后就职于知名人力资源公司Recruit、SourceNext及Faith,现为小仓广事务所董事长。已出版畅销书《33岁开始要遵守的规则》《给的七个阶段49个绝招》等30余部著作,且多数已在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等地翻译出版。阿德勒学派心理咨询师。以东方哲学与阿德勒心理学为中心,探求“人生学”并推广各种相关活动。著作有《交办的技术》《做事的常识》等书。

目录
序章  善于沟通就是善于把握距离
第一章  7小步打造理想沟通距离
  1.不负担、不介意、不践踏
  2.不纠结“胜负”,舍弃“纵向关系”
  3.对事,不对人
  4.不审判、惩罚对方
  5.避免感情用事
  6.不怕失败,也不苛责他人
  7.争当“献血者”,不做“吸血鬼”
第二章  如何让别人尊重你,信任你
  1.七分听、三分讲,先听再说
  2.一“听”到底,不随便表态、质疑
  3.提问切忌冷酷无情
  4.不要擅自“理解”对方
  5.不吝赞美,主动示好
  6.向对方的手套投球
第三章  既不“强加于人”,也不“多管闲事”
  1.巧用谦语,保持距离
  2.说得少,还要说得礼貌
  3.不直接给出答案
  4.第一人称是万能钥匙
  5.少些批评,多说希望
  6.如何“消化”愤怒
第四章  既不盲目服从,也不刻意回避
  1.Thank you,but no.Thank you
  2.优雅地说“不”
  3.通过“DESC”法说“不”
  4.求人多用“我”少用“你”
  5.不露声色地表达情感
  6.听之任之也不错
后记

内容摘要
 《好好说话(跟阿德勒学沟通)》的作者是日本高人气咨询顾问小仓广多年职业经验总结,日本知名企
业指定培训教材。轰动日韩的“说话指南”。
会沟通的人,懂得投对方接得住的球。本书从4个层面打造完美沟通,让你轻松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只要改变措辞,世界就能焕然一新。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并称心理学界三巨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科维、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经营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均深受阿德勒的影响。
阿德勒心理学已横扫日本、台湾地区,引领心理学类畅销榜,日本亚马逊书榜五星推荐。
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所有课题皆与人际关系有关,除此再无其他。”阿德勒心理学堪称研究职场沟通之道的利器。本书将阿德勒心理学引入职场生活,帮你在工作生活中无往不利。 

精彩内容
 不要擅自“理解”对方误:“我能理解。我也没了父亲,所以感同身受。”正:“令尊不幸去世,还请节哀顺变。”即便不能理解,至少陪伴身边为了支援日本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我曾作为志愿者前往青森县。
在奔赴现场之前,总部人员曾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请大家多加留意。即便出于好意,万不可对灾民说‘我能理解’。比如:‘令尊因海啸不幸丧生,我能体会您的痛苦,因为家父也于去年过世。’这样的话请千万不要说。”你是不可能对对方的心情感同身受的,认清这个现实对于心理咨询来说至关重要。“有体会不了对方的自知之明”,才是真正尊重对方。
其实,面对任何人我们都需要这样的自知之明。
烦恼和痛苦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他人无从感知。在日常沟通中,套用自身的经历和尺度的错误屡见不鲜,有的人对别人的悲痛会声称“理解”,有的人则会不以为然地认为“你的程度算轻了,我才悲惨”。在我看来,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便你过去有类似经历,在别人遇到同样情况时不旧事重提才是尊重。
“我理解”“我有类似的经历”……这些都不是对方的期望。对说话的人给予一定个人空间,这对于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来说不可或缺。
不必代入自己,从对方立场出发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共鸣”?如果在沟通时不套用自身的经历和尺度,又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此,阿德勒曾给出这样的启示。
“所谓共鸣,就是用对方的眼睛看,用对方的耳朵听,用对方的心感受。”然而,世人的表现正好相反:“我们都习惯于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心感受。
”于是,套用自身的经历与尺度去理解也就见怪不怪了。
“全盘地”“如实地”接收对方的话,并且加以体会,这才符合共鸣的定义。
倾听并非单纯的听讲。主张心理治疗应该“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卡尔·罗杰斯认为:“倾听需要‘对对方无条件的关心’‘对沟通内容基于共鸣的理解’‘对他人与自身一致’,三者缺一不可。”因此,作为听众,倘若我们以自身的经历和尺度评判对方的,以自我的价值观妄言对方的对错的话,其实都不能算是倾听。
简单来说,抱有共鸣的提问无外乎以下几点:1.全盘接收对方的话语。
2.不做筛选,不加评判。
3.即便是自身不感兴趣、觉得无聊的话题,依然有兴趣听下去。
4.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去问。
想必读到这儿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若能认可对方的话,共鸣自然会产生。如果实在无法接受,该怎么办?”即便不同意,依然有共鸣此处我们强调的是:“即便不同意,依然有共鸣。”回到之前修改业务手册的话题,以其他同事抛出与你相反的意见为例。
“业务本身就看个人发挥。工程部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这个任务,后续工作令人担忧啊。”一般情况下,持有相应观点的人通常会这么回答:“这……大家都是为了提升业绩而努力,作为并肩战斗的队友,还望能设法解决此事。”那么,从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角度出发,如何从不同的意见中寻找共鸣?
“原来如此。工程部的各位真是辛苦了!”“站在你们的角度来看,我多少也能理解你们的想法。”从字面来看,这番发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并非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换言之,获得共鸣的关键在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你们真是辛苦啊!”从本质来说,这和复述对方的话语差不多。
“站在你们的立场多少可以体会。”紧接着的评论也不是自身的主张,无非是搬出“立场相同”的假设,继而推测对方的感受、陈述心声一致的“可能性”。
“是啊,业务不好做啊!”“我并不这么认为!
”……与其针锋相对,倒不如站在对方的立场,即便无法认同对方,多少可以与对方实现“共鸣”。P86-9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