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慈善史纲
  • 中国慈善史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慈善史纲

本店所售书籍均为新华书店全新特价正版书籍!

21 6.6折 32 全新

库存33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卫平、黄鸿山、曾桂林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04592194

出版时间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40页

定价32元

货号kv7584_1200129438

上书时间2022-05-09

文天书社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本店所售书籍均为正版新华特价新书,运费首本6元,每增加一本运费加2元,量大可优惠,每天下午2点前订单一般当天发出,最迟48小时内发出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慈善史纲》内容简介:回顾百年历史,社会保障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面对市场经济中的社会风险与社会问题,经过反复抉择才得以确立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它是直接涉及国民基本权益、惠及广大民众的福祉。社会保障作为能够让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安排,构成了绝大多数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发生了重大转变,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的“战略转型期”,其目的是解决社会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预测,未来30年,中国将进入一个“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建立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时期,这个全新的时期以科学发展,人本主义和公平、正义、共享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特征。
从社会建设的任务来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良性的社会运行体制”,消除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保障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性工程。从和谐社会的内容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实践必将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难得的历史依据,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及其理性定位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也将为社会和谐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因此,在新起点上的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完善无疑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和作用。
书籍目录:


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

民本主义思想/1
第二节
儒家仁义学说/3
第三节
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与慈悲观念/4
第四节
民间善书所宣扬的道教思想/6
深度阅读/8

第二章
历代政府救济行政及对民间慈善事业的影响

先秦时期的社会救济事业/9
第二节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社会救济事业/13
一、荒政制度的发展/13
二、养老制度的嬗变/18
三、政府对鳏寡孤独、废疾贫病之人的救助/22
第三节
明清政府的社会救济事业/24
一、救灾备荒/24
二、养老和恤孤贫残政策/30
第四节
民国政府的社会救济事业/35
一、制定多部社会救济法律法规,使社会救济制度化、法制化的趋势进一步明确/35
二、整理和改造传统救济机构,建设新型救济机构,形成常设救济机构体系
三、在应对战争和自然灾害时,建立最高规格的救济机关,统筹全国社会救济事业/40
第五节
政府救济行政对民间慈善事业的影响/41
深度阅读/42

第三章
民间慈善事业的发生

宗教组织举办的慈善事业/43
第二节
宗族组织举办的慈善事业/46
一、义庄出现之前的宗族救助/46
二、义庄的宗族救助——以范氏义庄为例/47
第三节
乡绅富民举办的慈善事业/49
深度阅读/51

第四章
明清初民间慈善事业的兴起

民间慈善组织的涌现/52
一、放生会/53
二、掩骼会/53
三、一命浮图会/54
四、救生会(局)/54
五、育婴社(堂)/54
第二节
同善会的出现/55
深度阅读/58

第五章
清代前期的民间慈善组织及其运营

救助弃婴的育婴堂和保婴会/59
一、育婴堂发展概况/59
二、育婴堂的运营实态——以苏州育婴堂为例/61
三、清代后期的保婴会/64
第二节
收养孤苦儿童的恤孤局、抚教局和及幼堂/67
……
第六章
慈善事业的近代发展(上)
第七章
慈善事业的近代发展(下)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慈善事业
第九章
当代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
第十章
港澳台地区的慈善事业
参考文献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本店所售书籍均为正版新华特价新书,运费首本6元,每增加一本运费加2元,量大可优惠,每天下午2点前订单一般当天发出,最迟48小时内发出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