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催化 第4版
  • 工业催化 第4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业催化 第4版

本店所售书籍均为新华书店全新特价正版书籍!

42 8.6折 49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68850

出版时间202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84页

定价49元

货号oc2596_1202120316

上书时间2022-05-03

文天书社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本店所售书籍均为正版新华特价新书,运费首本6元,每增加一本运费加2元,量大可优惠,每天下午2点前订单一般当天发出,最迟48小时内发出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工业催化(第四版)》共10章,包括:工业催化的发展简史、固体催化剂的结构基础、吸附、催化作用与催化剂、络合催化与聚合催化、环保催化与光催化、新能源与电催化、生物催化、微动力学分析法与工业催化剂设计、工业催化剂的制备、评价与使用、催化剂表征技术简介等。本书可作为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化工、环境化工、精细化工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章工业催化发展概述/1

1.1催化概念的诞生1

1.2基础化工催化工艺的开发期1

1.3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时期2

1.4合成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兴起3

1.5择形催化与新一代石油炼制工业4

1.6手性催化与制药工业4

1.721世纪催化科学技术前沿6

1.7.1纳米时代的催化研究: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6

1.7.2催化反应追求的目标9

1.7.3催化反应的激活手段9

1.7.4超分子催化9

1.7.5单原子催化10

第2章固体催化剂的结构基础/12

2.1固体中键合结构类型12

2.2晶体结构13

2.2.1晶格、晶面及其标记13

2.2.2填充分数14

2.2.3表面层外气-固界层的结构16

2.2.4体相和表相结构的不完整性16

2.3分子表面化学18

2.3.1洁净固体表面的集合结构特征18

2.3.2洁净固体表面的弛豫和重构19

2.3.3吸附单分子层的有序化膜20

2.4固体能带结构简介22

第3章吸附与多相催化/25

3.1催化作用与催化剂25

3.1.1催化作用的定义与特征25

3.1.2催化剂的组成与载体的功能27

3.1.3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32

3.2三个重要的催化概念35

3.3分子的化学吸附36

3.3.1吸附等温式36

3.3.2金属表面上的化学吸附39

3.3.3氧化物表面上的化学吸附43

3.4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45

3.4.1外扩散45

3.4.2内扩散46

3.4.3反应物分子的化学吸附47

3.4.4表面反应48

3.4.5产物的脱附48

第4章固体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49

4.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49

4.1.1固体酸、碱的定义和分类49

4.1.2固体表面的酸、碱性质及其测定50

4.1.3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53

4.1.4固体酸、碱的催化作用57

4.1.5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59

4.1.6超强碱及其催化作用61

4.1.7杂多化合物及其催化作用62

4.1.8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65

4.2非纳米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67

4.2.1分子筛的结构构型68

4.2.2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调变71

4.2.3中孔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75

4.3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77

4.3.1金属和金属表面的化学键78

4.3.2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经验规则81

4.3.3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82

4.3.4金属簇状物催化剂84

4.3.5合金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85

4.3.6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85

4.3.7金属膜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87

4.4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90

4.4.1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及其催化活性90

4.4.2氧化物表面的MO性质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的关联92

4.4.3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化学94

4.5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98

4.5.1加氢脱硫及其相关过程的作用机理99

4.5.2重油的催化加氢精制100

4.6纳米催化101

4.6.1小尺寸效应101

4.6.2表面效应102

4.6.3界面效应103

4.6.4纳米限域效应104

第5章络合催化与聚合催化/105

5.1概述105

5.2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学键合106

5.2.1络合催化中重要的过渡金属离子与络合物106

5.2.2配位键合与络合活化106

5.3络合催化中的关键反应步骤107

5.3.1配位不饱和与氧化加成107

5.3.2穿插反应109

5.3.3β-氢转移109

5.3.4配位体解离和配位体交换110

5.4络合催化循环110

5.4.1络合催化加氢110

5.4.2络合催化氧化111

5.4.3络合异构化112

5.4.4羰基合成与氢甲酰化112

5.4.5甲醇络合羰化合成乙酸113

5.5配位场的影响114

5.5.1空位概念和模板效应114

5.5.2反式效应114

5.6均相络合催化剂的固相化技术114

5.6.1一般的固载方式115

5.6.2载体的类型116

5.6.3锚定络合物核的多重性117

5.7无金属的均相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118

5.8聚合催化120

5.8.1Ziegler-Natta催化剂121

5.8.2Phillips型催化剂122

5.8.3茂金属聚合催化剂122

5.8.4非茂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124

第6章光催化与电催化/125

6.1环境友好的催化技术125

6.1.1“零排放”与绿色化学125

6.1.2“原子经济”“E因子”与绿色化工生产128

6.1.3环境友好催化技术案例分析128

6.2光催化技术130

6.2.1光化学反应基础131

6.2.2光催化基本原理131

6.2.3半导体光催化剂性能的调变133

6.2.4环境光催化——光催化治理环境污染物136

6.2.5能源光催化——光催化水制氢139

6.3电催化技术144

6.3.1电化学基本知识144

6.3.2电催化反应机理145

6.3.3电极的催化作用147

6.3.4电催化与燃料电池148

6.3.5电催化水制氢152

6.3.6电催化CO2还原153

第7章生物催化/156

7.1生物催化剂的类别156

7.2生物催化反应的特征157

7.3酶的系统分类和系统命名158

7.4酶的功能与反应动力学158

7.5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160

7.6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161

7.6.1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上的应用161

7.6.2在精细/大宗化学品工业上的应用163

7.6.3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164

7.6.4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164

7.6.5在化妆品工业上的应用165

7.6.6在生物能源工业上的应用165

7.6.7在高分子工业上的应用166

7.6.8在环保工业上的应用167

7.6.9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167

7.6.10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167

7.7生物催化的发展趋势167

第8章工业催化剂的设计/170

8.1工业催化剂的设计方法170

8.2催化剂设计的框图程序171

8.3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174

8.4催化剂次要组分的设计176

8.5催化剂类型的设计177

8.5.1块状金属催化剂177

8.5.2负载金属催化剂179

8.6固体催化剂设计的新思路186

8.6.1利用酶催化原理设计186

8.6.2利用组合技术设计188

8.6.3固体催化剂构件组装的设计189

第9章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192

9.1工业催化剂的制备192

9.1.1沉淀法193

9.1.2浸渍法203

9.1.3混合法210

9.1.4离子交换法211

9.1.5熔融法211

9.2催化剂制备技术新进展212

9.2.1微乳液技术212

9.2.2溶胶-凝胶技术216

9.2.3超临界流体技术222

9.2.4膜技术224

9.2.5水热/溶剂热技术226

9.3工业催化剂的使用228

9.3.1运输、贮存与填装228

9.3.2升温与还原229

9.3.3开、停车及催化剂钝化230

9.3.4催化剂的使用、失活与再生231

0章工业催化剂宏观物性测试与性能评价/236

10.1催化剂活性测试的基本概念236

10.1.1活性测试的目标236

10.1.2实验室催化剂活性测试反应器的类型237

10.2催化剂活性的测定238

10.2.1影响催化剂活性测定的因素238

10.2.2测定活性的试验方法240

10.3催化剂的宏观物性及其测定241

10.3.1催化剂的表面积及其测定241

10.3.2催化剂的孔结构及其测定243

10.3.3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测定250

10.4催化剂抗毒性能的评价253

10.5工业催化剂寿命的考察253

10.5.1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因素253

10.5.2催化剂寿命的测试254

1章催化剂表征技术/257

11.1气相色谱技术257

11.1.1程序升温脱附法257

11.1.2程序升温还原法259

11.1.3氢氧滴定脉冲色谱法259

11.2热分析法260

11.2.1差热分析法260

11.2.2热重分析法261

11.2.3差示扫描量热法262

11.2.4热分析法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262

11.3X射线衍射分析法262

11.4光谱法263

11.4.1红外吸收光谱法263

11.4.2拉曼光谱法265

11.5显微分析法265

11.5.1扫描电镜法265

11.5.2透射电镜法266

11.5.3扫描隧道显微镜法266

11.5.4原子力显微镜267

11.5.5显微技术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268

11.6能谱法268

11.6.1俄歇电子能谱法268

11.6.2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269

11.6.3紫外光电子能谱法269

11.7核磁共振法270

11.8穆斯堡尔谱271

11.9工作状态下的催化剂表征技术271

参考文献/27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本店所售书籍均为正版新华特价新书,运费首本6元,每增加一本运费加2元,量大可优惠,每天下午2点前订单一般当天发出,最迟48小时内发出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