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系列故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11.28
2.4折
¥
48
全新
库存28件
作者李彗生主编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449509
出版时间2011-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2030791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四川巨人文化有限公司,结合现代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时代特点,推出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型连环画丛书,定位于大众传播,重点面向小学生、中学生和社会青少年,将儒学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仁、和、廉、恕、智、行等优秀传统,用图文并茂的传统连环画形式表现出来,把这些文化精华,从“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状态变为深入浅出,古今结合,通俗易懂。
这本《信的系列故事》(作者李彗生)是其中一册,书中图文并茂,简明扼要,紧紧围绕“信”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
目录
“信”, 就是信守诺言, 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最早是人们对上天和祖先的诚实和依赖, “忠于民而信于天”, 到了春秋时期, “信”更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之所以将“信”作为儒学中的重要内容, 是因为儒学创始人孔子、孟子对“信”有较大的发展。到了汉代, 大儒董仲舒将“信”列为“五常”之中, 成为古代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 “信”是人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 如果人不讲“信”, 不具备“信”的品质, 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他把“信”分为: 一是信任, 二是信用,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孟子则认为: “信”是交朋友最好的办法。“信”是上天赋予人的品德, 是人们道德修养要达到的目标。孟子从道德角度出发, 将人分为六等, 认为“信”是从下往上的第二等, 自己内心充满善的人就是“信人”。荀子认为“信”是取天下的前提条件。
内容摘要
“信”,就是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最早是人们对上天和祖先的诚实和依赖,“忠于民而信于天”,到了春秋时期,“信”更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之所以将“信”作为儒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儒学创始人孔子、孟子对“信”有较大的发展。到了汉代,大儒董仲舒将“信”列为“五常”之中,成为古代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人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如果人不讲“信”,不具备“信”的品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把“信”分为:一是信任,二是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则认为:“信”是交朋友最好的办法。“信”是上天赋予人的品德,是人们道德修养要达到的目标。孟子从道德角度出发,将人分为六等,认为“信”是从下往上的第二等,自己内心充满善的人就是“信人”。荀子认为“信”是取天下的前提条件。他总结春秋五霸成就霸业的经验,认为诸侯讲究忠信者,就会称霸天下。魏征认为,“信”是维系国家、家庭的纲常,是治理国家的“大道”。“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贞观政要·诚信》)历代圣贤们把诚信视为是任何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认为人如果没有信用是不能立身处世的。人身在世上,言而有信,说话要真实,不要说假话,说大话,不要吹大牛;与人相交要开心见诚,守信用;要敬事而信,要
据德敬业。诚信是人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人的良心之所在。言而有信,就能事业有成,因为有诚信就会有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人无信不立;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就能被任用,就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说,没有诚信是不能立身处世的,不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如此。
四川巨人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连环画丛书——《信的系列故事》,个个独立成篇,图文并茂,简明扼要,紧紧围绕“信”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诸如“富贵不悔贫时之誓”,讲述秦国宰相百里溪在富贵之时,仍信守“家无余钱,炊无剩米”时向糟糠之妻许下的山盟海誓:“言出守信曾子杀猪”,讲述曾子不因妻子哄逗自己孩子的一句信口之言而失其信,教导孩子诚实守信,无论是怎样许诺的,既许诺就要兑现……《信的系列故事》的作者是李彗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