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中国最佳杂文
  • 2019中国最佳杂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19中国最佳杂文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33.91 5.8折 5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侃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97813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202030517

上书时间2024-12-21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现代杂文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王 侃

 

 

 

以五四新文学为起点的中国新文学已然百年。某种程度上讲,现代杂文是新文学殊具异趣的品类,也是极为重要的五四遗产。值此百年之际,着手进行这样一项整理、编选工作,感慨别具。然而,每年面对浩浩汤汤又经纬万端的杂文海洋,一种“文体之难”的深切感受总会呈现于案前:从体裁或语言上看,诸多杂文作品可以归入散文这一范畴;而从题材或内容来看,诸多社论、文摘甚或游记,亦颇具杂文光彩。此种困惑不唯发生于今日,在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亦有迹可循,无论是围绕鲁迅的杂文自觉意识之争,还是充斥于20世纪30年代的杂文/小品文之辩,似乎皆在昭示着:现代杂文仍缺乏一种明确的文体边界。如何定义作为现代文体的杂文,如何理解现代杂文在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意义,是我们每一年在遴选过程中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而对于现代杂文概念的梳理与重审,需要我们追溯历史,重返现场,将现代杂文放入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之中去勘探与理解。

 

鲁迅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言》)可见,杂文的源头,虽然比百年中国现代文学更为久远,但在确立现代意义的杂文文体概念之前,杂文并无独立自觉的文体意识,更多只作为一种归类方法,填充了大量无所分类的文章篇什。现代杂文的概念,基本诞生于五四时期,若是将历史落实到具体细微处,大抵还是鲁迅。就其作为一种文体的使命而言,按照鲁迅的话说,“况且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和新文学的其他文体一样,现代杂文也是被自己的历史使命所确立的一种文体。相比于其他文体,杂文似乎更具现实性,有着更为强烈而直接的现实观照与现世关怀。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社会,杂文需迅速敏捷地给以直接精准的刻画。现代杂文所涵盖的内容上至国计,下至民生,无所不包,无所不论,显示着一种现代的写实精神与普世的文学旨归。与此同时,杂文显然比其他文体更具战斗性。杂文需不惮与坚固的社会结构及稳定的文明机制展开直接交锋,以匕首以投枪,兀自杀出一条言路。如果说自晚清文学革新开始的新文学传统具备某种“先锋性”,则其中尤以现代杂文,彰显出了当仁不让的领先时代的先锋品格。

 

可以说,杂文作为一种现代文体,其文体意识正是其现代意识。现代杂文文体意识的确定,展示出了现代杂文创作中脱离古典文学传统的反叛因子,与包含现代意味的新质成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初期,现代杂文的诞生,其现代性特质体现出了与西方现代性谱系所不同的源头与演变。一方面,新文学承接自晚清文学革新所开始的关于理想中国的想象,并借助现代杂文这一文类,完成了一种新的言说。另一方面,尽管现代杂文显示出开天辟地的新兴气象,却仍于骨骼血脉中保有一种延续的诗教传统,一份“文以载道”的文化理想。此种文体特质与时代思潮的矛盾错位,虽然直接影响了后来现代杂文文体意识的明晰确立,却意外释放出了该文类所特有的文学阐释力,赋予了其别样的审美品格与文化精神:一方面,杂文“反抗绝望”,它无惧直视“淋漓鲜血”或“惨淡人生”,无畏向往“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义无反顾喊出时代之声;另一方面,杂文又“拒绝忘却”,在不断地“走异路,逃异地”中频频回首,穿越家国民族的历史隧洞,追问时代个人的所来之处。

 

总之,现代杂文,以其传统性与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多重交织,探索出了一种更为适应时代新变的文体可能。而此种为不同时代所兼容的暧昧流动的文体意识,在连续复杂多元的时代运动中,逐渐获得了其现代文学史的合法地位,归并于一个现代中国的故事,并纳入到属于中国的现代性谱系之中。

 

百年现代文学行至今日,我们所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宏大与碎片共存,集中与多元并进的时空状态。在此重要的时间节点,杂文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我们每一年编选年度*杂文的意义,也恰在此处。每年此时,当我们面对浩浩万端的杂文海洋之时,也似在百年现代文学的版图上持续地探索行进。杂文与我们,共同汇入了这一整段的历史洪流之中。

 

 

杂文的现代品格,首先体现于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强烈关注,一种贴近地面的观察与正面强攻的书写。此种或匕首或投枪的抨击怒吼之声,较为直截切近我们理想的杂文样态:它不惮直接撕开蠹虫侵蚀的社会病体,完成手术刀般的精准治疗。因是之故,在每年遴选*杂文之际,我们都坚持以文章的现实取向作为首要的选择标准。直面现实,笑骂歌哭,一任自由。而一种真之境界,亦由此诞生。

 

薛冰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节俗,从来就处于变化之中》以传统节日的时代新变为切入点,所讨论的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常备之题: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文章梳理了传统节日的形成与流变,肯定了其中所蕴含的先民智慧与美好愿望。然而文章并未片面地立足过去,或执着鼓吹传统一维,而是从更为中和圆融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节俗当从时代,是历史的规律,也是现实的要求”。另有任然的《被“996”围困的年轻人 像是定好闹钟的机器》。文章选取的话题是时下热议的“996”工作制。任然从法理与人情的不同角度,对这一制度展开质询,梳理了这一制度遭遇反弹的诸多原因,点明这一制度背后的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此种直面现实的檄文还有很多,比如卜玉英的《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这样马不停蹄?》、陈庆贵的《娱乐生态如何水至清无“毒”鱼?》、卫建民的《人文地理的喜与忧》、潘真的《抄袭越被宽容,原创就越萎缩》,等等。

 

当然,每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些较为集中的热点话题。在此次遴选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杂文佳作都会围绕一些共同话题展开。这其中,科技显然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议题,本次辑录的诸多杂文中,便不乏针对此一议题的相关讨论。詹湛的《“App格子”里的人与事》从物质的“方格化”引申到了现代人逐渐被“方格化”的时间与生命。这种为科技所规训的生活,尽管体现着种种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却也无时无刻不在压抑着主体的情感与自由。值得肯定的是,詹湛并非简单地否认科技进步的价值,而是透过现象反思本质,考察科技背后的人的作用,显示出一种更为深刻的思考。类似的还有毕舸的《“原谅宝”,技术噱头下的作恶》。文章从一则关于手机应用的恶性案件说起,所探讨的是借助技术所放大的人性之恶。而这种恶的收束,或许不在于限制技术发展,而是需要借助技术以外的法律政策与道德伦理的力量去应对。当然,关于科技,也并非全然负面新闻,仍存在较为积极乐观的看法。比如严锋的《科幻是一种希望》。文章从年初火爆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谈起,简略爬梳了“科幻”在中国的历史,并明确点出科幻之于当代中国的意义,即“科幻是一种希望”。另有宋诗婷的《我们的爱和欲望会消逝吗》从一种较为新颖的角度,大胆预言科技进步为当代婚恋观所赋予的更多可能性。此外,还有张田勘的《可控的人工智能才有未来》、凌河的《科学家的“红地毯”该在哪里》、殷骏的《社会发展中的温情》等文章,皆由科技这一原点出发,讨论时代圆周所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

 

另一共同话题看似轻松一些,那就是“大妈”现象。吴启钱的《大妈,你的名字应该叫优雅》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说起,联系到近来甚嚣尘上的“大妈”话题,将“中国妇女”与“中国大妈”两种不同形象进行对比,*后期望一种更为优雅更为健康的中国妇女形象。无独有偶,另有不少杂文作者对“大妈”话题发表了看法。王钟的的《“无声广场舞”让人看到文明的柔韧性》从另一个侧面对“大妈”展开了评述。文章同样是从一则社会新闻开始,一条“无声广场舞”的视频,显示出大妈们的某种“优雅”品质,反拨了吴氏文章的批判之意。更为独到的是,王钟的指出了所谓“大妈”现象背后更为深刻的社会因素,而其解决办法似乎不能只围绕一个社会群体而展开,需要全社会更为广泛更为深化的通力合作。李继勇的《“大妈”的丝巾》从大妈们的一方丝巾说起,将大妈们还原到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可谓更好地读解了大妈们的所思所想。文中一句“读懂‘大妈’,才能更好地读懂行进中的中国”,以小见大,堪为真知灼见,一时境界大开。不同的说者探讨同一个问题,难免带有各种不同的立场乃至偏至,往往容易造成各执一词、众声喧哗的困局。然而换一个角度看,汇聚各种声音,却可以为我们接近问题的核心与本质,提供更多可能。

 

 

直面现实,并非仅仅停留于现实表层,或曰偏执于现实一端。在每年的杂文佳作中,总是不乏文章在书写现实时,以历史作为方法,对现实展开旁敲侧击的突围。在今年编选的*杂文中,同样有不少文章选择向历史纵深处挺进,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寻求智慧,以为现实获得启示。这些文章同样出色。

 

汪强的《朱墨相近,何色?》是一篇说理性强的好文。文章自一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始,将这一句话演绎出某种极致,并进而提出了一个悖反之论:过分夸大“近”的意义,难道可以抵消近朱者或者近墨者的主观行为吗?汪强引用了历史上的岳飞、包公与海瑞的例子,所证明的是,即便在这样的忠臣良将周围,也并非全然都是可堪重用的栋梁之才。由此,汪强联系现实的贪腐案件提出终极诘问:“他们是近了黑,近了坏人,才变黑变坏的,那在变前呢?”文章开篇设疑,层层推进,嵌套历史素材,*终实现对现实的别样反思。山谷的《“一笑”是怎么变成“三笑”的》将“唐伯虎一笑姻缘”的爱情传说与当代爱情故事穿插对比,一方面阐述了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对于不同时代婚恋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肯定了某种古今不变且代代相传的婚恋本质。文章文笔纵横,妙趣横生。介子平的《有人不愿去罗马》是一篇引经据典的好文,从钗黛之争谈到人人殊异,正如“有人就出生在罗马,有人不愿去罗马”。而这种“你体会不出他的苦,他读不懂你的愁”的局面恰恰是构成世界丰富多元的原因,毕竟“叙述困境的存在,恰恰丰富了叙述的层次”。也正是感怀于这种孤独无声的境界,所有的相遇相知显得更为珍贵。胡展奋的《让面子飞一会儿》同样援引了诸多历史轶事与文化典故。从《汉书》的“便面”到魏晋南北朝的“手不释扇”,从《清明上河图》的“黑袍男”到民国时期的“破帽遮颜过闹市”,所谓的“面子”文化自古至今代代延续,而一段“便面”野史也孕育于其中,所谓“让面子飞一会儿”,短暂地“屏蔽”一番人情社会,实是古已有之的智慧。类似的文章还有陈晓兰的《过境,“可疑”的访客》、陈世旭的《误读及其他》、郭文斌的《就像干旱的土地渴求雨水》,等等。此类文章反求诸历史,纵横捭阖,文笔恣肆,叙事说理,才气斐然。

 

 

在每一年的杂文创作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章着眼于时代中的个人,并从宏大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的生命历程两个向度,对自我展开剖析。剖析自我,并非如今独创的杂文手段,而是自现代杂文开始就已经具备的手法。从鲁迅开始,也会有“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集外集·〈穷人〉小引》)的感叹。而这种勇于自剖的杂文手法,显示出杂文作者自身更为强烈直接的主体意识。正是在这种时代与个人共振的反思与互文中,包含有一份更为深沉厚重的思想性。

 

过传忠的《从电子货币谈起》着眼于日常生活,从科技所引发的一桩尴尬事例说起。先是几番真情实感的“痛诉”,表达“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紧接着还是承认“首先得怪自己”,毕竟“人工智能的日子就要来到了,就要跟机器人打交道了”,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与之共舞或者随波沉沦,在科技之外,还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发挥作用。马衣的《〈地久天长〉比〈渴望〉进步了吗》将刚刚斩获柏林电影节*荣誉的华语片《地久天长》与上世纪风靡一时的国产电视剧《渴望》作了对比,借着其中延续的“好女人”形象反诘追问:《地久天长》比《渴望》进步了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然而在种种变与不变之间,仍有一种穿越时空并引起广泛共鸣的抒情之情。作者马衣在文章*后坦露了自己的全篇泪点,并结合了实际的生活经历,表达出一种对于平淡真实又具有永恒意味的生活的期盼与“渴望”。普布扎西的《山沟里的弟弟》所选取的素材来自其个人生活经历。继承家业放羊与走出山沟求学,曾是摆在“我”与弟弟面前的两难选择。弟弟选择了前者,“我”选择了后者。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普布扎西站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回望过去的岁月,曾经所有的激烈情绪都变得似有若无,只化为一句颇具哲理的感慨,“人真是奇怪的动物,你必须通过一段段轮回与磨难,像幼小的鲑鱼,游历完世界,返回原来那条小溪,才能产出那堆卵”,况味无限。此种来源于作者真实经历的人生感怀,烙印着*为鲜活生动的人生体验,虽不似其他文章壮怀慷慨,却以一种朴素蕴藉的方式讲明白了*为深刻的道理,兀自有一股打动人心的力量。谢冕的《因为大地养育了我们——我之节约观》同样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文,强调了一种在时代变迁的风云变幻中始终坚守的节约观念。此种不为时代所改变的朴素习惯,不仅砥砺磨炼于清贫困苦的旧时岁月,更是源于一份人生在世感念天地的敬畏之心。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感佩劳动者的辛苦,此种心情不随时代的变迁而转移。此外,还有杨杰的《我不爱猫 但我不敢说》、江丹的《除了“哈哈哈”,我们还能说点什么》、唐小兵的《我的“文学梦”》等文章,亦是从自我的剖析与表达出发,将杂文的现实精神抑或战斗品格融入自己的写作生命之中,凝练为自身的创作准则与人生信条。

 

 

尽管杂文的创作有其形而上的载道理想,却也仍需一种审美形式的承载,方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言说。对于杂文而言,其独特的审美形式,正在于文体的短小精悍。杂文的动人之处,便是在一种有限的文体篇幅内包蕴尽可能巨大的阐释能量。这也喻示了杂文这一文类所具备的新的写作可能。自鲁迅处,便已经开始了关于杂文的文体实验。从题材内容来说,杂文尽可以包含社会、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从文体界限来说,杂文又可以包含小说、寓言、诗、散文乃至戏剧等诸多文体特质。在历年的编选中,便有不少杂文作者尝试着做杂文的文体实验。今年亦不例外。

 

陈晓兰的《过境,“可疑”的访客》中从如今的跨国位移的繁琐程序说起,回溯历史,追寻此种“海关文化”的*初源头,从欧美海关文化的差异谈到了霍桑《红字》的发现,从民国时期出游欧美的游记引申到了整段中国近代史,所涉内容涵盖历史、科技、政治、文学、地理、哲学等诸多学科,而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视野注定了文章高屋建瓴的不俗格局。文末起笔“21世纪”,表明文章的笔触不唯指向过去与现在,亦包含一种面向未来的超越性思考。类似的还有姜鸣的《让老城镇更加舒适宁静》、唐吟方的《美食、方便面及其他》、捉刀人的《再见了,武侠》等文章,皆是有感于现实事例,援引各学科知识,不拘一格地表达了所思所想与喜忧爱憎。

 

此外,也有从艺术形式上尝试文体实验的杂文文章。比如刘诚龙的《才艺做减法》便是其中一例。文章说的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即“专学则精”。为了说明这一道理,作者布置了一个极为精巧的局面。文章伊始,先是一则颇具寓言色彩的故事,讲的是“大师”与访者之间的一段对话。十项全能的“大师”显然不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大师是谁呢?紧接着,下文道出几则有史可循的历史故事。通过王鸣盛、姚鼐等人的文人轶事阐明才艺与实学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又宕开一笔,联系现实情况,结合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战况,*终落脚于当代,给予世人警示,所谓“才艺做减法”。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杂文作法,古今纵横,虚实相生,融寓言故事、历史传说、现实新闻与杂感议论于一炉,有纵横捭阖、兼容并蓄的野心,显示出杂文创作的某种形式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杂文的时代新变,不仅发生于文本内部,更发生在文学的外部场域。杂文,甫一开始便是知识分子的言说,然而如今这一身份的庙堂属性似乎也在逐渐淡去,继之而起的趋势是作者身份的多元化与大众化。在今年遴选的诸多杂文背后,真正执着于杂文事业堪称杂文家的作者并非多数。在这近百位杂文作者中,有学界巨擘或高校教授,亦有政经社科等各行各业的专事人才。他们的杂文中不乏引经据典、大开大合的文采之作,亦有感念生活、以情动人的诚意小品。此种从庙堂走向江湖的迁徙,或许意味着,现代杂文的概念绝不能陷入一种本质主义的误区,它将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漫长时间轴中不断跋涉,融入一个行进中的现代中国。从这点出发,我们的回顾、整理与展望,将更具意义。

 

 

 

2019年10月10日于恕园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阳鸟文学年选系列丛书,从1998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了22年,其间经受了图书市场的检验,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

 

2020年1月出版的六卷年选本,作为年度盘点的*文学系列,仍将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厚望,将发表于2019年的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

 

杂文的选本,偏爱于真性情的袒露和书写,并寻求文学体验范畴的人文关怀。

 

22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刻度;为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的中国文学发展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



作者简介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

 

王侃,男,1968年生,浙江东阳人。先后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9月至2011年1月,执教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人文学院;2011年2月调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至今。



目录
序 现代杂文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大妈,你的名字应该叫优雅
娱乐生态如何水至清无“毒”鱼?
朱墨相近,何色?
“一笑”是怎么变成“三笑”的
过境,“可疑”的访客
让老城镇更加舒适宁静
美食、方便面及其他
电影史中的好猪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节俗,从来就处于变化之中
人文地理的喜与忧
科幻是一种希望
9102年你准备活成哪种“人设”?
“被攀比”的人生伤不起
被打卡绑架的人生
人之初,性本晒
当收藏式生活遇上拖延症
再见了,武侠
见面亲和背后热
社会发展中的温情
陪读考证妈你当不当?
误读及其他
就像干旱的土地渴求雨水
从电子货币谈起
放下手机过大年
不做孙辈的配音演员
阅读是优选的独处方式
塑料絮语
“尊贵”的会员
抄袭越被宽容,原创就越萎缩
绝非只是搞笑的“评奖”
你会使用手机吗?
商海更需“贴心人”
“App格子”里的人与事
语言贫乏意味着精神贫乏
你只管负责精彩
讲究
我们的爱和欲望会消逝吗
成为父亲
有人不愿去罗马
戴那么多高帽你累不累
别让网红的“魅力”成为“魔力”
“求求你表扬我”
小卖部“退学”,相见不如怀念
《地久天长》比《渴望》进步了吗?
山沟里的弟弟
中级趣味
我不爱猫但我不敢说
“无声广场舞”让人看到文明的柔韧性
被“996”围困的年轻人像是定好闹钟的机器
《都挺好》真挺好?观众需要怎样的现实剧
除了“哈哈哈”,我们还能说点什么
“给孩子过生日”是一道严肃的教育课题
文人宜散不宜聚
巴黎圣母院会消失吗
才艺做减法
因为大地养育了我们——我之节约观
没用与有用
诗歌“贱卖”废纸价
我的“文学梦”
科学家的“红地毯”该在哪里
让面子飞一会儿
鲁迅不是“话痨”
生活在“时间边角料”里
嗯一声还是嗯两声
这届小学生不好带?是我们欠他们一个真相
“原谅宝”,技术噱头下的作恶
不必动辄放言“砸饭碗”
“热搜”榜带来了什么?
争相扮“姨太太”是拿无知当有趣
尬写和避免的方法
博物馆热与教育竞争
车到山前能有路吗
“大妈”的丝巾
“人生不能无群”
有关“情感劳动”
猫和老鼠的争论
幼儿园里的怪兽
这个哪吒不一样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谨防坠人“时间黑洞”
《小欢喜》是给中年人的一次精神按摩
“流浪汉读书”还是“读书人流浪”?
可控的人工智能才有未来
给特殊人群以特别的爱
诗·远方·菜市场
《乐队的夏天》之后,我们重新认识“乐队”
归来兮,“文青”
花25万克隆宠物,从死神手里挽回所爱?
现代人的孤独困境:我们到底是塑料友情还是真正的朋友?
让座与让位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这样马不停蹄?

内容摘要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阳鸟文学年选系列丛书,从1998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了22年,其间经受了图书市场的检验,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
2020年1月出版的六卷年选本,作为年度盘点的文学系列,仍将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厚望,将发表于2019年的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
杂文的选本,偏爱于真性情的袒露和书写,并寻求文学体验范畴的人文关怀。
22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刻度;为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的中国文学发展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

主编推荐

太阳鸟文学年选,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开始创建的文学品牌,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丛书主编,本套丛书大体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诗歌六大分卷,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的厚望,每年都将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这些选本追求精品,但更多体察了民众的心理,内容贴近大众化的生活,行文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风格。至2019年年底,这套文学年选已经连续出版了22辑,其间经受了图书市场的检验,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刻度;为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的中国文学发展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这套文学年选,也将在大众读者的支持与陪伴下、逐步深入,越走越远。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