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古盐道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15.24
2.3折
¥
65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邹卫鹏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ISBN9787561396803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3032595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在秦巴大山腹地深处, 隐藏着一条可以同“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相媲美的“秦巴古盐 (茶) 道”, 它是中国腹地唯一的水陆联运古道。这是一条盐夫用生命和汗水踏出来的生命线, 这是一条艰辛与浪漫交织的古道, 一条神秘、神游之路, 一条生命之路、精神天路, 这条道上沉淀着太多的人文历史, 承载着太多的文化风情。本书从秦巴古盐 (茶) 道沉淀的人文历史出发, 探寻古盐 (茶) 道的开辟及价值, 解读沿途的文化风情, 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盐道真相。
内容摘要
秦巴古盐道是蜿蜒于秦巴山区的贩盐通道,北连关中平原,西通巴蜀盆地,东接荆楚大地。它既是盐夫的谋生之道,也是信息传递之道、风俗交融之道、文化传播之道。《秦巴古盐道》作者邹卫鹏长期在崇山峻岭间实地考察,探寻古盐道的开辟历史及价值,解读沿途的文化风情,力图展现盐道的艰险与沧桑,为我们揭开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盐道真相。
精彩内容
新的生产工艺的诞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国家碘盐供应的保障,使大宁这个沸腾了五千多年的盐都在1988年产盐1.6万吨后,燃尽了最后的一缕青烟,将它那伴着华夏前行的辉煌遗落在了巴山深处。白色黄金我们有过停水、停电、停气的恐慌和感受,却没有或很少有过无盐淡食的生活体验,那是因为我国现已发现的食盐储量即便不再有新的盐源产生,也足可供全国人民吃一百年。比比皆是而又取之不竭的廉价食盐让我们无须去拷问食盐的来历和它所带来的社会意义,这正如秦巴地区的盐运一样,从虞夏一直人力背挑食盐到20世纪70年代末却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不难想象,假如我们今天停盐一年,那人类社会将是怎样的一种结果?我国盐资源分布之广、储量之大是令人惊叹的。
然而,在一切依赖于自然的远古,人们只能在自然的发现中去获取食盐,而那时所发现的能够被利用的盐泉又仅有大宁一处,可见食盐在当时是何等的弥足珍贵!虞夏之时,华夏民族主要集中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岭南尚为荒蛮不毛之地,而那时的巫国已是盐业大兴,远走秦巴了。纵观中国盐业史,较之大宁
泉盐,其他海盐、井盐、泉盐、矿盐的陆续发现和利用最早的也在商朝中期了,故而《尚书·禹贡》有“厥贡盐希”的记载,即那时就有了将盐作为贡品献给王公贵族的礼制,也就是说,那时的食盐还仅仅是一
种贡品。在食盐稀缺的古代,食盐的社会功能远远超出了货币,也远远超出了食盐商品属性的本身,而民间生活的用盐就自然贵于黄金了。
不知是历史的久远还是古代文字的有限,有关盐产、盐运的历史是疏于记载的。我们只能借助今天的调查和盐道遗迹并结合不同朝代的历史背景去还原它的历史,用盐夫们的见闻和亲历的盐运生活去评估秦巴古盐道的社会价值。毋庸置疑,制盐的出现产生了原始的工业,从而加速了异地经济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以盐为链条的新的社会结构,带动了社会各学科、
各领域的飞速发展,诞生了以盐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圈。
宝源山下卤水的发现,人们吃到了第一口盐,卤水开始运送到周边有限的地区。煎盐的出现扩大了可以获得食盐的地域,继而在以后的数百年间完成了通向陕南、关中、鄂西北、重庆,以及湖南、贵州、甘肃部分地区的盐道。在原始的生产力条件下,盐运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接力赛。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九·山货》中写道:“山内重冈叠,官盐运行不至,山民之肩挑背负,赴厂买盐者,冬春之间,日常数千人。”盐资源已遍及全国的清代尝有如此的盐运规模,历史上的盐运自是不难想象的了,难怪史料说大宁盐“利通秦楚,泽被汉唐”了。
夏商之前,食盐还只是专供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在向国王献礼或向大国的纳贡中,食盐则是最奢侈、
最昂贵的礼物。商以后,中国大地上又陆续发现了几处盐泉,食盐才进入了百姓之家。但好景不长,至周朝,依靠民众供养的贵族迅速发现了食盐这一财政蓝海,于是,周天子开始设立盐官。
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逐渐走向了成熟。随着各地盐源和海盐的发现,食盐开始普及,但其价格仍居高不下,因为巨大的盐业财政是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的。在列国竞争的战火中,产盐的地区和拥有盐源的国家依靠这项自然资源大发横财,一些商人也依靠这一资源而形成私有产业,平地暴富,有的甚至富可敌国。
食盐本身并无太大的价值,但可怕的是垄断。作为重要的民生物资和国力资源,管仲提出了“利出一
孔”的战略思想,并率先在齐国实行了对食盐的官方专营,开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食盐财政先河。《管子·轻重乙》篇言:“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变食盐私有为国有,变盐利为垄断。此举从而大大增强了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达到了富国、弱民、抑商的多重目的。
《管子·海王》篇中说:国家征房屋税,人们会毁掉房屋;征树木税,人们会砍掉树木;征六畜税,人们会杀掉牲畜;征人口税,人们会拒绝生育。
P36-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