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画家那些事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代画家那些事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7.79 1.6折 48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莹莹,马贇著

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0127657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F9CCB783502A40B2A04

上书时间2024-12-12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顾恺之;吴道子;范宽;夏圭;唐寅;朱耷;黄公望;郑板桥;赵孟頫;关仝;阎立本……《古代画家那些事儿》(作者韩莹莹、马贇)精选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20位画家,用现代语言,客观评述了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和逸闻趣事,文字犀利幽默,引人入胜,具有可读性。

目录
序言
“绘”当凌绝顶
顾恺之(约348年-409年)
不“痴”不艺术
展子虔(550年-604年)
丹青妙手
阎立本(601年-673年)
丹青神化,冠绝古今
吴道子(680年-759年)
仙风道骨在人问
关仝(约907年-960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顾闳巾(约910年-980年)
一夜宴尽厌一生
范宽(约950年-1031年)
古令绝笔也
郭熙(1023年-1085年)
今世之独绝
张择端(1085年-1145年)
稀世珍品后的无闻者
夏圭(生卒年不详)
夏半边的半壁江山
马远(1190年-1279年)
“一角”绝境的浅吟
赵孟頫(1254年-1322年)
独自呐喊的遗民
黄公望(1269年-1354年)
“晚来风急”
倪瓒(1301年-1374年)
宁做洁癖狂,不为宦海鬼
沈周(1427年-1509年)
看破世俗我自在
唐寅(1470年-1523年)
风流才子且风流
董其昌(1555年-1636年)
一切尽在笔筌问
朱耷(1626-1705年)
疯癫不只是外表,还是一种艺术态度
石涛(1630年-1724年)
瓜苦不过瞬间
郑板桥(1693年-1765年)
咬得住青山,做得起翠竹

内容摘要
 《古代画家那些事儿》(作者韩莹莹、马贇)精选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20位画家,这20位历代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有相当高的造诣,《古代画家那些事儿》用现代语言,客观评述了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和逸闻趣事,文字犀利幽默,引人入胜,具有可读性。能使广大读者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绘画艺术。

精彩内容
 顾恺之的贡献不只体现在绘画作品上,他的绘画理论流传至今,尤为可贵。在其三本绘画理论书籍《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中提出了“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顾恺之学画师从卫协,最善于人物画。他的画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被称为“顾家样”,所画人物清瘦俊秀,这就是所谓的“秀骨清相”,这副模样就是他特有的“春蚕吐丝”般流畅延绵的线条所带来的效果。
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说道:“晋之顾,宋之陆,梁之张,首尾完全,为稀世珍宝,皆不可论价”“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通过后世对顾恺之的评价也可以看出,他的艺术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同时,他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东晋时期
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平。
张彦远在《论顾陆张吴用笔》中写道:“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雷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
以全神气也。”其笔法如
“春蚕吐丝”,紧劲有力,轻盈流畅,遒劲爽利,称为“铁线描”,造型布局
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作品《女史箴图》用笔最大的特点是线条圆而转、细而匀,没有方折。由于六朝时期是以篆书为主,受其影响,顾恺之在绘画上没有用刚硬的线条,线条本身也没有粗细变化,人们认为这种线条很高古,所以称之为“高古游丝描”。
顾恺之的风格之所以那么突出,都源于他的用笔。魏晋是以瘦为美的时期,所以“秀骨清相”在当时的人物造型中被广泛表现和崇拜。“骨”在人物造型上是和人物的“神”相连的,只有“骨”到了才能体现出“神”。顾恺之的运笔连绵不绝,对于线条力度的把握很均匀。“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中的“意”便是说人物风骨这层含义。顾恺之对用笔的独到理解可以说是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
《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诗人张华的赋所创作的。全画一共九段,每一段都是一个古代宫廷女人的传奇故事,这传奇故事其实也就是为了宣扬社会道德规范所画的“好人好事”,说到底还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在每段画前面,顾恺之都亲自抄上张华的一段赋,可谓是图文并茂的“政治宣传册”。画后有顾恺之自己的签字,这大概是最早有画家签名的一幅画了吧。原作上的印章和题跋也值得一提,上面盖满了从公元8世纪起,历代收藏家的印章,后面还有金章宗和清乾隆皇帝以及其他人的题跋,更有趣的是,那自恋的乾隆皇帝亲自在画上画了一束兰花。
《女史箴图》拥有“异于常画”的传奇命运,过程相当坎坷。在清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女史箴图》被八国联军掠走,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其间,丢失了前两段。大英博物馆在对此画进行修复的时候请的是日本人,日本的中国画修复技术不达标,才导致现在的《女史箴图》只能一直摊开着。此画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
画中,曹植和随从在岸上深情遥望着水上飘逸窈窕的洛神,在洛神周围的神兽衬托得洛神更加娇艳。
赋中描写的是一段凄惨的爱情故事。话说有一位姓甄的女子,她是袁绍之子袁
熙的妃子,在官渡之战后,被曹操俘虏,本来曹操是想自己独占这位闻名已久的大美女,可谁知曹丕先其_:步,曹操虽然很生气,但是他还是理智的,再怎么着,也不能因为一个女人而杀了自己儿子吧,便顺水推舟地把甄氏许给了曹丕。事实上,曹植和这个甄氏也互有好感。婚后,曹丕也是有点儿介意甄氏与曹植的情愫,所以冷落她而宠幸郭后。不久,甄氏便被曹丕的另一位妃子设计陷害,被曹丕下令处死。曹丕又见曹植时,深感愧疚。曹丕也真是的,得到人家了就好好待她嘛,何必让她命丧黄泉,这真是印证
了那句“红颜薄命”。曹丕把甄氏生前用的金缕玉带枕送给曹植,曹植伤心欲绝,整日睹物思人。一
次,他在回封地东潘时经过洛水,夜里枕着甄氏的枕头睡觉,梦见了甄氏来找他,一觉醒来的他在这悲喜交加的心情下,创作出了《洛神赋》。《洛神赋》原本叫《感甄赋》,是甄氏的儿子感觉这名字太露骨了,遂改为《洛神赋》。
再后来,顾恺之就将这段凄惨故事搬到了绘画上。
作为赋,它言辞瑰丽,动情动心,人神相恋悲戚难断;作为画,画面中的人物生动,飘飘欲仙,如痴如醉,哀伤席卷画卷。
P6-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