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23.68 5.6折 ¥ 42 全新
库存91件
作者周国平, 济群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2252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4386018
上书时间2024-12-07
序.一
这本书收集的文章,是我和周老师继《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之后几次对话内容的编辑整理,话题主要聚焦于对自我的认识。因为我觉得对自我认识的缺失,是人类世界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而认识自己,造就美好的自己,正是生命的意义。
西方哲学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认识你自己。可什么代表自己?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有哪些看法?东方智慧重视立心立命,明心见性。不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佛教的心净则国土净,都没有离开对自己的认识、对心性的探讨。本书《人与自我》一文,缘起于 2016年 8月应邀参加“马云乡村教师集训营”,主办方希望我能围绕“人与自我”的主题举办讲座。在整理思路时,我想起周老师,希望有机会了解西方哲学对自我的认识,所以向周老师发出了邀请,当年夏天,我们在上海有了一次对话。希望通过这次对话,能给大众认识自我提供一个更广泛的视角。
《佛教人本思想与西方人本思想》属于全新的话题。我们知道,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出现,是为了反对中世纪的神权统治,由此带来文艺复兴、科技繁荣和物质昌盛,并主导了现代社会。但很少有人了解,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教正是诞生于反神本的思潮。佛教提出人身难得,认为佛是由人修行成就,人的身份比天人更尊贵,这些思想在盛行神本的世界各宗教中独树一帜。如此重要的思想背景,人们却知之甚少。那么,佛教的人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思想有什么异同?我和周老师谈及这一点,他很感兴趣,我也希望了解个中究竟。本着这样的好奇,我们于 2017年在北京安排了这次主题新颖的对话。
对自己的认识,同样离不开对世界的认识。我们有能力认识世界真相吗?这是哲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每个人应该关心的。西方崇尚理性,但理性是通过思维认识世界,思维又是建立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而有限不能认识无限,所以康德看到了理性的局限性。佛教既重视理性,更重视纯净的直觉。在信解行证的修学常道中,不仅有属于理性的闻思部分,还有超越理性的止观实践。唯有证悟心的本质,人类才有能力认识自己,遍知一切,因为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我们靠什么认识世界?》一文,是我们应澎湃新闻
邀请,在上海大宁剧院举办的我和周老师的对话活动。当时考虑到现场观众等因素,交流并不深入。此后我又与周老师相约,分别在上海、北京进一步探讨,较为全面地表达了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人工智能出现已久,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走入大众视野。尤其是阿尔法狗一举战胜众多围棋大师后,举世瞩目。人工智能可否替代人类,是否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人们在惊叹之下,更多了担忧。2018年 2月雁荡山真际寺举办奠基典礼,我希望让这个活动富有时代意义,就邀请周老师前来交流。其时,人工智能正是社会热点,它是科技文明的产物,由此带来的担忧,其实是人们对科技发展是否失控的焦虑。当科技日新月异,世界却变得更危脆,更不确定,人类的出路在哪里?在这次对话中,我们阐述了不同的思考。
人生有现实问题,也有终极问题。处理不好现实问题,固然会带来烦恼;但缺少对终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生命会变得短视而肤浅。2016年 7月,上海玉佛寺举办“觉群人生讲坛”,邀请我和周老师做一场对话。主办方搜集了大众在信仰及现实人生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周老师分别从哲学和佛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对《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本书更多保留了对话的现场感。我过去虽然简单浏览过西方哲学史,但只有粗浅的认识。在探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时,我当然相信佛法的智慧,但也希望了解西方哲学家的观点,相信不同的立足点可以彼此激发。周老师是这方面的大家,在多次对话中,使我加深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受益匪浅。
本书取名《我们误解了自己》,一是显示它和《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的渊源,一是因为这个书名和内容契合。全书聚焦于自我,从各个层面关注人的问题:《人与自我》探讨自我是什么 ,《佛教人本思想与西方人本思想》探讨人本思想 ,《我们靠什么认识世界?》探讨认识与世界的关系,《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关注人类出路。这些对话还有完整的视频资料,有兴趣的读者可在网络观看,直接感受现场氛围。
希望这些对话,以及我们所仰赖的东西方哲人的智慧,可以使大家停下来想一想——我是谁?天生我材必有用,根本之大用,就是认识自己,自觉觉他!
济群
2021年春写于甘露别院
序.二
我和济群法师的对话结集成书,这是第二本。本题为《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这一本题为《我们误解了自己》,主题分别是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区分,在实际对话时,话题是发散的,内容是交叉的,而这两个主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可能截然分开。不过,在法师的主导下,我们的后续对话确实更侧重自我的问题。
自我之为一个问题,岂不大哉。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是一个“我”。“我”是生命的载体,是“我”出生、生存、死亡。“我”是情感的主体,是“我”在爱、恨、快乐和痛苦。“我”是认识的主体,是“我”在感觉和思考。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我”是与之相关的一切之前提,没有这个“我”,一切都无从谈起。可是,
究竟什么是“我”,一旦追问下去,几乎没有人不感到茫然。
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也正是哲学所关注的。在对话中,我主要从西方哲学的角度,法师主要从佛教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西方哲学中,对自我问题的探讨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认识论层面。西方哲学在古希腊主要关注本体论,到了近代才开始聚焦于认识论,英国哲学家洛克是把自我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来分析的人。作为一个经验论者,他从反省入手,在自己内心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他的结论是,自我是人格的同一性,而维持这种同一性的关键在于意识。人在感觉、思考、生活时伴随着意识,人的感觉、思考、生活在变化,人自己也在变化,但意识具有延续性。正是凭借意识的延续性,人才能够在回忆时把过去的
经历认作自己的经历,把那个在岁月中不断变化的自己认作同一个“我”。二是本体论层面。洛克只把自我看作一种认识现象,至于它是否寄寓在一个实体比如说灵魂里面,他认为是无法知道的,因此探究这种问题是没有意义的。英国经验论者都拒斥本体论,否定任何实体概念。西方哲学的另一个传统,从柏拉图到近代的理性主义者,则喜欢在本体论层面谈论自我,认为自我的本质是灵魂,而灵魂是一个实体,并且把灵魂的来源追溯到某种实体,比如理念世界或上帝。三是价值论层面。肇始于文艺复兴的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潮张扬人的个性,强调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都应该在世俗生活中实现其价值。到了尼采和存在主义哲学,这种强调达于。尼采提出“成为你自己”的口号,警示人们不要作为社会所派定的角色活,虚度了只有一次的生命。存在主义哲学家猛烈批判人在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倡导通过某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回归真实的自我。佛教哲学怎样看自我?与上述西方哲学的观点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二者有少许相似之处,更有根本的不同。
在价值论层面上,佛教同样也反对把虚假的自我认作真实的本性。因为无明,人心会产生种种迷惑,从而形成错误的自我观念。比如说,在“贪”的支配下,会把钱财、权力、名声等身外之物认作自我;在“嗔”的支配下,会把愤怒、怨恨、嫉妒、傲慢、自卑等各种负面情绪认作自我;在“痴”的支配下,会把所执着的错误观念认作自我。不过,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近现代西方人是立足于个性的价值批判虚假的自我的,佛学当然是坚决反对这种西方式的个人主义的。
这就要说到本体论层面了。按照我的理解,在本体论层面上,佛教对自我的解说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佛性,二是无我。佛性,又叫清净心,是心的本体,或者说,是心的本来面目。人人都有清净心,但是被迷惑心遮蔽了,而虚假的自我观念,实际上就是把迷惑心认作了心的本体。所以,要通过修行去除遮蔽,还心的本体以本来面目。那么,这个心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呢?佛教主张无我,因此,这个心的本体不是实体。无我,又叫无自性、性空,就是一切现象都是缘起,没有自身不变的本质。世界没有一个叫作上帝的不变本质,每个人也没有一个叫作灵魂的不变本质。佛教与西方哲学的柏拉图传统以及基督教的根本不同,就在于此。我们人人如此看重的这个“我”,也只是缘起的现象。当一个人去除了一切缘起的现象对心的遮蔽,包括破除了对“我”的执著,这时候的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万物皆空的景象,这时候的心,就是心的本体。所以,所谓心的本体,就是对性空的彻悟,就是性空在人心中的映照。所以,这个心的本体常常被描述为是如如不动的,是一种虚空的状态,是圆满而自足的。
“我”只是缘起的现象,并无不变的本质,人为何会如此执著于这个“我”呢?在佛教中,唯识宗在认识论层面上对此有详尽而深刻的剖析,简言之,根源在于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这种执著来自根本无明,是在潜意识领域中发生的事情。唯识宗的理论博大精深,我本人始终是似懂非懂,不敢妄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法师在两本书里的有关论述。
本书付梓之时,法师嘱我写序,我趁这机会对西方哲学和佛
教哲学关于自我问题的观点略作梳理,以此与读者诸君交流,也进一步向法师请教。
周国平
2021年 3月 10日
一、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
主持: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对于这个话题,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忧心忡忡,担心人类被自己研发的人工智能灭了,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听到两位智者的看法。首先想问,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是什么?
周:今天这个题目是济群法师出的。我听到时,首先一愣:这是科技啊!然后精神一振,觉得法师特别敏锐。人工智能是现在比较前沿的话题,也是一个热点。法师能与时俱进,抓住热点,同时又和哲学、佛学探讨的问题联系起来——既前沿,又永恒。
说实话,在人工智能的问题上,我确实是外行,相信法师在一
定程度上也是外行,但这个问题真的需要外行来关注。关于人工智
能对人类的主要威胁,我觉得,可能引发了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人类,乃至取代人类?这是很多人关注的。我想,人工智能说到底仍是个技术,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非常好用的工具。从这一点来说,我相信工具永远超不过人类,也无法取代人类。不能因为这个工具特别强大,就说它比人类高明。就像人类发明了汽车,跑起来比人快得多,你说汽车比人强吗?人类发明了飞机,必须靠飞机才能上天,你说飞机比人强吗?其实不能。因为这些都是人制造的,人工智能也是同样。
当然有一点不同,因为它是智能的。我的理解是,人工智能可能是对大脑神经网络的模拟,其主要优势在于计算能力,处理大数据非常快。这是人类完全不能相比的。一个突出的例子,谷歌开发的阿尔法狗,开始和李世石下围棋时,以三比一赢了对方,已经很让人震惊了。然后它所向披靡,所有棋手都下不过它。现在更厉害,干脆宣布不和人类下棋,因为是没意义的事。这就充分体现了它处理数据的能力和优势。李世石说,他下棋时会考虑二三十步,但阿尔法狗下一步棋的时候,考虑了几千步。这一步下面有多少可能性,它全都考虑到了。这种速度是人类永远赶不上的。
但我想强调,它仅仅在处理大数据的领域中可以领先,而人类的很多领域不是这种情况。在精神生活方面,人工智能有天生的缺陷,永远不可能和人类相比。阿尔法狗下棋再厉害,能享受棋手的情感吗?比如我的好友芮乃伟下棋时那种内心的愉悦、沉思的快乐,它不可能享受到。我不相信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有情感,多只能模拟情感的外在表现,不可能有真实的情感。
再进一步,在哲学、艺术、宗教等精神领域,我想人工智能多做些资料工作,不可能有创造性。我不相信有一天,某个超级机器人成了柏拉图那样的哲学家;或成了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或像佛陀那样,创立一种宗教。在的精神领域,人工智能不可能和人类相比,也永远不可能取而代之。所以从人类生活来说,重要的一块是不能取代的。
另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会不会祸害人类,乃至毁灭人类?这也是有些人忧虑的。我觉得可能是科幻片看多了,想象力太丰富。从目前的情况看,人工智能的开发方向很明确,一定要有市场,能够应用。比如无人驾驶的汽车、能做家务的机器人,这些是它的重点。但也有些很聪明的人,比如霍金就觉得人工智能自我更新的能力太强,而人类进化非常缓慢,所以他很忧虑。
我觉得这不太可能。现在人工智能的威胁主要有两点,一是它自我更新的失控,这有可能。但失控到什么程度?我不相信会到无法解决的程度。二是人工智能会不会毁灭人类?其实真正让人担忧的情况是,一旦恐怖分子掌握人工智能,并发明毁灭性的武器,结
果会很糟糕。这种危险是存在的。
总之,一方面不要太忧虑,另一方面也要加以警惕,制定一系列防备措施。包括在法律上,规定人工智能的发展边界在哪里。就像我们现在对基因工程规定了边界,你可以克隆羊,克隆动物,但不能克隆人。
主持:我们听到了周老师的看法,在精神领域,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类,也无法取代,他对这点比较乐观。法师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济: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人工智能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包括这次达沃斯论坛,人工智能也是其中的重要话题。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给不少人带来恐慌。据有关人士预测,目前社会上的很多工作,在未来几年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包括阿尔法狗的出现,它的学习能力之强,也是人类望尘莫及的。所以霍金认为: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好的事,要么是糟的……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
正如周老师所言,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关键是谁在使用它,用它来做什么。当今世界有很多不安定因素,一方面是因为恐怖分子和核武器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自身的问题层出不穷。现在人类的聪明才智都投入在发展经济和科技上,包括研发人工智能,但对自身的认识和优化,基本处于停滞甚至倒退中。因为外界诱惑重重,使人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其中,根本没有精力反观自照。如果人工智能日益先进,而人类缺少健康的人格和心态去使用它,就会使世界更加危险。因为随着工具的强大,反而会增强人的破坏力。
人工智能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面对它的飞速发展,人类特别需要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否则,未来在社会处于什么地位,世界又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是没把握的。关于人对自身的优化,正是东方文化的重点所在。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成圣成贤;佛教引导我们成就解脱,成佛作祖,都是立足于心性修养,立足于生命自身的完善。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超级强大。从掌握知识来说,人类通过几十甚至几百、几千年的积累,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就可超越。那么,人类的独特性到底在哪里?这也是我们需要关心的。周老师讲到,人工智能或许会模拟人的情感表达,但不会有情感。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模拟慈善行为,但它能不能有慈悲大爱?在这些方面,人工智能和人类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要去发现作为人的不共所在——哪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甚至无法学习的。
从佛法修行来说,是要开发生命内在的觉性,这不是靠学习得来的,而是众生本自具足的宝藏。所以说,人对自身的优化,不仅在于积累知识和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证悟觉性。这种唯有生命才具备的无限潜能,正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根本区别。因为人工智能的学习和自我更新,只能在有限的范畴内。即使掌握再多知识,也是有限的积累。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需要不断认识自己,开发心的无限潜能,才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的话,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又没有健全的人格去处理它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世界的问题将越来越多,人类的处境将危机四伏。
主持:就像法师说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心却越来越混乱。两位智者给我们指引了何去何从的方向:不必对人工智能时代过于担心,因为人类也有差异性的优势。我们有情感,有精神领域可以开拓,重点是把这部分潜能,尤其是觉性开发出来。
二、如何认识自己?
主持:科技主要是向外探索,而哲学和佛学都是向内挖掘的智慧。说到向内,遇到的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这对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都是非常重要的。请问周老师,西方哲学提出“认识你自己”已有几千年,在此期间,作了哪些尝试和努力?
周:西方哲学强调“认识你自己”有两个阶段。是在古希腊时期,供奉太阳神的雅典德尔斐神庙中刻有一个神谕,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出自阿波罗之口,而他正是雅典城邦重要的神。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是强调人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不要骄傲,不要狂妄。
关于此,有个著名的故事。曾经有人到德尔斐神庙问神:雅典智慧的人是谁?神回答说: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很重要的哲学家,他听说后感到奇怪:我其实挺笨的,怎么说我是智慧的人呢?因为不相信,他就到雅典找那些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艺术家、诗人、工匠,问了他们很多问题,想证明这些人比自己聪明。结果他发现:这些人仅仅知道自己从事的那点事,就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而他知道自己很无知,好多事都不知道,尤其对重要的“人应该怎么活”还没想明白。苏格拉底由此总结道:神说我智慧,是因为我知道人的局限性,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第二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家也说“认识你自己,实现你自己”,主要在于两个层面。一方面,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尼采说:你要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不要作为大众的符号,跟随大家生活,而要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他强调的是这一点,和古希腊哲学的内涵不同。
另一方面,如果真正挖掘自己,会发现还有一个更高的自
我——这样就能站在宇宙的立场看人生,让人生具有终极意义。很
多哲学家认为,人有一个自我,那是“小我”;此外还有“大我”,如柏拉图说的理念世界,基督教说的上帝。尼采不相信上帝,但认为人生应该有更高的意义。这个“大我”会派驻代表在“小我”中,人要去发现这个代表。用孟子的话说,是尽心、知性、知天。他说的心就是精神世界,其中有个东西叫性,是和宇宙相通的觉悟,也是“大我”派驻在自己身上的代表。你要找到它,听它的教导,就和宇宙“大我”打通了。这个观点,我想哲学和宗教有共通之处。
主持:非常精彩。“大我”派了代表到“小我”这里,而佛法讲的是“无我”,这有很大差别吗?刚才说要认识无限性,怎么在古希腊哲学中是认识人的有限性?请问法师,宗教和哲学在看待自我的角度上,有很多不同吗?
济:刚才周老师讲到“大我”和“小我”,我联想到《奥义书》,
这是印度宗教和哲学的源头。其中说到宇宙是“大我”,个体生命是“小我”。人因为迷失自我而轮回,所以生命的价值就是由“小我”回归“大我”。这种宇宙和自身的融合,使生命达到圆满,即梵我一如。但佛法反对这种观点,提出“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教有别
于其他宗教的根本。
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人文主义思潮,关注个性解放,关注个人
价值的实现。这就使自我得到极大张扬。那么,究竟什么代表“我”
的存在?身份能代表吗?你今天有这个身份,明天可能没这个身份。相貌、想法、情绪能代表吗?相貌会衰老,想法和情绪更是变化不定的。此外,还有地位、财富、名誉等。佛陀对此进行全面审视后发现,我们认定的所谓“自我”,比如以身份为“我”,以相貌为“我”,以想法为“我”,以情绪为“我”,以名字为“我”……所有这些和我们只有暂时而非永恒的关系。既然是暂时的,就不能代表自我本质性的存在。
佛法还告诉我们,把这种暂时的关系当作永恒,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执著身体为“我”,就会害怕死亡;执著相貌为“我”,就会担心衰老;执著想法为“我”,就会和世界产生冲突;执著情绪为“我”,就容易陷入情绪,为其所控,成为情绪的奴隶。
佛法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说这个生命现象不存在,而是要纠正对“自我”附加的错误设定。《楞严经》有七处征心,让我们寻找:心到底在哪里?在内还是在外?有没有形相?在审视过程中会发现:我们所以为的“我”,从外在色身到内在想法,所有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假相,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当我们彻底摆脱对自我的错误设定,才会看到心的本来面目: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无念无住,无边无际。它一无所有,又含藏一切,能生万物。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找到这个本自具足的觉性,由此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而不是被种种假象所迷惑。
三、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周:关于生命的价值,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我知道生命是缘起的,无自性的,没有实质内容。尽管如此,个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西方哲学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你只有一次人生,不可重复,所以要珍惜人生,把它的价值实现出来。
当然,我们要对自我有个正确认定,身份、外貌、财产这些都不是我,只是对自我低层次的误解。把这些破除后,我们承认不承认缘起的自我和生命?要不要去实现它独特的价值?
更高的层面是,我们不能停留于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宗教和哲学虽有不同表达,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就是人不能局限于缘起的自我,要有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把它叫作真如也好,空性也好,天国也好,大梵也好,理性世界也好……不论有多少称呼,一定是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世界,你终是属于那个世界的。人要和更高的世界沟通,要回归那里。
这两个层面,我觉得都是需要的。那么,缘起的自我有没有价
值?价值在哪里?我想知道这一点。
济:从西方哲学的视角,认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格外珍贵。而佛教认为,生命不仅有现在,还有无穷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今生只是生命长河的一个片段。所以人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只是关注这一生,更要关注生命的轮回。
《我们误解了自己》是一本有趣、宁静又充满了智慧的书。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如何认识自己,更清楚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打开这本书,就如同听周国平老师和济群法师对谈,听他们将长者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娓娓道来。谈话内容涉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与自我密切相关,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如何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哪里、理性的作用等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寻找到答案,周国平老师和济群法师的对谈值得每一个被烦恼和焦虑所困的人倾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