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量,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系主任,光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光学探测、信息网络构建、量子信息存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本书内容包括紫外光场及单组分压缩态光场、两组分和三组分偏振纠缠态光场、光电探测器设计理论分析、利用连续变量偏振纠缠态实现量子网络中确定性的纠缠分发等。首先实现了纠缠态的制备, 分别利用两个和三个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得到两组分偏振纠缠态光场和连续变量三组分偏振纠缠态光场, 利用电磁感应透明效应建立了三个原子系综间的量子纠缠; 其次利用高信噪比自举光电探测器实现光场压缩度的有效提升; 最终利用连续变量偏振纠缠态实现量子网络中确定性的纠缠分发, 为构建实用化量子网络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围绕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展开。全书共5 章:绪论、紫外光场及单组分压缩态光场、两组分和三组分偏振纠缠态光场、光电探测器设计理论分析、利用连续变量偏振纠缠态实现量子网络中确定性的纠缠分发。首先实现了纠缠态的制备,分别利用两个和三个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得到两组分偏振纠缠态光场和连续变量三组分偏振纠缠态光场,利用电磁感应透明效应建立了三个原子系综间的量子纠缠;其次利用高信噪比自举光电探测器实现光场压缩度的有效提升;最终利用连续变量偏振纠缠态实现量子网络中确定性的纠缠分发,为构建实用化量子网络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原子分子物理、量子通信、量子存储等相关领域师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与技术人员参考。
主编推荐
本书稿首先进行与铷原子D1线相匹配的连续变量非经典光场的制备研究,为开展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必须的量子资源;利用电磁感应透明效应执行非经典光场的量子存储,建立了三个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并在三个独立的量子通道中完成纠缠检测。其次,分析了整个系统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对影响PDH锁定技术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利用自举放大技术,可极大地降低探测器的噪声,并有效提高探测器的信噪比。利用连续变量多组份偏振纠缠开展量子网络中确定定性地纠缠分发研究方案,为下一步开展实用化量子网络研究提供了可行参考。 本书适合从事通信网络、原子分子物理、量子网络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精彩内容
本书稿首先进行与铷原子D1线相匹配的连续变量非经典光场的制备研究,为开展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必须的量子资源;利用电磁感应透明效应执行非经典光场的量子存储,建立了三个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并在三个独立的量子通道中完成纠缠检测。其次,分析了整个系统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对影响PDH锁定技术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利用自举放大技术,可极大地降低探测器的噪声,并有效提高探测器的信噪比。最后,利用连续变量多组份偏振纠缠开展量子网络中确定定性地纠缠分发研究方案,为下一步开展实用化量子网络研究提供了可行参考。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