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如是别传(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柳如是别传(上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76.62 6.1折 126 全新

库存18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寅恪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66618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6元

货号4009502

上书时间2024-11-20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陈寅恪史学研究述论 ○马国铤  李晓英 / 文

 

陈寅恪(1890—1969年),祖籍江西修水。其祖父陈宝箴,光绪时官至湖 南巡抚,倡开民智,推行新政,极力倡导维新运动,颇有政声,戊戌变法失败 后,因保举刘光第等人而被罢免。父亲陈三立,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 授吏部主事,以侍父告归,协助其父治民视事,后与其父同遭革职,从此自号 “神州袖手人”,以诗歌名于当世,1937年8月日寇侵入北平后忧愤至极,拒不服药而亡。

 

宦学世家为陈寅恪提供了优良的成长及教育条件,自幼打下了坚实的文 史功底。他年幼时在家主要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13岁时即东渡日本游学,从 1910年起,更是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高等 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专攻比较语言学和佛学。他的挚友、国学大师吴宓在 1919年曾经撰文,认为陈寅恪是“合中西新旧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 全中国最博学之人”〔1〕。1925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1929年后 改任历史系、中文系和哲学系合聘教授,后曾经兼任中央研究院历

 

史语言研究 所研究员及第一组(历史组)主任。

 

抗日战争期间,陈寅恪转徙于长沙、昆明、香港、桂林、成都等地,在西南联合大学等高校任教。1945年秋赴英国应牛津大学教职之聘,旋经美国回 国。1946年,陈寅恪重返清华园,1948年南下,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 改任中山大学教授直至逝世。陈寅恪一生著述,由其学生蒋天枢整理编定为 《陈寅恪文集》,其中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和《柳 如是别传》等。1949年后,陈寅恪虽然一直在广州任教,但仍然担任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史研究》编委会委员,以 及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是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陈寅恪的历史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926年回国到1932年,主要是利用他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优势研究“殊 族之文,塞外之史”,通过为各种语文文本的单篇或残卷作跋、考释人地译名 和年代世系等,从事佛教义理特别是对华夏文化影响的研究。1925年,北京清 华学校教务长张彭春创议,经外交部批准,停办留美预备部,创办国学研究院 并大学部,于当年开始在全国招收第一届新生。经过多方筹商,聘请王国维、 梁启超、赵元任及陈寅恪四人为教授。陈寅恪到任后主要研究佛教翻译文学与 《蒙古源流》,力求从佛经中探求中国小说故事中人物的原型,指出印度佛教 神话寓言对中国古典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如分析《西游记》中唐僧及其三个 徒弟的构思来源,根据敦煌卷轴的经文深入探究中国小说的体裁流变;对于佛 教文化进入中国和流传,陈寅恪更是有独到的见解,认为“释迦之教义,无父 无君,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 易,则绝难保持,是以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 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其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者,虽震动一时之人心, 而卒归于消沉歇绝”。他还认为:“吸收外来思想,真能有所创获者,必须一 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改变本来民族之地位。”〔1〕这些观点被 广大研究者所接受。1928年冬,陈寅恪在故宫博物院发现了《蒙古源流》蒙文 本以及满文译本,将其与其他版本进行校证,发现该书作者萨囊彻辰的基本思 想和体裁,都是来自元帝师八思巴为忽必烈长子真金所作的《彰所知论》。在 叙述蒙古族起源问题时,陈寅恪认为民族起源为什么从原来的感生说到《蒙古 源流》中成为印度西藏蒙古汗的传世次序,这里也存在一个层累向上创造的过源是不足信的。陈寅恪以进化观点考证史料作出新 的结论,分析了这一不准确来源说的来龙去脉。

 

1933年到1953年间,陈寅恪主要从事中古史 即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的研究,大致看来,其研究 主要集中于隋唐时

 

期。在1940年完成的《隋唐制度 渊源略论稿》中,他以深厚的史学修养和卓越的史 识,系统论述了隋唐各种制度的渊源和演变,提出 隋唐制度渊源有三:一是来自北魏、北齐;二是来 梁陈;三是来自西魏、北周。而三者当中,又以北 魏、北齐之源最为重要。因陈寅恪在写作《隋唐 制度渊源略论稿》时详论唐代制度,“至于政治史 事,以限于体例,未能涉及”〔1〕,因此又专门就唐 代政治史作出论析,于1941年写成了《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此书共分三部分:一是统治阶级之氏族 及其升降;二是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三是外族盛 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的关系。全书运用了家族 门第分析、地域集团研究及以种族与文化为切入点 的研究方法,集中分析了统治集团的升降及唐代衰 亡的原因。在陈寅恪看来,唐代政治史大致可分为 三个阶段:一是高祖、太宗时期,其特点为继续实行“关中本位”政策;二是 武则天时期,关陇集团政治势力被逐步摧毁,由于科举制度得到推行,新选拔 的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旧族势力的统治地位;三是“安史之乱”以后,党派之 争、藩镇割据出现,最终导致唐朝灭亡。该书多所发覆,将隋唐史研究提高到 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关于统治集团的研究可谓新见迭出。他根据唐代社会 的实际情况,将唐代统治集团划分为关陇集团、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长安集团以及河北集团等概念,并详加考释,多方论证,尤其是“关陇集团”和“关中 本位政策”两个论点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剑桥中国隋唐史》对于 陈寅恪的隋唐历史研究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 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在战争年代重庆出版的两部主 要著作和四五十年代发表的许多论文中,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一个 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1953年以后,陈寅恪转而从事明清史的研究,特别是着力于《论再生缘》 和《柳如是别传》的撰著。两部作品都以女性命运为题材,后者是作者近十年 心血的凝聚,收集了明清之际各家的诗文,对当时一批名士的所作所为详加 考释。全书以柳如是的一生遭遇为线索,实际上也探讨了明清之际政治社会 的变迁,涉及诸如明清鼎革的原因,江南经济的状况,士大夫的各种心态,几 社、复社的人事关系,复明运动在江南的酝酿,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风等。其 写作目的是:以妇女“志节”,反衬民族剧变之际士子变节,反不如“妇妾之 道”;同时强调“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余英时认为,陈寅恪的明清史 研究,不是为史学而史学,而是通过史学来坚持自己平生所持的“坚定文化价 值”〔2〕,从而在明清史、风俗史等方面,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陈寅恪的史学研究涉猎广泛,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且成就卓著。其主要者 如蒙古学、突厥学、敦煌学等。在蒙古学方面,20世纪30年代初,陈寅恪相继 发表了《灵州宁夏榆

 

林三城译名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一)、《吐蕃彝泰赞普 名号年代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二)、《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 究之三)、《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蒙古源流研究之四)四篇宏文。利用西 方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地研究《蒙古源流》一书的流传情况,解决了许 多以往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在突厥研究方面,陈寅恪在突厥碑文释读、突厥 史研究,特别是唐帝国与突厥汗国政治关系史的研究上,也取得了精深独到的 成就。他先后发表有《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三论李唐氏族问题》《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 代政治史述论稿》《朱延丰突厥通考序》 《论唐高祖称臣突厥事》《论唐代之蕃将 与府兵》等文章。全面论述了唐王朝与突 厥的关系,对突厥的实力进行了准确的定 位。在敦煌学领域,陈寅恪更是这一领域 的开拓者。1930年,陈寅恪在他撰写的 《<敦煌劫余录>序》一文中写道:“敦 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新潮流也。自发见 以来,20余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 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新 贡献。吾国学者,其撰述得列于世界敦煌 学之林者,仅三数人而已。夫敦煌在吾国 境内,所出经典,又以中文为多……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1〕这是 我国学者首次提出“敦煌学”这一学术概念,并指出了开展敦煌学研究的重大 意义。陈寅恪先后发表的敦煌学研究论文主要有:《敦煌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 木叉跋》《<敦煌劫余录>序》《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敦 煌本唐梵翻对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斯坦因所获西夏文大般若经残卷跋》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敦煌本心王头陀经及法句经跋尾》等文章,在 敦煌学理论及具体研究上均卓有建树。《韦庄秦妇吟校笺》就是根据敦煌所藏 唐五代写本之《秦归吟》作校笺的。敦煌学在今天能成为国际显学,陈寅恪等 人的发凡之功,实不可没。

 

陈寅恪作为一代史学大师,研究领域众多,方法多样,成就卓著。实际 上,他对中国史学研究产生更大影响的则是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提出了史学研究必须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研究 同政治分开。1929年,陈寅恪在撰写《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时写道:“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 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 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来世不可知者也,先 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术,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 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1〕在这里,陈寅恪实 际上是阐释了自由的意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代 代追求的目标。陈寅恪先生强调这种精神的目的,在于倡导学术的独立性。他 在研究宋史时

 

认为,“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因此这一时期的文章 最为“上乘”:“其骈俪之文亦无敌于数千年之间矣。若就六朝长篇骈俪之文 言之,当以庾子山《哀江南赋》为第一。若以赵宋四六之文言之,当以汪彦章 《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为第一。……庾汪两文之词藻固甚优美,其不可及之 处,实在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于一篇之中,能融化贯彻,而其所以能运用此 感情,融化贯通无所阻滞者,又系乎思想之自由灵活。故此等之文,必思想自 由灵活之人始得为之。……《再生缘》一书,在弹词体中,所以独胜者,实由 于端生之自由活泼之思想,能运用其对偶韵律之词语,有以致也。故无自由之 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举此一例,可概其余。”〔2〕正是宋代社会自由活泼的 思想,才造就了宋代优美的文学及繁荣的学术。

 

在晚年的著作《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又一次从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 论述说:“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士大夫,犹应珍惜引 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3〕可见,陈寅恪所弘扬的“独 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本质是中华民族原本固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 对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渴盼。作为一代学人,他所治学作人,救国 经世,都是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其精神支柱的。1953年12月,陈 寅恪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中提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没有自 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 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1〕中华 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在《周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张岱年先生认为,《周 易》中的这两句话,代表了中国的民 族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陈寅 恪先生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独立之精 神,自由之思想”,实际上是中国传 统的史学精神的弘扬和再现。史学的 价值就在于在求真求实的事实基础 上对后人有所启迪和鞭策,这一点, 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拓展了历史研究的方法。早在明末清 初,黄宗羲就曾说:“今日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但见 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曰诗史,史固无藉乎诗也。”〔2〕陈寅恪充分 发挥兼通文史之长,别具以诗与小说证史的理论,并亲加实践,形成了一种跨 越文史、亦文亦史的独特新颖的文化阐释方式,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史籍 一向被称为汗牛充栋,尤其是历代官修正史影响极为广泛,但官方修史者往往 因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多隐晦,所以仅仅依靠这些史书的记载还难以明了历史的 真相。陈寅恪先生认为,治史者必须占有全面、准确的史料,扩充范围,去伪 存真,善于从人们所忽视的地方揭示历史的真面目。他极力倡导的以诗文证史的方法,正是这种实践的典范。



 
 
 
 

商品简介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媒体评论】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其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陈寅恪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柳如是别传》可以说是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曲赞歌,作者以天翻地覆的历史事实为轴心,通过柳如是的奇特经历,展开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让读者看到,在这动乱的年代里,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怎样在严酷的命运面前块择自己的归宿。作者对柳如是身边的这些士人,以其对待国家命运的态度为准,予以表扬或贬斥,从而起到了“贬斥势利、尊崇气节”的作用。柳如是最为核心的气质,正是作者在全书中反复强调的她的自由精神。“侠气、才气和骨气,在柳如是身上三者合一”,“奇女志与遗民心的结合”,使该书成为可歌可泣的女性史颂。

媒体/名人评论:

 

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

 ——王国维

读其书,想见其人。这些泛黄的文字,从那个山河破碎的乱世漂泊而来,浸染了那时的风雨飘摇,也勾勒出那些曾经灿烂鲜活的面容。我亦置身于他们的染柳烟浓,追随他们的满眼韶华,与他们一起行吟坐啸、泛舟江湖……

 ——专栏作家徐佳



目录

陈寅恪史学研究述论 / 1

缘起 / 1

第二章    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其附带问题 / 11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 / 25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 / 224

第五章    复明运动 / 533

附:钱氏家难 / 768

附记 / 785


【前言】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