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读者手不释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17.78
4.5折
¥
3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日) 贵志祐介著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023517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949865
上书时间2024-11-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贵志祐介,日本作家。一九五九年生于大阪。毕业于京都大学。一九九六年凭借《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出道。翌年,《黑屋吊影》获日本恐怖小说大奖。二〇〇五年,以《玻璃之锤》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二〇〇八年,以《来自新世界》获日本科幻小说大奖。二〇一〇年,以《恶之教典》获山田风太郎奖。译者简介董纾含,日本东北大学比较文化论方向硕士,中央戏剧学院东方戏剧方向博士。时常笔译,零散口译。爱猫嗜闲散。
目录
创作没有灵感怎么办? 小说题材是否有禁忌? 反面角色有哪些特权? 让人手不释卷的秘诀是什么? 怎样让读者代入情感? 如何从电影和漫画作品中偷师? 贵志祐介认为, 小说写作不能是作者的自娱自乐, 而是要想方设法取悦读者、服务读者。如何才能写出让读者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小说呢? 横扫恐怖、推理、科幻领域小说大奖的多栖作家贵志祐介, 从灵感、大纲、角色、写法、推敲、技巧六个维度, 列出七十二个要点, 结合自身作品案例, 真诚解说小说创作理念和技法, 手把手带你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
内容摘要
创作没有灵感怎么办?小说题材是否有禁忌?反面角色有哪些特权?让人手不释卷的秘诀是什么?怎样让读者代入情感?如何从电影和漫画作品中偷师?贵志祐介认为,小说写作不能是作者的自娱自乐,而是要想方设法取悦读者、服务读者。如何才能写出让读者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小说呢?横扫恐怖、推理、科幻领域小说大奖的多栖作家贵志祐介,从灵感、大纲、角色、写法、推敲、技巧六个维度,列出七十二个要点,结合自身作品案例,真诚解说小说创作理念和技法,手把手带你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
精彩内容
第一章 灵感想不出好点子想要创作出引人入胜的娱乐小说,首先需要什么呢?故事的大致结构吗?想要表达的主题吗?还是有趣的人物角色或独特的故事背景?这些当然都很重要。不过不先找到故事的“种子”,一切就无从开始。那么,我就先从如何获得构思小说、编写故事所需要的灵感开始讲起吧。有趣的作品是怎样诞生的呢?其实,任何事物都能成为产生创想的契机。虽然这样讲似乎有些过于直白,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关于从何处去着手“构思”,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有时候,首先浮现在创作者脑海中的可能是独具吸引力的人物形象,然后再从人物身上生发出故事构思。当然,也有从独特的故事背景着手思考的情况。或者是,先想到了一句极具冲击力的话,并准备拿它做标题,再从这个标题开始发酵。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说,作品不同,我开始构思的契机也各不相同。谁都不知道灵感会从何处来。不过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灵感”这种东西,并不是守株待兔,它就会宛如“天启”一般降临到你面前。想要达到某个目的,光是被动等待是不行的。必须要下功夫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机遇。想要构思一个有趣的故事,就不能干等着灵感从天而降,而是要我们自己去抓住机会。问题是,“灵感”在最初阶段其实只是一颗“种子”。这种灵光乍现的“种子”是否真的能够成为极具魅力的作品,尚是未知数。也正因如此,我们有时会错失良机,有时会误选误判,甚至有时虽想将其捧在手心,它却会从指间滑落。那么,究竟该如何抓住这颗“种子”,令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我认为,创作一部小说,就是要抓住一个微小的灵感之“种”,然后费心劳神地去慢慢将它培养长大。我们来具体谈谈吧。为了能够拾取灵感的“种子”, 我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呢?我会勤勤恳恳地每天记笔记。一些出人意料的诡计、崭新的设定、个性鲜明的角色……总之,就是能够用作小说素材的各种类似“灵感”的东西。这些东西一浮现在脑海中,我就马上写在笔记本上, 将它们储存起来。若想将“灵感” 攥在手心, 这个“灵感笔记”可担任着首要的职责。所以,我总随身带着笔记本。回顾我迄今为止的创作经验,比起挖空心思去拼命思索,反而是在大脑空白、身体半机械地运转的时候,更容易产生“灵感”。比如说散步途中或者在浴室洗澡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灵感”。但是我再怎么随身携带,也没法把笔记本带进浴室,所以时常会出现急匆匆地擦擦身子就冲出浴室做笔记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灵感都是稍纵即逝的。所以一旦灵光乍现,就马上记录,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总慢条斯理地想着“之后再记也来得及”,最终基本都会漏掉些什么。所以,记录灵感是一场和遗忘的斗争。光是浮现在头脑之中,并不能算是灵感的“种子”。比如说,我们看电视或浏览网页的时候,会看到一些比较在意的新闻或引起我们好奇心的信息。如果只是“哦”了一声就不再管它了,那这些信息就会飞速被我们遗忘。但是,即便只是简略地做个笔记,它们也会变成一颗“种子”。虽不知这种子能否发芽,抑或它暂时还没有成形,无法直接使用,但是总有一天,它会和其他灵感融会贯通,最终茁壮成长起来。我会定期将积累起来的“灵感”笔记整理到电脑文档里,这样就做成了一份“灵感档案”。因为是急急忙忙手写的笔记,纸面会显得十分杂乱。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候我自己都认不出自己写的字了,也读不懂自己当时的意思。所以要尽早将这些手写内容整理成“灵感档案”。也就是说,我要把这些笔记认真仔细地打捞整理成为“灵感的种子”,令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每当着手一部新作品时,我都会先把这份“灵感档案”浏览一遍。一边寻找能用得上的内容,一边在脑中架构接下来想要创作的故事。不嫌麻烦,养成认真记笔记,再定期将笔记“升级”成灵感档案的习惯,这样一来,我就再也没有被灵感枯竭的烦恼折磨过了。想要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去翻翻灵感档案,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得到启发。我再重复一遍,灵感是不会宛如“天启”一般降临到创作者眼前的。只有日复一日地积累想法,才能成为灵感的源泉。当然,创作者中也不乏奇思妙想宛如泉涌的天才吧。但我想,大多数小说家都是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认真留意那些稍纵即逝的素材,小心地将它们捡拾起来,再将其塑造成形的,不是吗?随时思考“如果……是……会怎样呢”为了扩宽想象的范围,我时常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如果……是……会怎样呢?也就是说,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稀松平常的事“稍下点儿功夫”进行改动。即便是本身并不罕见的事,只要我们发挥想象,就能将它升级到某个极端,或者将其反转,再观察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我的某一部作品就是因此得来的灵感。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当时染上流感,发着烧,恍惚中,我脑子里闪过这样一个“妄想”。如果流感病毒带给人们的不是“痛苦”而是“快感”,会怎样呢?高烧伴随着剧烈咳嗽的流行感冒使人痛苦。我想,应该没人愿意主动染上流感。所以在流感高发的季节,我们会努力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勤漱口的习惯。然而,倘若流感是一种会为感染者带来“快感”的病症呢?人们还会努力去预防它吗?恐怕不会了吧。这样一来,大家都不再惧怕流感,反而会乐于感染,不是吗?如果身边有人得了流感,我们恐怕还会主动接近感染者,积极争取让自己也感染这种病毒吧。而从病毒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是有助于它们繁殖的,就这样保持着被人类所需要的症状,对病毒来说也更有利。那么,流感最终应该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席卷日本,甚至席卷全世界吧。那么,倘若这种“快感因子”和“极高杀伤力”并存的流感真正蔓延开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我就这样不停地扩大灵感的范畴,创作出了一部作品。一切都不过是发端于“如果……是……会怎样呢”这样一个十分朴素的“妄想”。或者可以说,我是从这个“妄想”开始,玩了一局“联想游戏”。因为染上流感而卧床,我宝贵的时间被剥夺了。而躺在床上养病时,我从一个“妄想”出发,创作出了一部作品,这也算是报仇雪恨了吧。像这样从一个很小的“灵感”出发,进而发展成为一部长篇小说,这种例子并不在少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