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76.6
6.5折
¥
11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周濂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ISBN9787542666093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30612746
上书时间2024-11-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一部有营养、有态度,读得懂、读得动的西方哲学史,一部越读越精神的哲学入门书。哲学≠晦涩、冷硬、不知所云,哲学也可以轻松、鲜活、犀利。全书100篇文章,每一篇都可以独立阅读,都是有趣、有料,不高冷、不轻佻的精彩文章;10篇“答问”,每一篇都针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解疑释惑;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有态度、有营养的西方哲学史,活泼而不轻佻,严谨而不严肃。
★一趟2500年西方哲学精髓探险之旅。这部西方哲学史,并不强求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萃其精要,简略处一跃千年,精华的地方则绝不吝惜笔墨,构建一个2500年西方哲学的完满骨架。而幽默风趣、“说人话”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例子,以及无数哲人的思想、人生,还有——八卦,则是它的肌肉、皮肤和流动的血液。
★著名学者、思想者周濂,来为我们做这趟思想的导游,为我们讲解哪片风景值得驻足观赏,哪座森林暗藏杀机,何处有浅滩,何处是激流。周濂老师是当今中国青年一代学人中的翘楚和代表性人物之一。2012年出版《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畅销50万册,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一时间文化界几乎无人不谈“装睡的人”。这本名为《打开》的哲学思想史,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醒来”——哲学,就是一次一次的醒来。
★一部有爱的哲学史。周濂老师特别将这部书献给他年幼可爱的女儿。这不只是出于满纸洋溢着的父爱,也是因为女儿甚至超过康德、黑格尔的出镜率,贡献了许多鲜活有趣的小故事、小案例,是她“帮助”作者完成了这部书。
目录
上册
序言 让我们一起来一场思想的探险
001 导论一:哲学是什么?
002 导论二:哲学有什么用?
003 导论三:哲学的起源
【第一部】 古希腊与中世纪哲学
004 希腊精神:雅典的自由 vs. 斯巴达的纪律
005 把神都撇开了的自然哲学家:希腊哲学之父泰勒斯
006 闭着眼睛解释自然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哲学
007 一个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忧郁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008 静止比运动更高贵:爱利亚学派的世界观
009 阿喀琉斯追得上乌龟吗?——芝诺悖论
010 从黄金时代到黑铁时代:关于人类堕落的神话故事
011 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之前: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012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僭主: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013 哲学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智者派的兴起
014 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苏格拉底的使命
015 灵魂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
016 脑子坏了还是良心坏了?——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错误
017 雅典人为什么要对苏格拉底处以死刑?
018 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越狱?——柏拉图《克里同篇》
019 苏格拉底为什么勇于赴死?
[答问1] “无所为而为的科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020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上)
021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下)
022 天真的失去是找不到回归天堂之路的关键所在:柏拉图政治哲学导论
023 有话实说、欠债还钱为什么不一定正义?
024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025 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幸福?
026 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的人?
027 理想的城邦正义: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028 从“猪的城邦”到“纯洁的城邦”
029 哲学王是怎样炼成的?
030 洞穴比喻与“灵魂的转向”
031 一部伟大的“失败之书”:《理想国》
032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
033 米开朗基罗为什么可以看到大卫像?——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034 让我们一起来“指控”姚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
035 姚明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036 幸福像花儿一样: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上)
037 我们反复做的事成就了自己: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038 射箭与中道: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下)
039 我们如何能够一起过上幸福美好的人生?——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上)
040 脱离城邦者,非神即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
041 以人民的名义还是以法律的名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下)
042 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伊壁鸠鲁学派
043 智慧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晚期希腊哲学之怀疑主义
044 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晚期希腊哲学之犬儒主义
045 用严冷的目光看到一个喜悦全无的世界:斯多亚学派
[答问2] 希腊之外的轴心文明有哲学吗?
046 设计论证与打赌说:上帝存在的证明(上)
047 宇宙论论证和本体论论证:上帝存在的证明(下)
048 除非我相信了,我绝不会理解!——理性与信仰之争
049 将美的共相一割了之的奥卡姆剃刀: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050 凡人歌和愚人颂: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答问3] 为什么伊拉斯谟两面不讨好?
051 个人行走在信心的荒凉地带: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下册
【第二部】 近现代哲学
052 为了“有所不疑”必先“有所怀疑”: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053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054 上帝给了我眼睛看世界,我却用它来看自己: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上)
055 人心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吗?——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下)
056 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吗?——莱布尼茨哲学(上)
057 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吗?——莱布尼茨哲学(下)
058 过度考察的人生是没法过的人生:休谟哲学(上)
059 太阳照常升起?——休谟哲学(中)
060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休谟哲学(下)
061 我们的责任不是创作书本,而是制作人格:康德的哲学与人生
062 我能知道什么?——康德为理性划界
063 人为自然立法: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064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康德对休谟问题的回应
065 为信仰留下地盘
066 自律给我自由:康德道德哲学(上)
067 经过裁剪的真话还是真话吗?——康德道德哲学(中)
068 好人一生平安?——康德道德哲学(下)
[答问4] 康德哲学为什么这么难懂?
069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 的《利维坦》(上)
070 在全面恐惧和特定恐惧之间:霍布斯的《利维坦》(下)
[答问5] 当我们在谈论政治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关于霍布斯的人性观的回答
071 国家为什么宁缺毋滥?——洛克的《政府论》(上)
072 人类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赚到的?——洛克的《政府论》(中)
073 马云和比尔·盖茨有权拥有他们的巨大财富吗?——洛克的《政府论》(下)
[答问6] 每个人都必须拥有财产?
074 分裂的卢梭,统一的卢梭:卢梭的思想与人生
075 虚荣心与私有制: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076 我们有做坏事的自由吗?——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答问7] 卢梭是一个真诚的人吗?
077 启蒙运动的黑与白
078 自由的黑格尔,保守的黑格尔:黑格尔的思想与人生
079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答问8] 黑格尔为什么说雅各宾派暴政是必然的和正义的?
080 谁在抽象地思维?——黑格尔观念论入门
081 为承认而斗争:黑格尔论主奴关系
082 “是什么”与“是起来”: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答问9] 历史真的终结了吗?
083 瞧,这个人!——“名叫尼采的人”和“名叫尼采的角色”
084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他的时代:尼采反对瓦格纳
[答问10] 为什么悲剧比喜剧更深刻?
085 幸福就是感到权力在增长:尼采反对基督教
086 “自然力量,天生要强”:尼采论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087 上帝死了,超人诞生: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088 一个人如何成其所是?——与尼采一起生活
089 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与思想
090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091 完美但不适合人居住的概念大厦:维特根斯坦反对维特根斯坦
092 我将教会你们差异:奥古斯丁图画到底错在哪里?
093 睁开眼睛看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与反本质主义
094 站在思想的高墙上:维特根斯坦与面相的转换
095 运伟大之思者,行伟大之迷途?——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
096 人生就是一次“被抛”的过程: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上)
097 人生在世,无非一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
098 向死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下)
099 没伞的孩子只能拼命跑?——罗尔斯的《正义论》(上)
100 无知者最无私?——罗尔斯的《正义论》(下)
参考文献
跋
内容摘要
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众人的苦苦哀求,拒绝越狱,勇于赴死?
《理想国》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失败之书”?
康德又是如何实现了既为人类的理性划界,也为上帝和信仰留下地盘?
为什么论起抽象和晦涩简直可以说举世无双、独孤求败的黑格尔,却批评我们普通人经常陷入“抽象地思维”?
兼有病态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学的尼采,为什么说弱者、怨恨之人的灵魂是“歪”的?
自由雅典与铁血斯巴达共同之处在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个伟大命题的笛卡尔,居然是个赖床的哲学家;日常生活中“人畜无害”的胖子大卫·休谟,在哲学领域却是一个勇猛精进的斗士;莱辛说人们谈论斯宾诺莎就像谈论“一条死狗”,马克思也说哲学的老王黑格尔死后被当成“一条死狗”,可是如今他们却都死而不僵、借尸还魂了……我们还会发现原来《黑客帝国》的思想火花早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就已出现,著名的“钵中之脑”与《盗梦空间》有着类似的结构,而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的黑暗森林法则,霍布斯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讨论过了。
哲学,是全部智慧的综合。纵观西方哲学2500年的风景,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以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当代,从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到托马斯·阿奎那、卢梭、康德、尼采、维特根斯坦、罗尔斯……哲人们的思想影响、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史,而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哲学有着不可言说的慰藉与乐趣。
如何理解与学习西方哲学?如何从懵懂的好奇真正踏入哲学思考的国度?著名学者周濂集多年哲学授课与研究的经验,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深刻的思想,借助于日常有趣的小例子进入抽象的理论,在鲜活的生活事例和抽象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带领我们一步步地拾级而上,探索每一处哲学景观的历史背景和妙处,解析各种哲学理论的关键所在和细微之处,讲述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这就是本书为你呈现的——100篇有趣、有料,不高冷、不轻佻的精彩哲学普及文章,一部有态度、有营养,读得懂、读得动的西方哲学史,一本越读越精神的哲学入门书。
精彩内容
谁在抽象地思维?——黑格尔观念论入门(节选)黑格尔不仅文章写得难懂,课也讲得糟糕,当年在耶拿大学求职的时候,他的首场演讲简直就是一场灾难。黑格尔在一封信中承认:“我在耶拿的初次讲演给人们留下一个偏见,认为我讲课既不流利,也不清楚。”但是黑格尔认为自从到纽伦堡中学担任校长之后,自己的讲课技巧有了长足进步,他在信中接着说:“在中学教书八年,至少使我能够讲课讲得流利些了。要达到这一点,任何别的办法都不及在中学教书来得可靠;同时,这也是使讲课讲得清楚些的一种适当办法。”有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抽象思维的黑格尔,居然在1807年写了一篇题为《谁在抽象地思维》的文章,不仅举例生动,而且文字活泼,就像是出自微信公号的大V之手。海德格尔曾经力荐此文,认为这是德国观念论最好的入门读物,也是他能想到的向普通人说明如何才能进行哲学思考的最佳范本。
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工作,你一定非常好奇黑格尔到底都说了些什么。我先把黑格尔的基本论点告诉你们,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有教养的人(theeducated)喜欢进行抽象地思维,反倒是没有教养的人(theuneducated)最喜欢抽象地思维。“没教养”这个词在今天看来有些歧视的味道,我们不用管这些言外之意,关键是,黑格尔的这个文章立意就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可以说是在挑战人们的常识。
黑格尔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还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举的例子吧。黑格尔说,当一个凶手被押往刑场的时候,在普通人眼里,他不过就是一个凶手。而有些太太小姐们也许会说,他还是个强壮的、俏皮的、逗趣的男子。普通人听了这个说法后,会觉得非常骇人听闻:什么?凶手俏皮?怎么能想入非非,说凶手俏皮呢?你们大概比凶手也好不了多少吧。深谙世道人心的牧师听了这个说法,会补上一句评论:看看,看看,这是上流社会道德败坏的表现!
请问,在前面提到的三种人里,到底谁在抽象地思维?普通人、牧师,还是那些太太小姐们?黑格尔认为,普通人和牧师都是在进行抽象地思维,因为他们仅仅用“凶手”这一个标签去理解这个人。黑格尔接着说:研究人的专家则不然,他要考察一下这个人是怎样变成罪犯的,他会从他的生活经历和教养过程中,发现他的父母反目已久,发现他曾经为了轻微的过失而受到某种严厉的惩罚,于是他对社会忿忿不平,接着还发现他刚一有所反抗,便被社会所摒弃,以致如今只靠犯罪才能谋生。——大概有不少人听了这番话会说:他想替凶手辩护呀!我不禁想起年轻时候听人说过,一位市长发牢骚,说作家们搞得未免过分,竟然想挖基督教和淳厚风俗的墙脚;有位作家甚至写小说为自杀行为作辩护;可怕呀,真可怕!——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他指的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黑格尔这段话写得非常幽默俏皮,他的意思是说,发掘凶手的成长历程及其他品质,并不等于在为凶手辩护,而是在尝试理解凶手,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和整体的眼光去理解他何以至此。反之,黑格尔指出,如果“在凶手身上,除了他是凶手这个抽象概念之外,再也看不到任何别的东西,并且拿这个简单的品质抹杀了他身上所有其他的人的本质……这就叫做抽象思维”。
为了支持他的论点,黑格尔还举了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一个女顾客对女商贩说:“呀,老太婆,你卖的是臭蛋呀!”结果那个女商贩恼火了,说:“什么,我的蛋是臭的?我看你才臭呢!你敢这样来说我的蛋?你?要是你爸爸没有在大路上给狮子吞掉,你妈妈没有跟法国人跑掉,你奶奶没有在医院里死掉——你就该为你花里胡哨的围脖买件称身的衬衫呀。谁不知道,这条围脖和你的帽子是打哪儿搞来的;要是没有军官,你们这些人现在才不会这样打扮呢;要是太太们多管管家务,你们这些人都该蹲班房了——还是补补你袜子上的窟窿去吧。”总而言之,她把那个女顾客骂得一钱不值。
黑格尔说,这个女商贩就是在抽象地思维,仅仅因为女顾客说了一句她的蛋是臭的,得罪了她,于是就把女顾客全身上下编派了一番——从围脖、帽子到衬衫,从头到脚,还有她爸爸和所有其他亲属,一切都沾上了那些臭蛋的气味。
看完这段对话,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眼熟?没错,在微博、微信以及一切公共平台上,我们常常见到的就是这种以偏概全的抽象思维。比方说,鹿晗是曼联的粉丝?他一定在炒作!什么,你居然喜欢日本文化,你这个精日分子!崔永元揭露阴阳合同,嗯,他是正义的化身。凡此种种判断,都是抽象思维的表现形式。可悲的是,多数人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反而自鸣得意地认为自己目光如炬,一针见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可是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仅仅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去静态地、片面地总结概括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恰恰是没有教养的体现,是黑格尔所反对的抽象思维。
阿尔森·古留加在《黑格尔小传》中说:“抽象地思维就是幼稚地思维。”什么是幼稚地思维?比方说,小时候看电影,我最喜欢问:爸爸,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就像布谷现在最喜欢问:爸爸,他这样做到底对还是不对?对错好坏,这些评价当然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的字典里只有对错好坏这几个字,如果我们看待世界、理解他人的尺度只有这几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是在抽象地思维,就是在幼稚地思维。
有些读者可能会疑惑,这篇小杂文虽然很精彩,但凭什么说它是进入德国观念论的最佳入门读物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从写作时间上看,这篇小文章成稿于1807年前后,与《精神现象学》的出版时间正好同年;其次,当黑格尔反对“抽象地思维”时,我认为他一定想到了《精神现象学》中提到的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感性的确定性”,因为“感性的确定性”就是典型的“抽象地思维”或者“幼稚地思维”;第三,所谓“抽象地思维”,换个说法就是在追求“抽象的普遍性”,而这正是《精神现象学》着力批判的一种思维方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