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绿色生产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民绿色生产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53.26 6.1折 88 全新

库存73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童朝, 颜廷武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84771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4330822

上书时间2024-11-12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童朝,1991年生,2020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曾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进行访学与合作研究,现任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特聘副教授。重点关注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及生态与减贫问题研究,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业技术经济》《资源科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颜廷武,1977年生,200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曾赴美国佐治亚大学进行访学与合作研究,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兼任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长期围绕农业产业经济、资源环境经济、农业技术经济等开展研究探索,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以首通讯作者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



目录
本书基于生态经济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讨论农民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主要内容包括对农民绿色生产中生态经济理性的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 生态经济理性实现程度评估及其对农民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农业绿色生产的集体行动困境及其生态补偿标准与影响因素, 最后讨论构建了生态经济理性视角下农民绿色生产行为的激励机制。

内容摘要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Silent Spring公开出版,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人类若不停止并改进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无度索取和破坏,找回内心对于大自然的高度敬畏,则必将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综观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没有哪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像今天的人们一样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断思考着人与自然如何在未来和谐相处。韩长赋(2010)指出,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陈锡文,2002;Abas等,2004),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损失。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耕地破坏和水源污染等,进而危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韦佳培等,2011;李鹏等,2012)。在此形势下,推广生态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绿色化转型已迫在眉睫。

而现实中的矛盾现象也在于此,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使人们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行为”依然存在,绿色生产的推广仍然不理想。这一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小问题,一是农民为什么选择非绿色农业技术,二是政府相关政策的约束为何效力不足。

农业生产行为或者生产模式的选择是农民对现有约束条件和选择集合进行理性分析并权衡后的最优策略选择。现阶段,作为经济理性人的农民,其行为选择的目标在于寻求极大化的经济利益,考虑的是如何在一定的投入水平上努力求得利润最大化,当然,也可以是在一定的经济利益水平上努力求得极小化的投入量。在现实中,采用绿色生产方式需要农民付出额外的成本(王舒娟和蔡荣,2014),这显然不符合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选择。因此农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低成本方式。例如在秸秆处理时选择弃置或焚烧、肥料施用时选择相对便宜的化肥等,这显然是成本最小化(省时、省力,且无额外支出)的一种做法,自然也就成了农民的最优选择。

那么,政府当前的农业污染防控和绿色生产推广政策为何效力不足?影响个体理性行为决策的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预期成本;二是预期收益(罗必良,1999)。现有的农业生产污染防控政策主要是监管处罚,同时倡导资源节约且无污染的绿色农业生产方式,但却未构建起相应完善的补贴制度,表现为实践中的相关补贴覆盖面窄、额度较低且补贴规则有待细化。这显然增加了农民的预期成本,却不能改变农民的预期收益,因为农民承担了绿色生产的额外成本,而这一行为选择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改善在为社会成员所共享后,农民未获得相应的成本补偿。因此,在无法预期未来的自身收益有确定性提高的情况下,继续原有的行为选择自然成为农民的最优策略。

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即如何将生态环境纳人农民理性决策的约束集合;二是私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如何矫正农民绿色生产的外部性问题。相关研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有观点认为农民会出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或者叫作生态良知,而主动承担农业绿色生产的任务(张童朝等,2019a)。不可否认,这种生态良知或者道德和责任感会对农民亲环境行为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单就这一视角考察与解释农民绿色生产行动,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这并不符合个体理性决策范畴,即人们的选择决策目标在于寻求如何获取更大的自身利益;二是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和私人……



精彩内容

本书基于生态经济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讨论农民绿色生产行为,并探讨了其对农民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农业绿色生产的集体行动困境,进而讨论构建了生态经济理性视角下农民绿色生产行为的激励机制。本书为关注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学者审视和探究农民绿色生产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