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中医医理玄奥、疗效卓著,已为世人所共识。医理之精髓全在《内经》,自古得其一二者即可杏林留名,然研习者似过江之鲫,有成者如凤毛麟角。后有南阳仲景,采撷诸经玄妙,规之矩之,理法方药悉皆备之,著成《伤寒杂病论》,以为临证心法,后世诸医,方有路可循。截至今日,千年已过,临床大家虽各擅方圆,然规矩仍不出仲景。
经方原为救难之备,用之得法,效如桴鼓,反之也可速取人命,非养生保健之类太平方剂可比。然经方难学,世所周知,只因年深日久,错简难免,且仲景微言大义,学者若不通读全篇,反复参校,非但难以彻解,临证更有取祸之虞。参校经方,虽费时费力,但只要提炼出其中关键,抓住主证和药对之间的联系,即可如庖丁解牛,游刃临床而有余。此时虽未彻悟医理,但已有立足之基,若能继续潜心内难,旁参百家,假以时日,大成可期。
当今之世,科技昌明,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其记忆和运算能力远超人类。就参校经方、旁及百家而言,人类终其一生对其不过片刻运算。而且,人类寿只百年,每代人都要从零学起,但人工智能可以无限迭代,海纳百川,未来成就不可限量。本书所介绍的正是这样一款利器——中医大脑,乃中医界数千年积累之临证大数据与当代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经方主证和药对之间的联系历历在目,人类在其辅助之下,学习中医省却十年苦功,临床亦事半而功倍。
也有愚人,以器为恃,以为有了人工智能,中医可以不学而会。殊不知,人为主,器为辅,越强之器就需越强之人操作方能发挥威力,书中所摘30个医案皆如此。
水滴虽小,可映日光,人机结合虽为初生事物,却暗藏未来大势,而趋势,可顺不可逆。
作者简介
林大栋博士:
美国加州执业中医师
问止中医联合创始人及首席医疗官
联合创办问止中医期间,林大栋博士领导研发了“问止中医大脑”——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同期,林大栋博士主讲的中医精品网课“问止大医小课”已有10万多名在线学员。
在台湾完成本科教育及兵役后,林大栋前往美国发展。先后读取了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电机硕士、美国加州国际医药大学针灸硕士、美国加州Liberty University东方药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林大栋拜经方大师倪海厦先生为师,曾得倪师允许多次在佛罗里达州汉唐中医学院跟诊于倪师,求学见闻被详细记录在《佛州汉唐跟诊日志》并计划于近期出版。
同期林大栋任教于加州国际医药大学,担任中医学博士学院、硕士学院教授,同时开授中文和英文博士课程。林大栋亦长期参加慈济基金会的中医义诊,担任慈济基金会的中医学社教讲师。投身中医之前,林大栋曾任职于思科等高科技公司21年,担任芯片设计工程师,拥有深厚的软硬件工程研发积累。
林大栋有一系列关于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的成果发表,如2016年在第四届温哥华国际中医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中医体质分析线上程式的开发与实际运用》,2017年在加州五系中医药大学博士班讲《中医针灸电脑辅助取穴》课程,2018年在加州国际中医药大学举行《中医人工智慧辅助诊治》讲座,2019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2019 TIMA USA Global Forum 上发表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mputer-assist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论文,2019年在斯坦福大学第四届世界整合医学大会发表TCM 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论文等。
中医之外,林大栋亦有多部小说作品如《在药香中寻找爱》《少年王比利的故事》等在不同国家地区出版。
目录
导论
疑难篇
【医案1】直肠癌手术放化疗后的中医康复治疗
【医案2】脑癌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中医对治
【医案3】"瘀血型"红斑狼疮的针药结合对治
【医案4】十多年梅尼埃病、眩晕及恶心呕吐
【医案5】二十年久病的退化性与风湿性关节炎
【医案6】从温阳利水治高血压及胸闷憋气
【医案7】视物重影、视力模糊、眼肌麻痹的疑难症
【医案8】针药结合2周快速治面瘫
【医案9】中医大脑治抑郁症2例,跟抗抑郁西药说再见
【医案10】中医大脑•^战医学难题——儿童自闭症
【医案11】儿童自闭症的中期治疗
【医案12】中年壮汉的"广泛性焦虑症"
胆腑篇
【医案13】治心悸、心慌、心律不齐与心脏放射痛
【医案14】中年男性的胸痹及心胸痛治案
……
内容摘要
洞明医理,活用经方,历来是学习中医的正路。但是,经方之理很深,众医解说纷纭,初学者不仅难以把握,反倒有误入歧途之忧,而采取方证对应是比较切实的捷径,可以快速获取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过,很多中医生对经方并不熟悉,鉴于此,就有了《AI岐黄:中医大脑医案集》这本书。本书讲述了几十个案例,都是利用人工智能对经方进行解读,抓取主证建立经方数据库,利用特殊算法与临床证候联系起来,再由计算机给出基本推荐方,医生在此基础上加减。由于计算机具有准确记忆,海量数据,迭代进步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积累越来越多,疗效也会越来越好,结合人脑擅长模糊抽象思考的优势,对中医学的未来意义巨大,虽短期内难以达到国医大师的水平,但作为临床中医师的有力工具是接近没问题的。作为中医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中医具有极大潜力,也是大力推广中医比较务实的一种方式,比现在那些照着药物说明书开中成药的医师强了太多。
主编推荐
远古岐黄智慧和当代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中医理论宗于内经,药源于本草,而经方始于伤寒,此已为业界公认。不管疾病如何变幻,细菌病毒如何进化,人类如何迁徙,经方始终有效,其旨之深,其理之奥,难以下智揣度。然经方之密虽难彻解,其用或有轨迹。临证之时,当存意忘形,不可不变,亦不可乱变,而变之要,则在“六经”和“药对”。
简言之,病虽繁,害人必循六经,故而只要分清六经阴阳进退,就可定位大致方向,所选经方即有轮廓;但经方不可照搬生套,多有加减,而加减不可随意,须在经方中求之。药如此,针亦如此。
彻言之,以伤寒全书经方参照互校,可以得出一些相对固定的搭配,往往以两三味药为主,此即经方之骨架,洞明病机之后,以此为基,加减进退,则井然有序,甚为稳妥。明此理,岂止伤寒?诸贤之方皆可为我所用。若但凭揣测,机械堆砌,则临证多无良效。综观历史,海量记忆、圆机活法、纳繁为简,对于学习中医而言,既是正路,也是难处。
斗转星移,世事难料。20世纪“计算机”问世,此为先贤所料不及,其记忆与精算能力皆非人类所及,只要数据足够多,算法足够好,其效不可忽视,且应用广大,并非止于医疗一隅。而人类擅长大势把控,短于准确记忆与运算,正好与计算机相辅相成,人机结合必将催生崭新的领域,而这就是本书之名“AI岐黄”之密。
AI者,人工智能;岐黄者,先贤智慧。古今结合,人机互融,彼此增益,虽为初生之物,他日鹏程难量。本书中介绍的“中医大脑”正是一款高度智能的中医临证软件,其数据库中包含了历代明医经方医案,采用特殊算法,提炼出核心方证对应逻辑,对人类医生有极大辅助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反复总结之后,效果也越来越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机结合的潜力绝不可忽视,但说到底,计算机也只是人类心智的延伸,用之者进,赖之者退。要想更好地运用这个利器,自身就要更强,而深悟经典,广验临床,始终是学习中医的不二法门,杏林学子,当立足岐黄,与时俱进,切不可偏执一端。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