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26.66
6.3折
¥
42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手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47708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2000513
上书时间2024-11-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1、《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非虚构作品奖、《作家》金短篇奖、郁达夫文学奖,极具地方特色的小说家,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 2、我对温州作家都“毕恭毕敬”,我见到他们,很远的就给他们鞠躬,两只手握他们的一只手。因为他们都是“王手”。——莫言 3.王手是短篇小说圣手,故事有时候幽默,有时候怪诞,有时候夸张,有时候平实,但同样具有极强的张力,发人深省,引人共鸣。
4、我羡慕余华的机智,他的不少短篇是有经典气质的。我也喜欢苏童的从容和宽广,常常为他那不动声色的进入和戛然而止的结束而着迷。我也喜欢铁凝的着力,她像拧螺丝一样一点点拧紧拧深的效果,往往能让小说更加有力。我也喜欢叶弥的随意和轻灵,但随之而来的疼痛让我们心里感到吃紧。我还喜欢金仁顺的微妙气息,她的微妙浸透在每一个片段里,使你在读它的时候不得不特别的小心专注。(王手评名家短篇)?5、我对短篇是有敬畏之心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写作的态度上,还体现在付诸的内容上,因此,我很少在短篇里瞎编故事,都是对生活的真实感悟,用真情来演绎生活,以我对生活的用心来完成对短篇的用心,用生活的纯粹来构建文本的纯粹。——王手6.装帧精致,版式设计舒朗大方,作为名家名篇作品集,有极佳的阅读体验,也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
作者简介
王手,浙江温州人。近年小说散见于《收获》《人民文学》等刊。有小说集《枪》《狮身人面》《本命年短信》《讨债记》等,长篇小说《温州小店生意经》《谁也不想朝三暮四》《一段心灵史》等。曾获《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非虚构作品奖、《作家》金短篇奖、郁达夫小说奖。
目录
平板玻璃 001
阿玛尼 033
狮身人面 055
在春天 097
汽车上 121
软肋 145
大事记 167
双莲桥 217
工厂开进了吉普车 245
惩罚 259
枪 277
周黎黎一个人 293
生逢七月十五 309
内容摘要
《软肋》汇集王手老师的十三篇中短篇小说作品:《平板玻璃》《阿玛尼》《狮身人面》《在春天》《汽车上》《软肋》《大事记》《双莲桥》《工厂开进了吉普车》《惩罚》《枪》《柯依娜一个人》《生逢七月十五》。王手的中短篇小说,从小处着手,强调了当代人的存在状况和精神状态,以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使文章充满了张力,充满了智慧和想象,在生活的微观层面寻找大的社会景象,把生活知识、情感表现和丰富的幽默感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读完后给人沉重的思考。本书的短篇小说的题材注意把握地域文化特色,写作的题材从不离开最基本的生活事实,具有通俗性以及强烈的个人性特征,从而建构了自己的幽默而感伤的人性化艺术天空。
精彩内容
关于短篇小说的自言自语
1、在温州写短篇,人们很容易会联想到林斤澜先生。林先生生前虽然长期生活工作在北京,但对我们的影响一直是正常的,一以贯之的。温州原先有个杂志叫《文学青年》,林先生就是它的顾问。那时候,林先生经常会来温州作作讲座,原先作为一个名人在外面的林先生,现在具体到在家乡讲课,他的有效性是可想而知的,也是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他的每一次回家,总是和文学有关。直到晚年,他的回家才属于乡情,属于私人性质,我们才有机会和他真正的呆在一起。我们走街串巷,喝感兴趣的酒,吃各种各样的美食,谈文学轶事,还有就是谈政治和人生。我们很少谈到具体的小说写作,尤其是短篇的写作,是因为短篇的写作更具技术性?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还是短篇写作、具体到每一篇的短篇写作都和当时的心境有关?和套路、技巧甚至语言无关?我也常常会想这样的问题:我们喜欢短篇的写作,是和林先生专事短篇的写作有关吗?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长时间的耳闻目染林先生的写作,我们润湿在林先生写作的氛围里,我们喜欢上了短篇的形式,也是必然的。
2、我们的写作会和林先生的写作一样吗?一些地方,很多的写作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相近起来的,有些是传承的关系,有些则是在走捷径,比如“山药蛋”、“荷花淀”、“吴越文化”等等,我们庆幸的是,我们在尊重的基础上没有标榜“林氏写法”,我们既自觉又自律,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我们都清醒地远离“林先生那些符号”,我们的体验以及体验后的思考是接近不一样的,我们既没有那样的严谨,以及严谨后形成的习惯,也没有那样的局限,局限到只写自己熟悉的。尤其是林先生特意强调的语言,以及他远离家乡后对“温州话原味”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热情,我们都没有办法达到。短篇的技术技巧是很难交流的,语言就更加难以交流。我也喜欢在短篇里呈现自己的语言,我觉得这是短篇写作成熟与否的标准之一。我追求自己的语言风格,也追求温州话表述中的民间习惯和民间句式,以及民间语言的神韵,尤其是对话的神韵。这就不能像林先生那样在很短的篇幅里要解决许多问题——思想的提炼、生活的提炼、语言的提炼、甚至在结构技巧上的近乎苛刻。所以,我要说的是,林先生的短篇写作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们的短篇写作也是出于自己的思考和经营。
3、关于短篇的形容和定义,许多作家都曾经说过,说法不一,都有道理,可见短篇虽然短,但它也有广阔性。苏童有一个说法很形象——“桌子上的舞蹈”,既设定了范围,但又有自由度和可观性。我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谈到短篇小说,说短篇不是去解决一个小故事。它不是枝繁叶茂的大树,也不是体态丰腴的小树,更不是单薄的小树苗,它应该是另外一个品种——盘景。我还说短篇应该像是CT,它不仅有X光那样的平面,也可以有很多的剖面,甚至可以就是核磁共振,在横剖面的同时,再切出一些竖的纹理。我还说过短篇是折子戏,它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演出,但反映和呈现的一定是戏曲中的精髓。有时候短篇还是百米短跑,从起跑到途中跑,到60米过后的持续,再到最后的冲刺撞线,每一步的都要精益求精,否则就跑乱了。那么,是不是短篇的写作非得埋下许多陷阱,非得难上加难才能体现出短篇的魅力呢?也不是。通俗地说,短篇就像是一首好的歌,词要朗朗上口,曲要谱得和谐,一定要好唱,才能够传唱下去。如果这首歌唱着别扭,涩口得唱不下去,那么,这首歌肯定是歌词上有了毛病,或旋律音阶上不够协调,反过来我们说短篇,也肯定不是一个好短篇。
4、因为喜欢短篇写作,也就会有读短篇的兴致,国外的太远,我们说不着,说的也已经很多了。国内的,其实也有写得不错的。我羡慕余华的机智,他的不少短篇是有经典气质的,可惜他现在不写短篇了。我也喜欢苏童的从容和宽广,常常为他那不动声色的进入和戛然而止的结束而着迷。我也喜欢铁凝的着力,她像拧螺丝一样一点点拧紧拧深的效果,往往能让小说更加有力。我也喜欢叶弥的随意和轻灵,但随之而来的疼痛让我们心里感到吃紧。我还喜欢金仁顺的微妙气息,她的微妙浸透在每一个片段里,使得你在读它的时候不得不特别的小心专注。我喜欢他们,还因为他们在每个阶段的短篇都那么匀称,好几年下来都没有松懈和乏力。
最近读到张楚的短篇《水仙》,不像他以往的东西,亦虚亦实,又拙又灵,写得凄美好看,像《聊斋》。《作家》2016短篇小说论坛,主持人宗仁发在开场白里提到了我的一个短篇《买匹马怎样》,小说里有买车,有现实生活,有对马的各种研究,但又有“超乎寻常”的想象。他说,我们希望短篇小说带给我们更多,而不仅仅是“貌似写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