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30.87 5.6折 ¥ 55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美)约翰·多斯·帕索斯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09785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1202189776
上书时间2024-11-09
论多斯·帕索斯的前期思想与作品(代序)
朱世达
如果我们对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重要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1896—1970)一生作一总的回顾与评价,我们会发现作家创作达到*的时期正是他全力投身于美国社会斗争,即所谓的“激进运动”时期。正如格兰维尔·希克斯所说,“没有一个美国作家像多斯·帕索斯那样直接地描写变革,伟大的社会变革,具有二十年代特色的革命的变革”①。多斯·帕索斯的主要作品《美国》三部曲(《北纬四十二度》《一九一九年》《赚大钱》)1938年结集出版之后,作家的政治方向开始转变,在美国的政治地图上来回交叉走了一遭,渐渐趋向于右翼,这在他的创作上也留下了明显的衰败印记。人们可以毫无偏见地说,在他嗣后的创作里,无论是《一个年轻人的冒险》(1939)还是《伟大的计划》(1949),他不仅在思想上走向反共,艺术上苍白无力,就是创作才力也显得枯竭。所以,在多斯·帕索斯身上,文学史学家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一个从来没有停止过流血的心理创伤,一个创作活动的分水岭。
综观多斯·帕索斯一生中思想与情感的历程,不难发现,他后期与左派运动决裂,他的反戈,绝不是偶然的。人们可以在他的前期作品中找到他思想上的一些倾向和弱点,它们*终导致他成为一个*的戈特华特共和党人。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与反差,致使美国学者汤森·勒亭顿问道:“人们怎么可能把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的鼓吹者与《美国》三部曲的作者视为一个人呢?”②由于他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上是一个极有影响的作家,由于他的政治思想和艺术道路是当时时代极富有代表意义的现象,更由于他的激进文学的经典著作《美国》三部曲被认为是美国民族的史诗之一,对他的前期思想和作品作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于了解美国二十世纪*初三十多年的文学史,和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群作家与文学评论家从左翼转向右翼的历史的与社会的背景,都是极有裨益的。
多斯·帕索斯从1912年至1916年在哈佛大学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当时的哈佛正处于继奥斯卡·王尔德1882年美国讲学之后风云而起的唯美主义运动的后期。波士顿的知识分子捡起唯美主义的旗帜,在音乐、艺术、文学中鼓吹“为艺术而艺术”。正如马尔科姆·考利说的“唯美主义者竭力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创造一个牛津的余象”①。美国文艺批评家万·魏克·布鲁克斯曾经这样描述他在哈佛(1904—1907)的岁月:学文学的学生都倾向于鄙夷他们的国家和世纪,崇拜远离当代美国的事物和人物;几乎每一个人都耽读帕塔的著作,未来的诗人和小说家心里充斥了意大利艺术。②多斯·帕索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他的创作生涯的。一年级结束时,他在1913年7月号《哈佛月刊》上发表*篇短篇小说《阿尔米》。小说描写一个英国少年(像作者自己)在开罗偶然瞥见一位姿色动人的黑眼珠少女,不久,她便消逝不见了。英国少年连夜画了一幅少女的肖像,并开始在全城寻觅她。但找到时,她已嫁给一位赶骡车的,蹲在破屋里做饭,大声吆喝她光屁股的侄子,少年完全失望了。人们从这篇小说中可以看出哈佛唯美主义对他的影响。不过他很快就腻味了前拉斐尔派诗人所赋写的过分讲究遣词造句的诗歌和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他在1915年5月号《哈佛月刊》上发表小说《唯美主义者的噩梦》,描写一个羸弱的年轻人带回一尊维纳斯像,放在大学寝室里,一次喝了酒,在梦魇中击碎了雕像,醒来之后发现破碎的维纳斯躺在地板上。这是多斯·帕索斯对唯美主义者矫揉造作的讽喻。
作家不满哈佛的环境,把它比作约束人的创造力的“钟罩”,受着外界巨大压力的压迫。
于是,在寻求新思想和新表现形式的同时,他竭力想反叛,想背离美国的物质主义,打破“斯文传统”对美国文学艺术的禁锢。他耽读英国诗人法兰西斯·汤普森的《天之猎猪》和威尔士散文家亚瑟·马琴的《多梦的山丘》,特别推崇埃兹拉·庞德的《意象主义者》,受到象征派和意象派诗人的极大影响。所以,在多斯·帕索斯的反叛中,人们可以发现一个哈佛唯美主义者反对一切本国传统的倾向——这种倾向成为他日后投入激进运动的发轫。他很明白:他如果想成功,就必须打破文学传统;所以,他不仅是新形式和新风格的追随者,而且是实践家,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
……
《一九一九年》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创作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二部,发表于1932年。
《美国》三部曲规模宏大,全景式地展现了美国20世纪前三十年的社会变迁。帕索斯使用“群像小说”的写法,集中描写了各个阶层的十二个人物,故事相对独立,各自成章,偶有交集。帕索斯还运用了较多实验性技巧,加入“新闻短片”“摄影机眼”“人物小传”,来更加立体地表现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新闻短片”由当时的报纸标题、流行歌曲、官方文件等摘录组成,点出时代背景;“摄影机眼”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作者当时的心情及活动;“人物特写”为摩根、福特、爱迪生、邓肯、威尔逊总统等风云人物立传。小说语言简洁生动,幽默、反讽和戏仿随处可见。
《一九一九年》接续《北纬十二度》,描写了处于*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欧洲社会。小说着重刻画了水手乔·威廉斯、进行罢工运动的本·康普顿、对战争感到失望的理查德、参与红十字会工作的伊夫琳、加入救济团的陶特尔等五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在帕索斯的笔下,战争成了败坏年轻人道德的污水潭。在酒、色弥漫的战争时期,这些热血青年的理想开始腐烂,生活开始堕落。在小说的结尾,“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人们欢欣鼓舞,但也有人在这时意外死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