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7.15 1.8折 ¥ 3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汤云柯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4182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2189280
上书时间2024-10-16
序言
云柯的古体诗集终要付梓了,不胜欣慰。我与云柯是二十多年的至交,相知甚深。他从小有诗才,十二岁就有:“春染千山绿,夏映万水蓝。秋点高天远,冬打大地寒。”的颇有气象的童蒙诗。及长,十六岁赴清华求学,“依依拱手谢家园,一夜飞车过大关。”时逢改革开放,乘思想解放之风,领独立思考之先,蕴家国之情怀,树任重道远的弘毅之志。期间经过政治风雨的洗礼,度过清华本硕博十年寒窗,终成博学之士。
古人云: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云柯性格豪爽,为人正直、宽厚、乐群,一生朋友遍天下,许多诗是为朋友写的。好友海宏近耳顺之年喜得千金,云柯贺道:“春来放马意如何,浮酒太白宜作歌。风雨半生喜天命,连城一璧可敌国。”将友人喜得千金的心情,描述得十分形象、生动,颇有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气韵,也充分体现了云柯视朋友乐为己乐的情怀。我们共同的挚友吴兴科去世十周年,云柯写下感人的追思诗:“谈笑音容何处寻,碧宵谁与论当今。一壶浊酒十年泪,洒向苍天换旧琴。”好个“一壶浊酒十年泪,洒向苍天换旧琴。”痛彻心扉之感呼之欲出,读来不禁令人怆然神伤。兴科泉下有知,恐也长泪难禁。
由于我们是诗词同好,平时唱和颇多,也常常讨论诗词今后的发展。我们以为,诗词创作始终应以美学为基础,不论豪放或婉约,都应以美学为依皈。写诗忌匠气,重真情实感,还要强调赋、比、兴,要诗兴飞扬,神思妙想。好诗要有诗眼,一首诗里能有一句诗出彩被人记住,这首诗就算成功。由于时代变迁,汉语的音韵平仄已有很大变化,审美主体也在变,固守平水韵的音韵格律,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诗词音韵应以现代汉语拼音的读音为主,适应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要让现代人读起来既符合格律之美,又朗朗上口,通顺流畅。
王国维先生认为:“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云柯的诗,十分大气、清雅,不拘一格,境界高古。如:“大漠横云秋气寒,潇潇暮雨落萧关。十朝分鼎震辽宋,千载遗丘悲逝川。功业已堪埋古冢,风华不舍觅胡旋。黄沙一曲王侯梦,犹自笳声绕贺兰。”大漠横秋,暮雨萧关。诗人站在西域古城遗址边,面对漫漫黄沙,幽思千载,仿佛看到当年“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铁骑军旅在大漠上的戮力厮杀,看到王侯将相酒宴上的胡旋劲舞。又似乎听到苍凉的胡笳在环绕贺兰悲鸣。然而,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所谓的十朝分鼎、称雄一方,不过早已变成遗丘古冢,千年一梦罢了。此诗是典型的边塞风格诗,豪放、古朴,既有大漠横秋、萧关暮雨的宏大、辽远、苍凉的现场感,又有跨越千年的历史厚重感,可谓诗中佳品。再如,“闲看千秋事,清风煮绿茶。诗心脱酒色,落笔一天霞。”诗人把千秋事、清风、绿茶、诗心、酒色、落笔、红霞组成一幅画,又将哲理、心情、感怀、气韵贯穿其中,一气呵成,读后令人非常惬意,有一种既感悟哲理而又快意人生的感觉。
云柯毕业后,一直在商海弄潮,他虽志存高远,每有庙堂之思,却由于厌恶官场文化而止步,“无官无禄有湖山”,做一个白衣卿相倒也自在。但他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精神,在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时迸发出来了。当时,他和几个朋友组成一个志愿者团队,冒着余震的危险,向震区进发。他们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并代表民办基金会捐建了两所小学。回来后,写下了感人至深的灾区见闻诗篇。“满目残垣哀九州,行人欲问泪先流。山崩黄土遮白日,地裂灰墟照蜀钩。忍看双亲哭幼子,怒寻官舍比学楼。爱心四海勤国难,冷暖人间几度秋。”“只见砖瓦不见村,不悲不喜不言人。”“满城泪水消毒水,昔日学堂改做坟。”“千疮楼宇寂无声,十米泥沙半座城。”这些记述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实诗句,读后既令人震撼又令人难忘。这些诗句反映了云柯发自内心的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同时,又无情鞭挞了那些无耻的腐败现象,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
当然,从纯美学的角度讲,我还是更喜欢云柯的状景抒情诗:“临风椰树望无边,碧海平沙已等闲。一尺素心何处寄,山中岁月海中天。”“小上茗楼览右江,烽烟人物两茫茫。茶娘如画夜如水,岁月沉浮一品香。”“碧浪白沙千尺画,红霞飞鸟一天诗。”“旷古离愁无寄处,红黄诗句写秋风。”诗句出神入化,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是诗又是画,颇得古人三昧,令人击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重视形而上的人越来越多,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底蕴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对古典文化越来越喜爱,国民对国故越来越关注,学习、爱好古诗词的人越来越多,重视自身修养的人越来越多。近在谈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时候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历代中国知识分子学习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就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实现修齐治平,完成内圣而外王的终极理想,这一理想或许终将成为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从某种意义上说,云柯应是我们这个时代实践内圣而外王理想的先行者、佼佼者。希望云柯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大家,奉献给社会。也希望更多比肩云柯的古典诗词爱好者涌现,我们期待一个诗词百花齐放的时代出现,一个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蔚为大观的社会风气出现,若此,中华诗词之幸,中华文化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陈海云
甲午秋写于北京
云柯的古体诗,读之犹闻嘉峪关外风啸山吼、战马嘶鸣之声,既有壮美恢弘之阳光之气,亦有琵琶哀怨之阴柔之美。自古英雄多寂寞,千秋留待后人说。英雄虽然成为遥远的绝响,但依然会响彻千年之后的美丽星空。
——吕俊义: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内蒙古大学法律硕士
开始读云柯的诗,我曾疑惑,一个工科男怎么会如此敏感多情?读了他的写诗履历后,才知道他还是少儿时已开笔,十六岁负笈清华园一路走来,更是诗心烂漫,诗路大开,并且多年笔耕不辍!这样看来,他写出这么多打动人心的诗句并不奇怪!他的许多诗都写到了我的心里。
——宋湛:《威海晚报》执行副总编辑
天人合一的思想,儒释道的哲理频频出现在云柯的诗作中,表现出作者传统文化的造诣已经达到相当的层次,很多哲思慧语能感觉到不是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得来的,而是从证悟而来,似乎得来全不费功夫,因此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染力。
——王世红:北京高等秘书学院董事长兼院长
汤兄学养深厚,用典常有新意,对历史事件和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得心应手,更兼有侠骨柔肠,所作诗词方能有时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时而纵意所如、触手成春的艺术魅力。——卫海波:北京盛天行健艺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
历代中国知识分子学习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实现修齐治平,完成内圣而外王的终极理想,这一理想或许终将成为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从某种意义上说,云柯应是我们这个时代实践内圣而外王理想的先行者、佼佼者。希望云柯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大家,奉献给社会。也希望更多比肩云柯的古典诗词爱好者涌现,我们期待一个诗词百花齐放的时代出现,一个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蔚为大观的社会风气出现。
——陈海云:文化与历史研究学者,诗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