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简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31.32 5.4折 58 全新

库存13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炳松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40481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4349486

上书时间2024-10-09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本书上册本已出版多年。兹因课程标准既已订定颁行,故将上册根本依照标准重新改编,并将下册完成,合印出版,以副一般爱读本书者多年督促成书的雅意。不过著者仍想在此地略略表示他个人对于编辑历史课本和本书材料分配上几个愚见。
编辑历史的课本实在是一项不很容易的工作。首先因为就编辑课本的眼光看来,历史的材料实在太多,历史的范围亦实在太广。材料既多当然不能不加以选择,范围既广当然不能不加以限制。倘使我们没有相当的标准,那么当我们选择材料和限制范围时,就要受个人成见的支配;或者偏重政治,或者偏重经济,或者偏重民族精神,或者偏重大同主义,因此就要发生偏而不全的毛病,违反现代科学上客观的标准。这是编辑历史课本的一个困难问题。
其次就是课本内容的详略问题。现在往往以为所谓“详”就是无所不包,所谓“略”就是撮其大要。于是求详的人竭力做堆砌的功夫,求略的人竭力做通概的工作。堆砌的结果往往流于琐碎,通概的结果往往流于空疏。使得读者或感到兴味索然,或觉得模糊影响。这是编辑历史课本的第二个困难问题。
著者的愚见以为我们当选择材料和限制范围时,要想避免个人的成见,只有绝对应用科学标准的一法。现在史学上比较符合科学的新标准就是“综合的研究”(Synthetic Study)。所谓综合的研究就是说:我们要研究人类文化的演进,我们不应该单单研究人类政治的、经济的、学术的、教育的或者宗教的发展;我们要同时研究人类政治的、经济的、学术的、教育的和宗教的等活动的交互错综的情形。因为人类的文化是政治、经济、学术、教育、宗教等活动的总和;我们倘使单单研究这种种活动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对于人类的文化决不能窥见它的全貌。所以我们课本中所取的材料和所含的范围就应该以综合研究四个字来做标准,目的在于说明人类全部文化的演进。换句话说,就是凡是足以证实人类全部文化演进的事迹都是历史课本范围中的材料。
之后,著者以为课本的适当与否决不单单是内容详略的问题。理想的课本一定要能够简明而且切实,所谓简明就是略而能够不流于空疏,所谓切实就是详而能够不流于堆砌。简单地说,就是一面要“言皆有物”,一面要“纲举目张”,以文化的演进为经,以过去的事象为纬,这才是折中至当的办法。著者很想用这种见解去解决前面所提出的两个困难问题; 这一册小书就是著者在实际工作上一种冒昧的尝试。
此外我们对于中外史的划分还有一个特殊的界限问题。著者的愚见以为我们要划分中外史的界限亦应该以文化的演进为标准。详细地说,就是凡是纯属本国文化演进过程中的事迹当然除偶然用来作比较外可以绝对不提,凡是纯属外国文化演进过程中的事迹当然是本书正当的资料,这是很明显的了。至于和全世界人类文化有一般关系的事迹,著者的愚见,以为我们应该不分中外,把它们一律划入本书的范围。本书所以述及中国的石器时代、法显和玄奘辈的西游、中国蚕桑、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西传,以及郑和下西洋的种种事迹,理由就是在此。
著者愚见以为除上述三个问题外,似乎还有一个立场问题,值得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以常理论,本无提出的必要,但是我们试看寻常所谓外国史或世界史,多半是欧洲中心扩大起来的西洋史。欧洲固然是现代世界文化的重心,值得我们格外地注意。但是我们中国人既系亚洲民族的一分子,而亚洲其他各民族在上古和中古时代对于世界的文化又确有很大的贡献,似乎不应因为他们久已衰亡,就可附和欧洲史家的偏见,一概置之不理。因此著者很想在本书中用一种新的立场,把亚洲匈奴人、安息人、月氏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向来受人轻视的民族,根据他们在世界文化史上活动和贡献的程度,给以相当的位置,而加以叙述。这就是著者所以提出立场问题的理由,而本书亦就是用这样一个立场编成的又一种冒昧的尝试。著者于此还有一点附带的感想要表示出来,这就是关于这部分
亚洲民族的史迹,竟不能不取材于英国学者所编的《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Edward Gibb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Rome),劳林生的《古代东方五大帝国史》(George Rawlinson:The Five Great Monarchies of the Ancient Eastern World)和派克的《一千年间鞑靼史》(Parker:A Thousand Years of Tartars);而本书所有对于这许多民族在文化贡献上估价的话,又十之八九采取前三书著者的意见。这是我们亚洲人的“数典忘祖”呢,还是“礼失而求诸野”?著者所以附提此点,无非表明我们研究历史的前途,单就亚洲部分而论,还是非常辽远,值得我们急起去直追。
本书的编述当然以“详近略远”为主旨。所以就分量分配说:先史部分的篇幅只占一编,上古和中古各占四编,而近世和现代的三百年间竟占六编。同时近一百年间的世界史则又占六编中的四编,而二十世纪以来的三四十年则又占四编中的二编。这是就世界史时代的远近而分配本书详略的大概。此外对于欧洲和其他各洲史事的分配,则以世界一般文化的演进情形为详略的标准。因为对于上古文化的起源和中古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亚洲各民族所占地位的重要并不亚于欧洲,所以本书对于上古以来到十五世纪时的亚洲民族活动史,加以较详的叙述,无论他们的内治和外交,都较寻常西洋人所谓世界史为详。自从十六世纪以后,上古以来亚洲民族向西移动的潮流,因有地理上的发现,一变而为欧洲民族四出活动渐成独霸的局面,而亚洲各文明民族,反一变而为受人压迫,或文化落后的国家。因此本书对于十六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不能不为篇幅关系,减去亚洲各国内部的情形,而加详欧洲各国侵略此种民族和此种民族抵抗此种侵略的经过。因为如果照样地平铺直叙下去,不但读者的兴趣将要减低,就是对于前面所标以世界人类文化演进为选材标准的宗旨亦将要不合了。总之,上古和中古的文化重心既多在亚洲,故不能不并详亚洲;十六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重心既大部在欧洲,故不能不特详欧洲。这是就世界人类文化演进的方向不同,而分配本书对于亚欧两洲史迹详略的又一个大概。著者愚见如此,但仍不敢云当;而且本书的内容能否合乎这个理想,亦还是有待于读者的指正。
至于本书所有材料的来历,原来都应该详细地标明,但是著者自己以为这本书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读物,不是专篇的著作,所以就把这一部分工作省去不做。不过我们编辑史书当然不能凭虚凿空的,所以著者在此特地把本书的蓝本举出重要的几种,以便读者的复核或参考。关于先史时代的部分以韦尔斯的《世界史纲》(H.G. Wells:Outline of History)为主要的材料。关于欧洲的部分以布累斯德的《上古史》(J.H. Breasted:AncientTimes)、著者自己所编的《中古欧洲史》和《近世欧洲史》三书为主要的材料。关于印度的部分为斯密斯的《牛津大学印度史》(V.A. Smith:The Oxford History of India)为主要的材料。关于朝鲜和日本的部分以木宫泰彦的《日支交通史》为主要的材料。关于月氏和突厥的部分以《大英百科全书》和《罗马帝国衰亡史》为主要的材料。关于南洋群岛的部分以伊利奥特的《印度教和佛教》第三卷(Sir Charles Eliot:Hinduism and Buddhism)为主要的材料。关于安息和波斯部分以劳林生的《东方五大帝国史》(后来加安息和波斯而为七)为主要的材料。关于蒙古人的部分以霍渥尔特的《蒙古史》(Sir Henry H. Howorth:The History of the Mongols) 为主要的材料。关于回教徒的部分以福礼门的《萨拉森人的历史和武功》(E.A. Freeman:History and Conquests of the Saracens)为主要的材料。关于土耳其的部分以柳克述的《新土耳其》为主要的材料。此外如中国的石器时代一段材料则根据翁文灏的《近十年来中国史前时代之新发现》一文(《科学》,第十一卷,第六期),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一段材料则根据向达的《纸自中国传入欧洲考略》一文(《科学》,第十一卷,第六期)。著者从上述几位学者方面得到益处很多,所以对于他们都应该表示谢意。著者并觉得有一部分材料,尤其关于安息、波斯、朝鲜、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岛诸国文化发展的情形,在汉文的著作中恐怕从来未曾有过;所以他对于《东方五大帝国史》的著者劳林生、《印度教和佛教》的著者伊利奥特和《日支交通史》的著者木宫泰彦三人特别表示敬意。著者深信我们要增进历史教学的效率,插图丰富亦是一个条件;所以他对于本书的插图非常注意。不过他同时亦深知搜集适当的插图实在是一件困难的工作,所以他很盼望读者能够加以原谅。
著者对于本书中各种名词的汉译问题亦曾经给以充分的考虑,不敢苟且下笔。书中关于普通术语的部分如美术、建筑、科学、文学、宗教等等名词大概都以程瀛章等所编的《百科名汇》为标准。至于专名的部分, 除汉译中没有适当的标准由著者自由汉译的以外,其余尽量采用吾国原有的而且合理的译名,例如 Franciscans 译为芳济派、Dominicans 译为多明我派,骤然看去好像有点离奇,其实都是我国天主教徒中久已通行的旧译。其实都是依据我国清代回教学者刘智所著的《天方典礼释要解》这部书。著者深恐读者或起误会,所以特别提出一部分的实例来琐琐地声明。
著者所以能够把这本书编成出版,这完全是因为他受了王云五和李伯嘉两位老友的鼓励和帮助。倘使没有他们的鼓励,著者的胆气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大。至于书中插图多承友人苏继庼君代为搜罗,增加本书的精彩不少。著者特在此附表谢意。
何炳松
一九三三年五一节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世界简史》(精装版)上卷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从世界文化起源至欧洲兴起之间的历史,穿插亚洲文化发展的概况,讲述亚洲文化的发展在远古、中古时期对欧洲发展的影响。下卷讲述从世界列强的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系统阐述了欧洲列强在近代世界史中的主导作用。
《世界简史》(精装版)在参考西方史学研究的基础上,穿插讲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在世界文化史中的贡献以及对欧洲国家发展的影响,此举意在说明:欧洲文明的进步与亚洲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欧洲文明在世界史中的主导作用仅在近代欧洲实行世界殖民之后。正是亚欧文明主导作用的交替才形成了不断发展的世界。
这种观念打破了当时盛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旧史观,形成了欧亚互动构成世界的新史观。



作者简介

何炳松(1890—1946年),字柏丞,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学家和□□教育家,景星学社社员。擅西洋史研究。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其中不少被用作大学教材。他的著述融会古今,学贯中西,曾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先驱”。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研究法》《□□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等。



目录
本书上卷以亚洲为起点, 叙述从世界文化的起源至欧洲的兴起的历史事实, 中间还穿插了东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欧洲的影响。下卷从世界列强的形成和殖民事业的发展讲起, 系统阐述了欧洲列强如何主导近代世界史的进程。全书倡导中国文化本位, 在参考西方史学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在世界文化史中的活动和贡献程度, 在适合的位置上进行叙述, 意在借《世界简史》说明: 亚洲文化曾大大促进了欧洲的进步, 欧洲之盛与亚洲之衰, 仅在近代欧洲进行世界殖民之后, 亚洲民族应该正确看待历史。这种新的史学观打破了一直以来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史观, 把由欧洲中心扩大起来的世界史改成以欧亚互动构成的世界史, 调整了新的史学视域。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先史时代的人类

第一节 地球和生物的起源

【太空和地球】太空的大部分,洞然无物。我们人类所居的地球不过太空中一颗很小的行星。太空中有许多发光和热的体积,叫作恒星。恒星中有一个太阳,距离地球约九千三百万里,比地球大一百二十五万倍。此外还有和地球同质的大行星和小行星,以及蒸气如尘的彗星。除此以外,这无穷的太空是一个寒冷无生物的空间。地球在太空中是一个旋转不息的小圆球,直径约八千里。它的表面不很平,突起的我们叫作山岳,低凹有水的叫作海洋。表面上罩有一层厚约二十里的空气,近地面的空气较密,愈高愈稀,我们坐气球升到七里以上,怕就不能生活了。

【地球的起源】照现代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推测,以为在无量数的年代以前,太阳是一种旋转很速的焰质,体积较现在为大。当它旋转时落出许多零星的碎片,就成为许多行星。变成地球的小片还没有凝结的时候,又因旋转很快的缘故,裂成两片,大的成为地球,小的成为月球。所以最初的地球是一团没有生物的焰质,热度很高,旋转亦很快。后来又经过无量数的年代,热度渐低,旋转的速度亦渐减,于是逐渐凝结成为一个硬壳的地球。

【地面岩石的形成】当地球最初成形的时候,空气非常浓厚,黑云蔽日,狂风怒号,情形很是可怕。地球的表面纯是一层坚硬的石壳,由炎热的流质凝结而成,这就是最古的岩石,普通叫作原生片麻岩。当时地球本身还是很热,恐怕和现在镕铁炉的内部差不多。空气的上部全是阴云,常常落下热雨但是没有落到地面就仍旧蒸化了。再经过许多年代以后,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凝聚,变成热水流在地面上,聚成最初的湖海。同时狂风暴雨时时冲击地面的岩石,使它碎做泥沙,由河流带入海中层层积起而成为黏板岩和砂岩等最古的水成石。这种岩层积成以后,再由河流夹带沉淀积成新层,愈积愈厚。后来因火山爆裂和潮水涨落的缘故,各种岩层或起褶曲,或者破裂,一部分再熔再结,再因受压迫而改变原形,终成为现在地面上各种山岭江河湖海等复杂的形状。

【世界史最初的几页——石史】现代地质学家所研究的就是这种岩层成立的先后,和岩层中所含化石的性质。所谓化石,就是生物留在岩层中的遗迹。我们要研究地球上生物的起源和演化,不能不以岩层中所保留的生物遗迹做根据。这一部分古代的生物史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石史。

【石史上的六大时代】照地质学家研究的结果,一部石史可以分为六个大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是很长久,至少都在几百万年或几千万年以上。最古的一个时代叫作太古代(Archaeozoic Era)。那时太阳极热,而且因为地球旋转很快的缘故,所以日夜都是很短。海上潮汐极高,暴风地震,终日不绝,真是一个恐怖黑暗的世界。这是一个绝无生物的时代。第二个时代叫作元古代(Proterozoic Era)。这时候在海岸上潮水涨落的地方第一次有生物的出现。形状非常简单,大概为藻类和沙虫等极下等的生物。它们完全生活于水中。第三个时代叫作古生代(Palacozoic Era)。当时的世界是一个低湿森林的世界,没有花,没有鸟类,亦没有陆上的大动物。最高等的动物就是跳跃的两栖类和原始爬虫类。这个时代可以叫作生物由水中生活进到陆上生活的一个过渡的时代。第四个时代叫作中生代(MesozoicEra)。当时动植物在陆上生活的技能都大有进步。植物中有苏铁类和羊齿类,布满于低的陆地中。各种爬虫类的动物繁殖很快,而且大概都变成完全陆栖的动物。这是一个低原植物茂盛和爬虫类雄霸地面的时代。第五个时代叫作近生代(Cenozoic Era)。当时地球上的气候起了变化,由终年温和变为冬季极冷夏季极热。前一代的爬虫类因此骤然灭亡,这是古生物史上一个大革命。现代地球上的风景大概在这个时代中形成。陆地上渐有茂盛的森林和大片的草原。这时代的动物渐具有毛和羽,能够抵抗气候的变化,因此居栖的区域较前代扩充了不少。哺乳类的动物亦就在这时代出现,而动物的脑亦逐渐发达了。

……



主编推荐

(1)打破盛行的欧洲中心主义旧史学,强调欧亚互动构成世界的新史学,调整了新的史学视域,给中国学者书写□□作品树立了标杆,提供了范本。

(2)上卷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世界起源与欧洲兴起的原因,下卷书写欧美列强的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跨度宏大,脉络清晰,篇章布□接近完美。

(3)内附世界□□图谱,一张图让你秒懂世界□□发展脉络。

(4)锁线精装,封面特种纸,内文高档纯质纸,高颜值精致装帧。摊开阅读,不掉页。




精彩内容

本书上卷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从世界文化的起源至欧洲的兴起的历史事实,中间还穿插了东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欧洲的影响。下卷从世界列强的形成和殖民事业的发展讲起,系统阐述了欧洲列强如何主导近代世界史的进程。全书倡导中国文化本位,在参考西方史学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在世界文化史中的活动和贡献程度,在适合的位置上进行叙述,意在借《世界简史》说明:亚洲文化曾大大促进了欧洲的进步,欧洲之盛与亚洲之衰,仅在近代欧洲进行世界殖民之后,亚洲民族应该正确看待历史。这种新的史学观打破了一直以来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史观,把由欧洲中心扩大起来的世界史改成以欧亚互动构成的世界史,调整了新的史学视域。



媒体评论

卢绍稷

关于新史学派学者,西洋可以美国鲁滨生(Robinson)为代表,中国可以何炳松先生为代表。

                  

吕 强

何炳松在我国的□□文献学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我国近现代的□□文献学发展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世界简史(精装版)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新史学由发凡起例过渡到发展壮大的转折时期,他丰富而系统的史学思想及翻译、撰写的大量史学论著在当时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他以对近代西方“新史学”流派的介绍和研究而独步史坛,为建设和发展中国近代新史学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同梁启超并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先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