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信性工程应用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可信性工程应用与实践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71.26 4.8折 148 全新

库存17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托马斯·范·哈德维尔,大卫·江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08885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228448

上书时间2024-08-10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章可信性概述1

1.1什么是可信性1

1.1.1可信性定义1

1.1.2可信性应用3

1.1.3工业界对可信性的看法4

1.1.4可信性的重要性6

1.1.5可信性的历史7

1.1.6可信性的发展9

1.2可信性概念11

1.2.1可信性原理和实践11

1.2.2可信性概念实现13

1.2.3可信性知识库13

1.3实现可信性的系统方法14

1.3.1系统的定义14

1.3.2可信性的生命周期方法16

1.3.3方法和过程应用16

1.3.4硬件方面18

1.3.5软件方面18

1.3.6人的方面19

1.4商业视角的可信性管理19

1.4.1业务生命周期和市场相关性19

1.4.2可信性管理的目的20

1.4.3市场需求的变化21

1.4.4演进系统的可信性标准化22

1.4.5环境可持续性23

1.4.6可信性与资产管理23

参考文献24

第2章可信性生命周期方法26

2.1生命周期方法概述26

2.1.1为什么使用生命周期方法26

2.1.2系统生命周期模型27

2.2在商业环境中的可信性应用30

2.2.1对商业环境的影响30

2.2.2可信性关注管理支持31

2.2.3可信性应用关注技术解决方案31

2.3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方法36

2.3.1管理可信性项目框架36

2.3.2确定可信性项目目标和任务要求37

2.4剪裁过程38

2.4.1剪裁可信性项目38

2.4.2特定项目应用的剪裁39

2.5项目风险管理40

2.5.1可信性应用的风险管理40

2.5.2风险管理过程40

2.5.3可信性风险问题的范围41

2.5.4可信性风险问题和解决案例42

2.6评审过程45

参考文献46

第3章可信性要求规范47

3.1启动可信性项目47

3.1.1从技术系统的何处入手47

3.1.2理解系统48

3.1.3定义系统目标50

3.1.4识别系统的性能与功能52

3.2将可信性纳入系统54

3.2.1需求定义54

3.2.2需求分析55

3.2.3建立运行场景57

3.2.4确定可信性要求58

3.3制定可信性规范的框架60

3.3.1可信性规范的基本依据60

3.3.2可信性特性的评价62

3.3.3规定系统可信性的过程64

参考文献65

第4章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可信性工程67

4.1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可信性工程67

4.1.1概述67

4.1.2架构设计68

4.1.3功能的设计和评价69

4.1.4系统设计文档75

4.1.5系统设计和子系统开发75

4.2可信性工程设计问题76

4.2.1安全性设计76

4.2.2以可信性为中心的设计80

4.2.3结构设计83

4.2.4生命周期费用86

4.3系统实现和实施的可信性工程87

4.3.1系统实现87

4.3.2产品验证88

4.3.3系统集成89

4.3.4系统安装/迁移89

4.3.5系统确认/验收90

4.4可信性工程清单91

参考文献91

第5章软件可信性95

5.1软件可信性的挑战95

5.1.1软件可信性启示95

5.1.2理解软件和软件系统96

5.2软件可信性工程97

5.2.1系统生命周期框架97

5.2.2软件可信性项目管理97

5.2.3软件生命周期活动98

5.2.4软件可信性特性99

5.2.5软件设计环境100

5.2.6软件需求和影响因素100

5.2.7软件故障分类101

5.3软件可信性策略102

5.3.1软件故障避免102

5.3.2软件故障控制102

5.4软件可信性应用103

5.4.1实现可信性的软件开发实践103

5.4.2软件可信性量度和数据收集104

5.4.3软件可信性评估105

5.4.4软件测试和量度107

5.5软件可信性改进110

5.5.1软件可信性改进方法110

5.5.2软件复杂性简化111

5.5.3软件容错111

5.5.4软件的互操作性112

5.5.5软件重用112

5.5.6软件可靠性增长113

5.5.7软件维护和改进114

5.5.8技术支持和用户培训115

参考文献115

第6章可信性信息管理117

6.1理解可信性信息117

6.2可信性信息管理框架118

6.3建立可信性信息系统119

6.3.1可信性信息系统要求119

6.3.2FRACAS121

6.3.3维修和后勤保障系统122

6.3.4故障管理系统123

6.3.5可信性评估信息124

6.3.6信息留存、检索和传播126

6.3.7知识开发127

6.4经验教训128

6.4.1从经验中学习128

6.4.2网络可信性案例研究128

6.4.3超越数字看问题130

6.4.4适应变化及变化的环境131

6.4.5利用绿色技术133

参考文献135

第7章运行期间可信性保持137

7.1概述137

7.2运行的考虑137

7.3运行框架138

7.3.1可信性的系统运行目标138

7.3.2系统运行过程概述138

7.3.3运行过程的实现140

7.3.4维持可信性的过程方法140

7.4运行期间的可信性量度143

7.4.1可信性量度概述143

7.4.2组织或终端用户的量度144

7.4.3平均失效率量度145

7.4.4统计的失效率量度146

7.4.5可用度和可靠度147

7.4.6可靠性分析技术148

7.5可信性数据源148

7.5.1数据采集148

7.5.2国际标准信息149

7.5.3OREDA150

7.5.4燃气轮机151

7.5.5基础设施158

7.5.6电信和互联网158

7.6运行期间分析可信性示例159

参考文献159

第8章维修性、保障性和维修工程162

8.1概述162

8.2维修性163

8.2.1什么是维修性163

8.2.2设计期间的维修性164

8.2.3如何量度维修性165

8.3保障性167

8.3.1什么是保障性167

8.3.2设计期间的保障性168

8.3.3运行期间的维修保障169

8.4维修工程169

8.4.1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169

8.4.2维修优化171

8.4.3设施和设备的改进和更新172

8.4.4备件供应174

8.4.5视情维修176

8.4.6管道的风险评估181

8.5维修性与可靠性、可用性相结合185

参考文献187

第9章可信性保证190

9.1建立可信性保证框架190

9.1.1理解商业和技术方面的保证190

9.1.2系统性能可信性保证框架190

9.1.3系统性能保证的协同191

9.2保证策略的演进194

9.2.1从历史经验中学习194

9.2.2可信性保证措施197

9.3系统可信性保证的生命周期方法198

9.4从商务角度看可信性保证200

9.4.1声明系统可信性的保证200

9.4.2维持系统可信性的保证200

9.5保证案例201

9.5.1什么是保证案例201

9.5.2保证案例研究202

9.6软件保证203

9.6.1软件保证概述203

9.6.2技术对软件保证的影响203

9.6.3软件保证的挑战204

9.6.4网络安全的影响205

9.6.5软件保证最佳实践208

参考文献208

0章可信性价值211

10.1可信性的价值211

10.2价值创造的概念211

10.3价值链的过程213

10.4可信性价值框架215

10.4.1框架概述215

10.4.2价值的场景216

10.4.3创造价值的过程217

10.5可信性价值实现221

10.6价值实现保证223

10.7价值基础设施224

10.7.1可信性价值的表达224

10.7.2通用价值的基础设施225

10.7.3资产管理226

10.7.4管道示例226

参考文献228

附录A术语表229

A.1概述229

A.1.1术语和定义229

A.1.2概念图229

A.2系统和可信性相关术语的概念图230

A.3可靠性相关术语的概念图231

A.4维修相关术语的概念图231

A.5术语和定义231

附录B可信性应用的系统生命周期过程238

B.1概述238

B.2系统概念/定义阶段的过程239

B.2.1概念/定义的数据要求239

B.2.2概念/定义关键过程活动的描述240

B.3系统设计/开发阶段的过程240

B.3.1设计/开发的数据要求240

B.3.2设计/开发关键过程活动的描述241

B.4系统实现/实施阶段的过程243

B.4.1实现/实施的数据要求243

B.4.2实现/实施关键过程活动的描述243

B.5系统运行/维修阶段的过程245

B.5.1运行/维修的数据要求245

B.5.2运行/维修关键过程活动的描述245

B.6系统改进阶段的过程246

B.6.1改进的数据要求246

B.6.2改进关键过程活动的描述246

B.7系统退役阶段的过程247

B.7.1退役的数据要求247

B.7.2退役关键过程活动的描述247

附录C系统可信性规范示例249

C.1概述249

C.2识别系统249

C.3描述系统目标250

C.4识别满足系统目标所需的功能250

C.5描述功能250

C.6识别影响功能的条件251

C.7实现所需功能的技术方法的评价253

C.8描述系统运行中涉及的硬件、软件要素和人机交互253

C.9确定运行场景254

C.10描述满足系统目标的系统架构255

C.11明确可信性要求256

C.12系统可信性规范说明文档258

附录D可信性工程清单260

D.1系统生命周期项目的应用清单260

D.2技术设计的应用清单263

D.3系统中使用外包产品的应用清单266

附录ELNG运输船BOG再液化系统可靠性改进267

E.1研究目标267

E.2系统描述268

E.3可靠性和可用性预计268

E.4可靠性和维修性数据269

E.5利用可靠性框图进行分析269

E.5.1无冗余时的结果269

E.5.2有冗余时的结果271

参考文献273

附录F压气机站的可用性274

F.1概述274

F.2二项分布分析275

F.3蒙特卡罗仿真277

F.4计划维修279

F.5经济分析280

参考文献281

附录G燃气轮机的维修性282

G.1概述282

G.2维修性的设计283

G.3服务性和可达性285

G.4监测286

参考文献287

附录H蒸汽轮机示例288

H.1概述288

H.2帕累托分析288

H.3威布尔分析289

H.4备件分析291

H.5维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292

参考文献292

索引293

内容摘要
防护涂层的环境适应性可对电子装备可靠服役和寿命保证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复杂、恶劣气候环境地区服役的电子装备。本书以有效评价防护涂层环境适应性水平为目标,以环境试验合理设计为着力点,从防护涂层体系配套要求、防护涂层典型环境失效模式、环境条件分析、自然环境试验技术、实验室环境试验技术、性能参数检测及结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给出了电子装备防护涂层环境试验技术相关案例。本书可供从事电子装备(产品)腐蚀防护设计、防护涂层检验、涂料研发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