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尾矿库污染的生态效应与修复技术
  • 稀土尾矿库污染的生态效应与修复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稀土尾矿库污染的生态效应与修复技术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50.33 5.1折 98 全新

库存30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司万童//刘菊梅//谢志刚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01427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228470

上书时间2024-08-10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尾矿库是用来堆存矿山矿石冶选后排出的尾矿和废水废渣的场所,聚集了大量成分复杂的有毒有害物质。全国共有各类尾矿库1万多座,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来源之一。由于我国早期尾矿库的建设标准、维护和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大量的尾矿库带病运行,污染物泄漏问题严重,长期以来持续威胁着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因此,亟待开展尾矿库污染的生态效应研究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矿山环境治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然而由于历史开采面积基数大,修复成本高,导致诸多采矿迹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本书从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现状入手,通过稀土尾矿库区环境污染程度分析,对尾矿库污染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系统评价。基于生态毒性效应分析,研究了稀土尾矿库区地下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技术与方法,提出了尾矿库区污染物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案和建议。
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入手,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现状。第2章基于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库区环境污染对水土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对稀土尾矿库区环境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第3章主要以土著两栖类和当地农作物为试验对象,阐明了尾矿库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对尾矿库环境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第4章为本书重点,以鱼类、两栖类、啮齿类和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尾矿库区环境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结合宏观生态毒理学理论与微观毒性作用机制,从群落结构、个体发育、组织器官和细胞损伤,到基因表达层面,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尾矿库典型有毒有害物质对生命系统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理。第5章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稀土元素分馏作用,对尾矿库渗漏水中污染物质的扩散羽及其迁移规律进行了示踪与溯源,提出了稀土尾矿库区水污染修复技术方案和建议。同时,全书贯穿介绍了污染生态学和生态毒理学常规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学习参考资料。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14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9jcyj-msxmX0808、cstc2020jcyj-msxmX1011、cstc2019jcyj-msxmX0751)、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KJQN202001320、KJQN202001326、KJQN201901322)、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重庆市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和生态功能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综合评价项目的联合资助。
本书第1章由谢志刚(重庆文理学院)、郑财贵(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林勇刚(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樊汶樵(重庆文理学院)、彭琴(四川大学)完成;第2章由刘菊梅(重庆文理学院,博士后在站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第3章由刘菊梅、贺小英(内蒙古科技大学)、李彦林(重庆文理学院)、胡靖(重庆文理学院)完成;第4章由司万童(重庆文理学院,博士后在站单位: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完成;第5章由司万童、刘菊梅、陈泉洲(重庆文理学院)、朱江(重庆文理学院)、杨俊(重庆文理学院)完成。全书由刘菊梅统稿。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尽管著者力求做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著者
2021年9月



 
 
 
 

商品简介

本书系统分析了我国稀土尾矿库区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与修复技术研究成果。全书共分5章,从稀土尾矿库环境污染问题出发,详细介绍了矿区环境污染的监测、生态安全评价、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生态毒性效应与作用机理、生物监测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同时,本书将目前污染生态学和生态毒理学常规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贯穿全文,涉及的研究方法均为国际上广大学者所认可的,或是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推荐的技术方法。
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生物学、污染生态学、生态毒理学和生态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所相关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司万童,甘肃省通渭县人,博士,重庆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重庆市生态环境应急专家,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骨干。主要开展矿区土壤和水环境污染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并致力于采矿迹地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10余项,参与出版专著、教材4部。从教十余年,主要承担生物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

目录
第1章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现状
  1.1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1.1.1  金属非金属矿开发和消费现状
    1.1.2  我国稀土矿开发和消费现状
  1.2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现状
    1.2.1  地表扰动
    1.2.2  水源扰动
    1.2.3  土壤侵蚀和污染
    1.2.4  空气扰动
    1.2.5  地质灾害
  1.3  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污染现状
    1.3.1  重金属污染
    1.3.2  酸性废水污染
    1.3.3  固体废弃物污染
  1.4  我国矿区土地退化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1.4.1  矿区的概念界定
    1.4.2  土地退化的概念与类型
    1.4.3  矿区土地退化的内涵
    1.4.4  矿区土地退化类型与驱动因素
    1.4.5  调查指标推荐
    1.4.6  调查方法推荐
    1.4.7  矿区土地退化研究展望
  1.5  尾矿库区生态环境问题
    1.5.1  尾矿库区环境问题研究概况
    1.5.2  稀土尾矿库区生态环境问题
    1.5.3  尾矿库区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
    1.5.4  尾矿库区生态环境修复研究
第2章  稀土尾矿库区环境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评价
  2.1  内蒙古稀土尾矿库区生态环境现状
    2.1.1  水文地质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类型
    2.1.4  植被类型
    2.1.5  环境污染现状
  2.2  稀土尾矿库周边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2.2.1  监测井设置与污染程度评价方法
    2.2.2  污染物含量分析与污染程度评价
  2.3  尾矿库渗漏对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2.3.1  土壤样品处理与污染评价方法
    2.3.2  尾矿库下游至黄河区域土壤污染情况
    2.3.3  尾矿库周边和黄河岸边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
    2.3.4  尾矿库周边和黄河岸边不同深度土壤重金属污染
  2.4  尾矿库污染对周边土壤肥力的影响
    2.4.1  土壤肥力研究现状
    2.4.2  土壤肥力分析方法
    2.4.3  尾矿库污染对周边土壤肥力的影响分析
  2.5  尾矿库渗漏对周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5.1  样点设定与土壤样品采集
    2.5.2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2.5.3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6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肥力及土壤酶的影响
第3章  尾矿库周边环境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1  环境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3.1.1  危害识别和暴露评价
    3.1.2  有毒物质的暴露量计算
    3.1.3  有毒物质的人体健康评价方法
  3.2  稀土尾矿库区周边地下水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3  稀土尾矿库区水生生物食用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3.1  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作用研究
    3.3.2  稀土尾矿库区污染物生物富集与健康风险评价
    3.3.3  栖息地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
    3.3.4  栖息地底泥重金属分析
    3.3.5  重金属在花背蟾蜍食物链上的富集
    3.3.6  食用受污染水生动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4  稀土尾矿库区周边农田污染的人体健康评价
    3.4.1  粮食和蔬菜作物选择
    3.4.2  小麦食用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
    3.4.3  玉米食用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
    3.4.4  蔬菜作物食用的人体健康风险
第4章  尾矿库区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
  4.1  生态毒理学研究基本原理
  4.2  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
    4.2.1  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内容概述
    4.2.2  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概述
    4.2.3  生态毒理学模式动物研究概述
  4.3  尾矿库区水污染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
    4.3.1  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
    4.3.2  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
  4.4  尾矿库区湿地污染对两栖类的生态毒性效应
    4.4.1  两栖类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
    4.4.2  种群和个体水平的生态毒性效应
    4.4.3  组织和生理生化水平的生态毒性效应
    4.4.4  细胞水平的生态毒性效应
    4.4.5  分子和基因水平的生态毒性效应
  4.5  稀土尾矿库区地下水污染对SD大鼠的生态毒性效应
    4.5.1  个体水平的毒性效应
    4.5.2  器官水平的毒性效应
    4.5.3  组织水平的毒性效应
    4.5.4  细胞水平的毒性效应
    4.5.5  过量阴离子的毒性效应
  4.6  稀土尾矿库渗漏水对鱼类的生态毒性效应
    4.6.1  渗漏水对泥鳅肝、肾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4.6.2  渗漏水对泥鳅肝肾MDA含量的影响
    4.6.3  渗漏水对泥鳅血细胞DNA的损伤程度
  4.7  稀土尾矿库区土壤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
    4.7.1  不同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7.2  稀土尾矿库污染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
    4.7.3  尾矿库污染对氨氧化菌的影响
第5章  稀土尾矿库区水污染溯源与修复技术
  5.1  稀土尾矿库中污染物质来源分析
    5.1.1  稀土矿开采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与扩散
    5.1.2  稀土选矿与冶炼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与扩散
  5.2  稀土尾矿库周边地下水中污染物扩散范围追踪
    5.2.1  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及它们的空间分布
    5.2.2  87Sr/86Sr法分析追踪黄河附近地下水污染源
    5.2.3  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确污染源影响范围
    5.2.4  冲洪积扇和河流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分析了我国稀土尾矿库区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与修复技术研究成果。全书共分5章,从稀土尾矿库环境污染问题出发,详细介绍了矿区环境污染的监测、生态安全评价、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生态毒性效应与作用机理、生物监测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同时,本书将目前污染生态学和生态毒理学常规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贯穿全文,涉及的研究方法均为靠前上广大学者所认可的,或是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推荐的技术方法。
    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生物学、污染生态学、生态毒理学和生态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所相关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主编推荐
本书思路畅通,从宏观到微观,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成果,对本领域研究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应用前景良好。尤其是对污染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较为详细,从个体水平到分子水平,较为系统全面地总结了生态毒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