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的岛民
  • 最早的岛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最早的岛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85.07 5.7折 150 全新

库存14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 彼得·贝尔伍德著;陈洪波等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05940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50元

货号9787573205940-150

上书时间2024-06-19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最早的岛民》英文版出版于2017年,到今天中译本面世,已经过去了6年。如果要说6年来东南亚史前史领域有何最重要的进展,那应该是古人类DNA方面的研究了,自2018年以来,有大量的成果发表。这些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认识,即东南亚新石器人群来自中国南方,南岛语族群是从中国南部出发,经由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迁徙到岛屿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过去根据对当代人群DNA(特别是线粒体DNA)的研究,曾经得出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结果,现在的古DNA研究则提供了一剂良药,有助于解决以往的问题。新的全基因组研究,基于对古人类头骨颞骨岩部核DNA的分析,成为驱散2015年之前笼罩在遗传学领域迷雾的一盏明灯。
  在这篇序言中,我将按照正文的章节顺序,从远古人类开始,简要介绍近年来岛屿东南亚史前史研究方面的一些重要进展。
  关于智人之前的古人类,一项重要成果是将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卡亚俄洞穴中发现的矮小型人骨确定为一个新人种,称之为吕宋人(Homo luzonensis)-与印度尼西亚弗洛里斯岛上的弗洛里斯人(f loresiensis)同属于晚更新世。卡加延谷地另一处遗址出土了中更新世石器,与剑齿虎、鹿和犀牛骨骼共存,表明该人种可能早在距今70万年就出现在了吕宋岛(Ingicco et al. 2018)。对卡亚俄洞穴矮小古人类的解释,就像当初对弗洛里斯人一样,也是众说纷纭。
  新的研究表明爪哇直立人到达岛屿东南亚是在距今130万年,到距今10万年时在索伦河谷的昂栋遗址消失。不过,我个人觉得,要证明某支古人类是在某个具体时间点灭绝的,可能比表面看起来困难得多。
  智人到达岛屿东南亚的年代近来也有新的研究。基于对尼格利陀人和巴布亚人基因组比较所做的分子钟推算,该事件发生在距今6.4 ~ 4.5万年之间。对苏门答腊岛洞穴出土的智人牙齿间接断代,年代也在距今7.3 ~ 6.3万年之间。
  关于晚更新世岛屿东南亚的智人,菲律宾群岛的尼格利陀人显然比其他地方的尼格利陀人吸收了更多的丹尼索瓦血统。台湾岛东南部小马洞的全新世中期人骨遗存证实,在中国南方的新石器人群到来之前,这里就生活着尼格利陀人。在文化方面,也许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岩厦石灰岩壁上精美的旧石器时代岩画。这在2017年已经报道过,现在对两处岩厦覆盖在岩画之上的碳酸钙层进行铀系法测年,发现距今达4.5万年,由此成为目前所知全世界最早的人兽形象岩画艺术之一。
  在遗传学和考古学方面,都发现了可靠的新证据,表明在末次冰期之后至全新世早期的数千年间(大约从距今1.4万年到距今8 000年),印度尼西亚东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技术创新。证据包括蚌壳鱼钩、齿缘马洛斯尖状器的制作,岛屿之间的黑曜石贸易。在本书2017年版中我认为马洛斯尖状器属于新石器时代,但很明显,这一观点可能需要修改,它应该源于新石器时代之前。
  新石器人群从中国南部经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进入岛屿东南亚,这一观点在多个领域发现了新的证据。如松村博文等人,对东亚和东南亚的古代头骨做了更深入的颅面分析,强化了"两层(two-layer)人种"假说。该假说认为,在来自东亚的新石器时代移民之下,存在一层旧石器时代土著居民,形态上与澳巴人群有亲缘关系。目前从中国南部和岛屿东南亚获得的古代DNA的离散状态证实了这一观察结果,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移民到底来自中国南部哪个地方。最近两项对岛屿东南亚当代人群DNA的研究表明,他们的新石器时代祖先是来自长江流域和中国南方的土著人群,其基因已经分化。在新石器时代及其之后,从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移民到中国南方所造成的人种覆盖造成这里的基因组和颅面形态十分复杂。
  对岛屿东南亚人群基因组的分析结果,普遍支持南岛人是从中国南部经台湾岛进入菲律宾群岛等地的。也有些分析结果与考古语言学的推断不一致,令人困惑。然而,台湾岛东部是原始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直接来源地,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由考古资料可知,这些移民凭借先进的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携带水稻种植技术,从中国南方出发,经过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进入印度尼西亚。认定台湾岛是原始南岛语和南岛人的故乡的另一条线索是对台湾岛雌性构树基因克隆驯化的研究,这种树一直伴随南岛人迁徙。
  距今大约5 000年前,全新世早期长江和黄河流域稻和粟种植传统的继承者从福建或广东越过海峡到达台湾岛,成为这里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开拓者,这一点被中国南方越来越多的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所证实。但是,东南亚稻作农业史一直是一部新品种不断增加的历史,因此产生了今天如此复杂的状况。东南亚今天繁杂的水稻种类构成并不能直接反映水稻在新石器时代之初传播到台湾岛和岛屿东南亚的情况。
  关于岛屿东南亚新石器时代到早期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我向读者推荐一些最新论著: Archaeology in the Spice Islands(2019)The Expansion of Farmers into Island Southeast Asia(2022)Australia and the Pacif ic Islands(2022)等。有一种观点认为,岛屿东南亚的考古资料也反映了大陆东南亚新石器人群的到来,他们的迁徙与南岛人经由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迁徙不是同一条路径,这种观点部分得到了古DNA研究的支持。然而,先前声称在西婆罗洲砂拉越栳叶洞(Gua Sireh)发现公元前2300年左右水稻遗存的说法已经被否定。我目前的看法是,新石器人群向岛屿东南亚的扩张主要是来自台湾岛的南岛语系族群的迁徙,南亚语系在大陆东南亚和尼科巴群岛之外都不存在,也变相支持了这一观点。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鸡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泰国被驯化的,这一点很有趣。很可能,鸡是通过社群之间的接触和交换而非人类迁徙传播而来的。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了解到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上众多人口的起源和扩散与中国有关意义非凡,但我们应该知道,这些移民与今天的汉族并没有直接关系。中国人的祖先可能从仰韶时代开始,就从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向中国南部(长江以南)扩散。这一过程中,他们与南岛语系、南亚语系、苗瑶语系和壮侗语系(台-卡岱语系)人群的祖先等许多南方族群发生了互动,并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迁徙运动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促发了新石器时代向岛屿东南亚和大陆东南亚的移民,主要发生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之后。
  最后,仍然要强调的是,当代世界民族语言和人群的分布反映了数千年来的人类迁徙,如果没有考古学、遗传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重大贡献,我们无法轻易从中获知一部完整的人类史前史。

 

  彼得·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
  2022年10月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为世界著名考古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彼得•贝尔伍德的代表性著作,主要内容是探讨今天遍布东南亚和太平洋等地区的南岛人群起源和扩散的历史过程。贝尔伍德教授坚持南岛族群起源于中国华南大陆和台湾岛并逐渐向外扩散的观点,他综合运用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和分子人类学的最新材料进行论证。同时他还邀请了一批在以上领域知名的专家撰写专题论文,附在有关章节之后,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总之,本书是贝尔伍德教授关于东南亚与太平洋地区史前考古系列研究中的又一部力作,代表了国际学术界关于南岛语系的起源和扩散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彼得•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是国际著名考古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曾任该校考古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长期担任印度—太平洋史前协会(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秘书长。主要学术专长是从考古学、语言学和遗传学角度研究东南亚和太平洋史前史、全球农业起源及人类迁徙等。著有《人类征服太平洋:东南亚和大洋洲史前史》(1978)、《印度—马来群岛史前史》(1985)《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2005)《最早的移民:古代世界人类迁徙》(2013)、《五百万年的跋涉:人类从古猿到农业之旅》(2022)等重要著作。


【媒体评论】

只有大师级的史前学家才能如此权威地描绘出岛屿东南亚人类史前史的波澜壮阔,而彼得·贝尔伍德显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在更新世时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此之大,随着海洋的大幅度升降,大片的陆地也时隐时现。贝尔伍德告诉我们,一百多万年前早期原始人从非洲故乡初次来到此地,后来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又到达这里,然后遇到了遥远的人类祖先——神秘的丹尼索瓦人,可能还有弗洛里斯人和吕宋岛的小矮人。五万年来,这些狩猎采集者生活在资源丰富的海滨,并在森林茂密的内陆季节性流动,直到第三波移民到来,后者从北方带来了家畜、水稻、猪和狗。本书最引人入胜的一个方面是对古DNA和头骨研究新成果的运用,还原了两个人类种群的融合。再到后来,与印度和中国的贸易跨越了海洋,随着香料群岛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贸易港口的繁荣和王室精英的崛起。贝尔伍德特邀请了十二位专家一起来书写岛屿东南亚数十万年以来纷繁复杂的历史,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这本书都会无与伦比。

查尔斯·海厄姆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

 

彼得·贝尔伍德毫无疑问是岛屿东南亚考古学和史前史领域的权威,他的杰作《最早的岛民》对这个岛屿世界的人类历史进行了引人入胜的综合性研究,从一百万年前早期古人类的到来,到农业的发展和南岛人的扩张,直至金属时代早期。贝尔伍德将这片广袤地区迷人的史前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这是其他考古学家无法做到的。《最早的岛民》应该是每一位史前史学者的必读书。

帕特里克 V. 基尔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这本书是目前关于东南亚岛屿史前考古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作者贝尔伍德教授是东南亚和太平洋考古的权威,他邀请了多位在这个区域从事相关研究的前沿专家一起,从多学科的角度深度探讨了东南亚岛屿居民在过去150万年间的文化迁徙和演变过程,其中关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南岛语族起源和扩散关系的论述尤其值得中国读者关注。

焦天龙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

以东南亚群岛为纽带的亚太海洋地带,地处欧亚大陆与印太邻海之间,是人类自远古以来多次陆岛迁徙、海洋迁徙最广阔、最复杂的海洋互动圈。从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调查、研究、探索这一激动人心的跨界海洋区域人类开发史、活动史,始终是二百年来欧美人类学传统的显学,彼得·贝尔伍德教授无疑是这一传统显学中为数不多的集大成者。继《人类征服太平洋》(1978)、《史前时期的印度—马来群岛》(1985)、《最早的农人》(2005)等亚太史前史的宏篇巨著之后,他再次以极高的效率推出这本气势磅礴的《最早的岛民》,重绘百万年以来亚太环境史、土著人类史、农耕社会史、南岛语族迁徙史、海洋文化史,堪称亚太区域人类史、文化史研究的新百科全书。

邓晓华

厦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 特聘教授 “人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彼得·贝尔伍德的《最早的岛民》集成了各学术领域有关东南亚史前历史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纷繁复杂的证据里梳理出从远古人类出现在印尼爪哇开始,到晚更新世现代人到达东南亚岛屿,再到全新世时期各种不同文化人群大规模迁徙流动的历史脉络,为这一地区绘制出一幅生动非凡的史前图景。这本书结合了古基因组学的最新成果,相关证据揭示的东南亚和平文化觅食者与东亚人群之间的早期联系,以及南岛语族从中国南部出发、扩散到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迁徙版图,点亮了中国在东南亚人群迁徙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人类迁徙之地,东南亚的史前历史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亟待探索的问题,让我们期待更多历史细节的揭开。

付巧妹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目录

中文版序......1

特邀撰稿人......1

致谢......1

第一章 导言......1

 关于本书......4

 关于年代学术语的说明......9

 关于考古学术语的说明......9

 发音和地名......12

第二章 岛屿东南亚:人类迁徙之地......14

 大陆架和盆地......15

 巽他古陆......19

 华莱士区......19

 莎湖古陆......20

 岛屿东南亚的环境......21

 气候......21

 地貌和土壤......23

 植物群......26

 动物群和生物地理界限......27

 更新世的周期性变迁......28

 更新世:定义和年代......28

 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29

 更新世阶段世界海平面的变化......30

 中纬度地区冰川的影响......35

第三章 岛屿东南亚的古人类:直立人和弗洛里斯人......40

 非洲和亚洲的人类祖先......42

 爪哇直立人......45

 爪哇—更新世哺乳动物与地层......46

 桑吉兰(Sangiran)......50

 昂栋(Ngandong)......52

 古人类什么时候来到爪哇的?......55

爪哇直立人的进化......57

 特邀撰稿人 科林·格罗夫斯

 爪哇直立人的年代......59

 直立人头骨......62

 直立人下颌骨......63

 直立人牙齿......64

 直立人股骨......64

 爪哇直立人的进化......66

 菲律宾群岛、苏拉威西和努沙登加拉:更新世哺乳动物和地层......67

 菲律宾群岛......68

 苏拉威西......69

 弗洛里斯岛和努沙登加拉......71

 弗洛里斯岛的弗洛里斯人(和直立人?)......73

弗洛里斯人之谜......77

 特邀撰稿人 黛比·阿格

 关于弗洛里斯人的争议......80

 弗洛里斯人是矮小的直立人吗?......83

 弗洛里斯人源于早期人类的一个独立分支吗?......84

 直立人和弗洛里斯人的文化证据......85

 爪哇和直立人的工具......88

 弗洛里斯岛与弗洛里斯人的工具......93

 结语......95

第四章 岛屿东南亚智人的生物学历史......100

 东南亚最早的智人......103

 岛屿东南亚全新世早期到中期的人骨资料......108

 亚洲新石器时代人群来到岛屿东南亚......110

 赤道地区皮肤色素沉着的意义......113

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墓葬资料看东南亚人种的生物学历史......115

 特邀撰稿人 松村博文 马克·奥克斯纳姆 杜鲁门·西曼朱塔克

 山形真理子

 头骨测量分析......116

 早期土著狩猎采集者......118

 大陆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人群扩散......122

 岛屿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人群扩散......124

 结论......126

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岛屿东南亚人群的基因遗传史......127

 特邀撰稿人 默里·考克斯

 岛屿东南亚的人种史......141

第五章 岛屿东南亚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147

 大陆东南亚、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和平文化及其后续......149

 大陆东南亚准新石器时代的和平文化......151

 苏门答腊的和平文化......156

 苏门答腊以外东南亚岛屿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158

 砂拉越的尼亚洞......160

 沙巴东部......163

 加里曼丹东部和中部......168

 爪哇岛......172

 菲律宾群岛......175

 苏拉威西岛和塔劳群岛......177

 南苏拉威西的托利安(Toalian)石器—小型工具技术的区域性变革......180

 北摩鹿加群岛......185

 东努沙登加拉群岛和东帝汶......190

新石器时代之前岛屿东南亚狩猎模式的变革......194

特邀撰稿人 菲利普 J. 派珀

 晚更新世(距今4.5 ~ 1.4万年)......194

 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中期(距今1.4 ~ 0.45万年)......197

 关于岛屿东南亚智人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思考......200

第六章 岛屿东南亚南岛语系的早期历史......204

 语系是什么?为什么语系很重要?......208

 南岛语言发展史简述......213

岛屿东南亚南岛语社群的语言史......216

 特邀撰稿人 白乐思

 关于南岛语系历史的进一步讨论......227

 台湾岛之前:原始南岛语的前身......227

 南岛语系在岛屿东南亚的最初传播......230

 早期南岛迁徙运动的路线和相对年代......232

 早期南岛人的物质文化与经济方式......239

南岛扩散: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观察......241

 特邀撰稿人 达乌德·阿瑞斯·塔努迪乔

 印度尼西亚南岛研究简史......242

 南岛语和民族认同......245

第七章 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农人与航海者......249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251

 中国新石器时代社会的演变......259

 新石器文化进入中国南方......262

 南岛人群向岛屿东南亚扩散的“走出台湾”说......266

中国东南、台湾岛和吕宋岛的新石器文化......268

 特邀撰稿人 洪晓纯

 台湾岛......269

 台湾岛和吕宋岛之间......273

 绿岛和兰屿......274

 巴丹群岛......275

 吕宋岛北部......277

岛屿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景观......279

 特邀撰稿人 迈克 T. 卡森

 关于台湾岛新石器文化的进一步考察......284

 菲律宾群岛新石器时代......290

 巴丹群岛......290

 吕宋岛卡加延河谷......296

 卡加延之外菲律宾群岛其他地区......298

 关于中国南部、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新石器时代的认识......300

第八章 东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新石器时代......304

 新石器时代扩散的西部移民流:砂拉越及周边地区......307

 爪哇和苏门答腊......315

 新石器时代扩散的东部移民流:婆罗洲东部、苏拉威西和

摩鹿加群岛......318

 沙巴:骷髅山......324

 苏拉威西......327

 重现岛屿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史前史......332

 新石器时代的食物生产......334

 岛屿东南亚新石器时代作物生产的阶段性......336

 岛屿东南亚的史前稻作及其衰落......340

 在雨林中狩猎采集的农人......343

岛屿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家畜......347

 特邀撰稿人 菲利普J.派珀

 猪和狗......347

 鸡......350

 牛......351

 文化背景下的家畜......352

 新石器时代的渔业......353

 新石器时代迁移(Translocations)......353

关于岛屿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总结......354

第九章 岛屿东南亚的早期金属时代与文化交流......358

 岛屿东南亚冶金术的到来......360

 岛屿东南亚早期金属时代土著文化遗物和遗迹......368

 印度尼西亚的石碑和石刻......369

 马来人的迁徙......374

 墓地及其意义......376

 占语人群的迁徙......382

玉与金属时代早期环南海贸易网络......386

 特邀撰稿人 洪晓纯

 印度文化对岛屿东南亚的影响......389

 早期金属时代之后......393

第十章 比较视野下的岛屿东南亚史前史......396

 参考文献......406

 索引......506

 译后记......528

 


【前言】

主编推荐

作为主动走遍地球每个角落的唯一物种,人类的起源和文化、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迁徙,茂密的热带雨林、干燥的沙漠、广袤无垠的海洋,都未能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如果说百万年前与十万年前的大迁徙催生了现代人类(晚期智人)的诞生,那么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则孕育了现代文明。本书以迁徙为视角,回望人类从欧亚大陆走向太平洋的历史,利用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基因学等多学科内容,探讨岛屿东南亚百万年来的人类演化史,和万年来南岛族群语言和文化的变迁史。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