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经济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经济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7.7 2.1折 36 全新

库存73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周主编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60561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227395

上书时间2024-06-17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2018年,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2018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论坛以“创新·融合·协同·共享”为主题,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指导,北京CBD创新发展年会组委会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朝阳区文创实验区企业信用促进会、北京市朝阳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承办,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支持。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司和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资办、市文促中心、朝阳区、中国传媒大学等领导,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智利、东帝汶、欧盟、马耳他、巴基斯坦等国家驻华使馆官员出席活动。本次论坛聚焦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聚焦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聚焦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华文化“走出去”,聚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和交流。

 

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开始从一种产业、一个行业形态,转向一种思维模式和一种平台理念。不管是旧厂房改造还是旧城区改造,不管是新型城镇化还是新区发展,包括雄安新区的设立,已经将建设一座卓越的文化之城作为共同的思想契约。这也让我们更加兴奋地期待未来,期待一个文化产业创造的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继续保持着传统产业门类的发展规模、发展态势良性增长的局面,而与此同时,许多新兴领域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势如破竹,其产量、产值在整个文化产业的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特别是在“互联网 ”领域,互联网巨头企业竞相布局,影游漫文联动和产业融合将成为趋势;移动电竞、互联网影视成为新的增长点。

 

2018年,中国文化消费继续快速扩张并呈现出新的特征,90后正成为中国*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消费群体。而90后消费观念的变化,使消费者从“买便宜的”到“买优质的”,从“买大众的”到“买小众的”,从买“商品”到买“服务”,从“拥有”物品到“共享服务”,从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到为了实现美好生活而实现精致化、智能化升级,消费的观念、能力和理念都发生改变,消费的个性化、复杂性、精准性都不断提升。

 

2018年,互联网大幅度的进入内容产业,内容的生产、发行、宣推和变现,都开始被数字化,这宣告了大内容时代的到来,也标榜着文化创新的新动力时代的到来。创新激发文化原创能力,如何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发展环境,如何通过各种价值杠杆,有效引导企业主动创新、乐于创造,从而强化创新创造在文化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上的高端地位,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应当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深入思考。

 

2018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在拉动首都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更为显著,产业增加值占比、居民文化消费、资本市场等多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而作为全国*一个文创实验区,近年来,实验区在诸多方面已经形成了示范引领作用,对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全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当前北京市正着力建设充满人文关怀、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以创新创造为引领,以开放共享为主旨,着力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足、文化辐射力广的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

 

基于上述思考,本届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论坛聚焦我国文化创意领域*成长性、*富发展活力和创新引领性的文化企业,围绕如何形成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展现中国文化自信和首都文化魅力的文化品牌,构建统一开放、要素集聚、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出新的思考。我想,创新,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交给我们的责任。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本期《文化经济研究》收录了2018国家文化产业实验区发展论坛主讲嘉宾的发言案例,并遴选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内的优秀企业代表,以案例剖析的方式,对文化企业创新发展和文化产品迭代融合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模式提炼,以期以优秀企业成长轨迹、发展范式、创新路径启发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总体而言,本期《文化经济研究》收录的案例反映出几个鲜明的发展特点。

 

一是文化企业的成长瞄准改革开放新时代文化业态迭代新机缘。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迭代创新,让文化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迭代创新、交互融合的时代。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共识。

 

二是优秀文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 ”时代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新阶段。旅游促进文化传承,文化促进旅游升级,在“用户为王、体验至上”时代,做好本土特色文化,在内容与情感上深入挖掘与创意加工,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就抓住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了文化旅游的供给侧改革,也为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生命。

 

三是特色文化企业的拓展反映出区域协同语境下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新愿景。2018年,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大幕不断拉开,从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从长江经济带布局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一批批重点项目,一个个文化园区,搭建了创意提升、资源转化、信息服务等支撑平台。

 

改革开放40年,文化发展被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扎根于新的发展理念,引入新的思想动力。40年的改革历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繁荣和发展,人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和充实,国家软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中国的声音逐渐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四十年沧海一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但毋庸置疑,在未来中国文化改革的进程中,文化产业的核心仍将是内容本身。互联网虽然让世界变平了,让内容生产的门槛降低了,但随之而来的信息过载和鱼龙混杂的内容泛滥,也给用户带了众多困扰。内容过多和混杂等于没有内容,现在盛行的内容知识付费就是用户对于优质内容、有用知识所带来对稀缺价值的饥渴表现,因此,让用户消费到优质内容成为必然。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深耕文化内容生产,激活文化消费动能,激励文化资本迭代?这仍将是我们未来继续深入思考的重点。

 

 
 
 
 

商品简介

《文化经济研究(第五辑)》是一本论坛发言合集。论坛以*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以“大历史观: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为主题,围绕京津冀文化产业一体化进程、数字时代文化建设与消费、雄安新区城市生成与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汇聚专家智慧、凝聚大众共识,推动创新、融合、协同与开放发展。

作者简介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会理事长,联合国全球创意经济顾问,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创建主席,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主任,澳门城市大学及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年鉴》主编。

目录
本书遴选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内的优秀案例进行剖析, 对文化企业创新发展和文化产品迭代融合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模式提炼, 以期以优秀企业的成长轨迹、发展范式、创新路径启发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

主编推荐

本书遴选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内的优秀案例进行剖析,对文化企业创新发展和文化产品迭代融合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模式提炼,以期以优秀企业的成长轨迹、发展范式、创新路径启发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