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砺前行的航天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砥砺前行的航天人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16.26 4.3折 38 全新

库存4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编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ISBN9787515913988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2985156

上书时间2024-05-15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61年的辉煌历程,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沧桑巨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学习模仿到自主研发,从单一装备到体系完备,从国之干城到民之卫士,逐步创建并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写的《砥砺前行的航天人(第1辑)》收集1999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各类报刊公开报道过的一线人员的事迹,忠实记录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深深足迹。

目录
本书介绍了30名优秀航天科工人员的事迹, 包含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工作历程, 他们认认真真年学习, 兢兢业业地工作, 孜孜不倦地奉献,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使我们国家的硬实力越来越强, 让我们对航天科工人饱满昂扬的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

内容摘要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写的《砥砺前行的航天人(第1辑)》收集1999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各类报刊公开报道过的一线人员的事迹,忠实记录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深深足迹。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出精神的光芒。透过一
个个先进模范攻坚克难的真实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航天科工积极投身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还能感受到一线人员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更能体会那股“不服输、敢创新,顾大局,讲协同,重实干、比贡献”的精神禀赋。

精彩内容
 黄瑞松走上飞航之路,与他童年时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有关。回忆儿时,印象最深的不是学了多少字,背了多少诗,而是在校内操场上蹲踞着的日本碉堡,以及虎视眈眈端着枪的日本兵。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黄瑞松却是少年早知“仇”滋味。一颗强国的种子埋在了少年心中:总有一天中国人会不再受欺负。
13岁时,黄瑞松就去报名当志愿兵,因为年龄太小未能成行;上高中时,报名当飞行员,体检未通过;1956年8月,黄瑞松终于实现了参军的愿望,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导弹控制专业,虽然不能在前线冲锋陷阵,杀敌报国,但制造先进的武器也
一样可以实现报国之心嘛。在校就读期间,黄瑞松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引进的导弹进行分析研究,开始了与导弹打交道的生涯。
从1964年起,黄瑞松先后担任多种近程、中程海防导弹的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领导
解决了若干重点型号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九五”、
“十五”国防科技发展研究中,担任飞航导弹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老骥伏枥,今年63岁的黄瑞松,仍担纲三院预先研究的重任,并在新的型号战线上唱着主角。
上面短短几百字的经历,读完它只需眼球轻轻地转动几下,而完成它却用了黄瑞松大半生的精力。他致力于海防导弹的研究,业绩就浓缩在这短短几百字中,然而,为此付出的辛苦和汗水,却远非几百字可以描述清楚的。
黄瑞松身边的人都知道他脾气耿直,说话急,嗓门大,就连走路都急匆匆,行步如风。
对待科学试验,耿直就是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在他负责的某型号中,定型前的试验全部成功,领导认为可以定型了,他却认为不具备定型条件,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需要继续攻关。虽然意见未被采纳,但他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后来的定型飞行试验受到挫折,证明了他的耿直是正确的。
对于试验中的技术问题,黄瑞松的意见从不含糊。他不喜欢最后一个发言,也经常在试验现场同其他技术人员或军方代表争得面红耳赤。有人说他没有总师风度,他却说:“理不辩不明,你们别管我的大嗓门,权当我不是总师,我提出我的想法,你说你的意见。你说的有道理,按你的办,咱们先民主后集中。
”他就是这种性格,技术争论从不搀杂个人恩怨。
涉及到家庭亲情,黄瑞松同样是这种脾气。黄瑞松的儿子黄兴东清华大学毕业,当时黄瑞松任总体设计部主任,他不希望儿子分配到自己领导的单位。但总体部三室的主任早就盯上了这个好苗子,非要他不可。黄瑞松知道,三室的奖金在总体部最高,儿子即使分配到总体部也不能进三室,在他的干预下,儿子被分配到了其他室。
他与老伴可谓情深意浓,但与对导弹的痴情相比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