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80.25 5.4折 150 全新

库存9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毛汉光著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428983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50元

货号4511569

上书时间2024-05-14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毛汉光,1937年生于浙江省江山县。曾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访问学者、西安碑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著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中国中古政治史论》《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等。

目录
本书是中古政治史研究的经典著作, 对西魏府兵制之中央幅射设计、兵农分合性质、广募羌氐和拢络汉人大族、柱国军府辖区等问题, 多有突破性的新解, 并进而紧扣前述两大理论主题, 交互运用量化统计与比较分析, 探求六百余年间之核心集团与核心区, 解答北魏、东魏、北齐如何以云、代、并地区为国家重心, 以北族国人为统治主体, 以及河北、河东职业军人如何取代衰微的关陇集团, 魏博、汴梁如何发展为唐末迄宋的核心区等现象。

内容摘要
西晋末年,五胡入华,在持续七十年的纷乱局势中,鲜卑拓跋氏脱颖而出,创立北魏王朝。作者由此入手,论述拓跋氏如何建立核心集团与核心区以作为统治基础。但北魏后期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的分离,引发六镇之乱,东、西魏分立。在此背景下,作者进而探讨东、西势力对河东地区的争夺和当地大族的动向,以及西魏施行的府兵制度与其中央辐射设计之匠心。随后,作者将视线移至同一时期的南方,论述东晋南朝军权的转移及其对政局的影响。
北齐覆亡后,核心区被“关中本位”取代,核心集团则衍生出“关陇集团”,成为隋唐统治阶层的主干。但随着府兵制度的废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代中后期藩镇林立。本书选取其中对地缘政治影响巨大的藩镇魏博,讲述其二百年兴衰跌宕,阐论国家重心的东移与职业军人的主导地位,并由此出发,考察五代时期的政治生态,凝结成一部异彩纷呈的中古门阀消亡史。

主编推荐
蜚声海外,开拓中古史研究边界的不朽经典
卓识洞见,详述六百年政治变迁与门阀盛衰

★ 史学名家毛汉光开创历史研究新范式的扛鼎之作
★ 入选北大、复旦等很好高校中国古代史重要参考书目
★ 重版出来,二手书曾炒至400元
★ 附赠22P地图册页,详解中古时代地缘政治
  
·六镇动乱,如何撼动北魏核心?
·玉壁之战,何以成为高氏之殇?
·成就北周以弱胜强的府兵制度有着怎样的匠心设计?
·当军权制衡被打破,东晋门阀政治将受到何种影响?
·悍卒骁将的陨落,银枪效节军终因内耗而灭亡
·强藩骄镇的背后,隐藏着魏博主帅的无奈悲歌

毛汉光中古史研究“双璧”——《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大数据”方法,开创中国中古史研究新范式  毛汉光对中古时期的士族、小姓、寒素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大数据”统计,以全新视角,直观揭示出中古社会、政治的变迁,开创了史学量化研究的新范式。复旦大学韩昇教授称赞道:“即使在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今日,要开展如此大规模的统计,也很不容易。”
★ 拓展理论边界,奠定理论基石  两书结合西方社会学、政治学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陈寅恪“关陇集团”学说,提出“核心区”与“核心集团”的全新概念,又透过士族变动的种种表象,诠释其由地方性而中央化、由社会性而政治性、由武而文的变化本质,奠定了中古史研究的理论基石。
★ 碑志研究的典范之作  毛汉光曾编著皇皇十八册的《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对于中古碑志材料极为精熟。故两书大量采用此类材料,将其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得出众多宝贵结论,成就碑志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
★ 蜚声海外,学术影响深远  两书问世后,在史学界(尤其是海外学界)反响强烈,康乐的北魏政治研究(《从西郊到南郊》)、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的博陵崔氏研究(《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谭凯(Nicolas Tackett)的中古门阀研究(《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等,都深受毛汉光的启发和影响。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复旦大学徐冲教授等学者在回顾中国的中古史研究时,均对毛汉光先生的这两部经典再三致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