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世绘艺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浮世绘艺术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633.65 5.0折 1260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涩谷千春,王端丽[编著]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14017311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60元

货号8113E296A94744AFA05

上书时间2024-04-03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内容简介

 
  

浮世绘之美,在于它写照风俗,留下了有关一个风情岛国的美丽回忆;浮世绘之美,在于它开启了世俗文化先声,在王权贵族的时代中破开一道隐约与平等有关的裂缝;浮世绘之美,在于它凝结了无数绘师的个人力量,宣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人的伟大;浮世绘之美,也在于它的凋亡,恍若迎吹雪一般,最美丽的时候就是它的将死之时,从那凋亡中,日本艺术又孕育出了全新的艺术视野与美学追求。

 
  

这是一本故事书,它讲述一场有关风花雪月的故事;这是一本历史书,它记录了两百年前日本国的风物人情;这也是一本美学书,线与面交织起来的浮世绘,能带领每一位读者触及美的本质。

 
  

 

 
  

目   录

 
  

漫谈浮世绘

 
  

47 菱川师宣(1618~1694)开山之祖

 
  

53 鸟居清信(1664~1729)役者绘的前奏

 
  

57 怀月堂安度 (1671~1743) 洒脱怀月堂

 
  

59 石川丰信(1711~1785)写尽人间繁华

 
  

64 奥村政信(1686~1764)“日本画工”

 
  

71 铃木春信(1724~1770)春信美人,浑然天真

 
  

83 胜川春章(1726~1792)“似颜绘”之祖

 
  

107 礒田湖龙斋(1735~1790)全才画家湖龙斋

 
  

113 一笔斋文调(生殁年不详)善解画意

 
  

117 歌川丰春 (1735~1814) 歌川帝国

 
  

121 北尾重政(1739~1820)不拘时流的改革者

 
  

127 鸟居清长(1752~1815)清长美人,淡如风絮

 
  

135 喜多川歌麿(1753~1806)美人之心

 
  

157东洲斋写乐(生殁年不详)绚烂的陨星

 
  

165 鸟高斋荣昌(生殁年不详)清净之美

 
  

169 葛饰北斋(1760~1849)如痴如狂

 
  

213 歌川丰国(1769~1825)开疆者丰国

 
  

245 鱼屋北溪(1780~1850)神话为给养,幻想是果实

 
  

251 菊川英山(1787~1867)风尚的号角

 
  

261 柳川重信(1787~1833)应恨苍天妒英才

 
  

265 溪斋英泉(1790~1848)遍览浮世百态

 
  

271 歌川国贞(1786~1865)成才之路

 
  

289 歌川国政(1773~1810)光不曾掩盖光

 
  

291 歌川国安(1794~1832)大器晚成

 
  

305 歌川广重(1797~1858)风景画的探索者

 
  

461 歌川国芳(1798~1861)英雄与猫咪

 
  

515 歌川芳几(1833~1904)浮世绘的时代转向

 
  

525 歌川芳员(生殁年不详)攻战画的大师

 
  

529 丰原国周(1835~1900)传统的捍卫者

 
  

543 杨洲周延(1838~1912)妙创洋服美人

 
  

549 月冈芳年(1839~1892)残酷美学先师

 
  

563 镝木清方(1878~1972)学者画家

 
  

569 小林清亲(1847~1915)追光逐影

 
  

579 川濑巴水(1883~1957)画遍山河大地

 
  

591 名取春仙(1886~1960)星夜易逝,白昼降临

 
  


 


内容摘要
在“娱乐至死”的今天,我们吃快餐式的垃圾食品,听流水线制作的流行音乐,看爆米花电影,消费各种周刊、月刊漫画。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贬斥的态度看待这些娱乐生活,并自嘲地、自暴自弃地投入这种享乐中。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便捷快速的娱乐方式,是一种暗含了公正与平等的享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得到安抚、找到快乐。依据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看法,印刷资本主义取缔了以拉丁语为中心力量的宗教非常不错,使得地方方言能够崛起,并统治优选。印刷术不仅意味着艺术品从手工制作转变成可复制,更意味着语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层次;乃至不同共同体成员对对方的想象与见解都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而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预言,艺术家是走在媒介变革前列的人,也是能够典型沉浸在媒介世界中不可自拔的人类的专享智者。他们有意无意地承担了先知的责任,而浮世绘世界的大师,又是不是无意识地推动了世代间的变革呢?然而,尼尔·波兹曼也在《娱乐至死》中宣告印刷媒介的消亡,人们走向声、光、电的世代。而在这一切变革发生之前,日本浮世绘的诞生与繁荣,不仅是日本国的政治转向和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更暗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而它的凋亡,也正预示着新的媒介时代的来临。浮世绘之美,在于它写照风俗,留下了有关一个风情岛国的美丽回忆;浮世绘之美,在于它开启了世俗文化先声,在王权贵族的时代中破开一道隐约与平等有关的裂缝;浮世绘之美,在于它凝结了无数绘师的个人力量,宣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人的伟大;浮世绘之美,也在于它的凋亡,恍若迎吹雪一般,好看丽的时候就是它的将死之时,从那凋亡中,日本艺术又孕育出了全新的艺术视野与美学追求。很原初的视觉体验。这是一本故事书,它讲述一场有关风花雪月的故事;这是一本历史书,它记录了两百年前日本国的风物人情;这也是一本美学书,线与面交织起来的浮世绘,能带领每一位读者触及美的本质。追溯日本艺术的起源,我们就能发现中国艺术的“身影”。但是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悠远的过去,那必将造成一种盲目的优越感。因此,鉴赏浮世绘不仅是鉴人,也是自鉴,透过充满异国情怀的美丽画作,我们也可以反思中国艺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浮世绘是现代日本漫画的前身,而现代日本漫画的魔力是难以抵御的。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宣告西方对东方的先入之见也是对东方的误解与迷思的开端。虽然被用“远东”这一概念概括的中国与日本尚且不在萨义德的讨论范围中,但是这种由观察他者投射自身的逻辑,却反复在中日国的文化语境中演练。假使中国的消费者仅仅被动接受日本漫画的冲击,却不去反思这背后的前因后果,同样也会陷入一种茫然无措的境地:我们自己的艺术又发展出了什么呢?本书当然没有能力解释这个问题,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也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有关文化的一切问题都是见仁见智的,后现代的学理让我们不再去深究本质问题,我们观察现象、探究背景,然后为自己的立场辩护。此书能带给读者的也是如此,我们共同赏析艺术、探究艺术生成的背景,并得到视觉的享受与精神的休憩,即便不能促使观念转变,也远不及灵魂冲击,亦算得上是在纷扰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片刻安宁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