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72.73 6.2折 ¥ 118 全新
库存21件
作者(法) 吉尔·德勒兹, 费利克斯·加塔利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8977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4328413
上书时间2024-01-22
姜宇辉
提笔给这部旧译作写点文字,真的是有些万般惆怅的感觉。初版是在十多年前问世的,与如今相比,不仅时光荏苒,世事变迁,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境和体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年初识德勒兹和当代法国哲学时的狂喜和憧憬,现在已然冷却许多,唯有那份对于哲学的执着和追求,似乎仍然还是那般强烈。时间淘去了年少轻狂,但却留存下智慧的深沉,对于我,这绝对是一份收获。
这里就不想再长篇大论地阐释德勒兹和《千高原》了,仅借此机会简要澄清三点。
首先,也是这么多年来,不断遇到好友和读者追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一个修订版,竟然拖了那么久的时间?由此甚至造成旧版一书难求,洛阳纸贵?我自己检讨一下,除了杂务缠身,以及难以根除的拖延症之外,还有一个别人可能难以真正理解的苦衷,那就是:左右为难。刚开始修改的时候,还觉得这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哪怕只是改了两页甚至两段,心中都会顿然生出极为强烈的困扰乃至烦恼。旧的译文不能说很糟糕,但伴随着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的不断进阶,还是觉得几乎每一句都不甚满意,都理应找到一个更合适、更优雅、更简洁的形式。这样一来二去,心情也就不断地起伏震荡,修改的进度也就走走停停。曾经甚至想彻底完整的重译,但无论是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如此浩大的工程。而且说句私心的话,与其付出那么多的代价来完善一部自己已经无甚兴致的哲学著作,那还不如集中精力于撰写、阐发自己独创的哲学思想。固然,自我读书的时候起,就不断有老先生忠告我,别写论文,多做翻译,因为后者对中国学术的贡献更大。这句话也许在当时还有几分道理,不过时至今日,显然早已是过时的陈见了。今天的中国哲学界和学术界,完全应该转换重心了,从“述”转向“作”, 从学习西方转向自我创造。
由此也就涉及第二个大多数读者都会关心的问题:新版到底改了多少?改动了什么?还是坦率的说,其实改动并不是很多。因为放弃了重译的念头,所以在这一版中所做的也只是修改一些明显的硬伤和错漏,并尽量对一些实在生涩的字句进行润色。这或许也是因为,虽然我自己对旧译有着各种微词,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满意的。其中一些关键术语的翻译,即便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我还是很坚持自己的原初的译法。因为在各种文章和讲座之中,我已经对一些关键词的含义、脉络及其译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这里也就没有必要展开了。仅提及几个比较典型而明显的例证。比如“Rhizome”这个词,国内很多文章中译作“块茎”,那几乎完全就是错误的。又比如“解域”,“结域”,“再结域”这一系列的概念,国内的一些译法比如“解辖域化”,“去领土化”等等,要么是错的,要么就是形式太过冗赘,似乎不太符合汉译一直以来的简洁典雅的标准。再比如“consistance”这个词,国内的译法就更是五花八门,但仔细权衡下来,“容贯性”这个译法即便谈不上完美,不过仍然是迄今最为恰切的。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理解。伴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我的这些想法也非常有可能被修正甚至否弃。
这些都很正常,只要是言之有据且成理的认真探讨,就都是值得赞赏的。
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我自己或许还可以做得更好。《千高原》这本书,虽然完全不像索卡尔之流所诋毁的那般不堪,但其实真的也没有那么复杂。很多初次尝试的读者可能会被那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的内容所迷惑所震撼,进而甘拜下风。但认真说来,两位作者即便确乎如游牧者那般自由无羁地横跨了众多的领域,不过这背后仍然是有明晰的轨迹和线索可循的。书中或明或暗给出的那些注解和引文就是最为重要的辅助。这一点或许也是《千高原》和(比如)《差异与重复》之间的最大差异所在。要读懂《差异与重复》,一定的哲学史背景是必须的。至少德勒兹自己所最为倚重的所谓“内在性”脉络中的那些主角(斯宾诺莎、尼采、柏格森等等),都是用心的读者必须首先了解的至关重要的知识点。但《千高原》就不同了。在其中,哲学史的背景只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两位作者在论述不同主题时所着重参考的那些著作。平心而论,这些核心参考书的数量并不算太多,有一些亦是反复出现。所以,要想读懂《千高原》,像弗朗索瓦·雅各布的《生命的逻辑》,格雷戈里·贝特森的《迈向精神生态学的步骤》,乃至克莱斯特的小说,布列兹的音乐等等,都是尤为必要的背景。也正是在这个方面,我自觉所做的准备工作还很不够。作为译者,或许理应完整阅读书中提及的所有的一手二手的文献。但这个工作,我既没有精力,说实话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真的去实现。
最后还是想补充说一句。虽然我这些年来对待德勒兹的立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近乎一百八十度的逆转,对《千高原》这部书的评价在我自己的心中也是一落千丈,但个人的喜好是一回事,一部经典之作在哲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又是另外一回事。无论我怎样批判德勒兹,都不影响他在当代欧陆思想界中的伟大地位。无论我怎样对《千高原》心怀不满,但仍然不影响它对一代代年轻学子所产生的深刻启示和巨大激励。它的内容和立场可能已经过时,但那种天马行空的视野,纵横捭阖的气度,即便在今天这个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时代,仍然足以令人唏嘘感叹,心向往之。说得通俗一点,即便它不够深刻,但仍然足够“酷”,足够“有范儿”。
这个修订版付梓之际,还要向一直以来关注我,鼓舞我,帮助我的诸位师友,读者和听众致以最为真挚的感谢。也同时要感谢我的同门师弟于力平,他为这个修订版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是令人感动的。还要感谢我的几位博士,公维敏,马艺铭和张昕玥,她们对全文的注解和文字都进行了相当多的编辑工作。感谢李瑞祥,他参照法文版对全文进行了细致的校对,也确实发现了一些我自己的疏漏之处。最后,一如既往地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没有你们,我无法坚持到今天。
也许我自己早已没有精力和兴致再对这部译稿进行未来的修订了,但仍然期待着会有年轻的学子们加入进来,为这部尚且充满潜能的著作再提供一些朝向未来的趋力。我依然期待着,以学术为纽带,连接起更多鲜活跃动的灵魂。
姜宇辉
2023年1月30日于金桥家中
本书由一座座“高原”组成,每一座高原都将不同的主题构成错综复杂的网络,这些主题则与众多学科关联在一起。德勒兹和加塔利将艺术、数学、地质学、生物学、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动物行为学、文学、音乐、政治理论、经济学等学科的资源转变、折叠,在此基础上,概念的地壳不断隆起,形成了稳定的地标——高原。散布于书中的“根茎”式的思维方式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因为它已经触动了建筑、文学、舞蹈、电影、新媒体等众多非哲学领域的琴弦。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国哲学家,1925年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被任命为索邦大学教员,后来任教于里昂大学和巴黎第八大学,1987年退休。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95年去世,他写了大量关于哲学、文学、电影的文章。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1):反-俄狄浦斯》和《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尽管他曾自称为“纯粹的形而上学家”,但他的作品影响了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艺术和文学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潮。
费利克斯·加塔利(Félix Guattari,1930-1992),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著有《精神分析学与横贯性》《分子式革命》《机器无意识》等。1969年,加塔利与德勒兹相遇,决定进行合作,他们合著《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1):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什么是哲学?》等作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