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26.85 6.4折 ¥ 42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李麟儒
出版社大有书局
ISBN9787807721000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4280691
上书时间2023-11-30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贤重才的优良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国家民族兴亡史也是一部人才兴衰史。中国也是一个诗词文化大国,中国的诗词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浩如烟海。在这个巨大的诗词宝库中,蕴藏着许多反映人才成长规律的名篇杰作。从刘邦“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吟唱到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到赵翼“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赞叹,无不反映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优秀人才纵横捭阖、才华横溢、人才辈出的生动场景。
自古以来,无论治国安邦,还是建功立业,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重视人才、爱惜人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安危须仗出群才”深刻揭示了天下之安危关键在人才的道理。历朝历代,无论平定天下,还是治理天下,都需要不同类型的济济人才。唐代诗人武元衡的诗句“金谷时危悟惜才”,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只有在面临危难的时候才知道应该珍惜什么样的人才,也深刻揭示了历史上“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的用人定理。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句“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充分彰显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蕴含着“人才难得”的客观规律。一方面从稀缺性上表明人才的难得、珍贵,如古人所说:“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另一方面从对比的角度反映人才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九鼎”是国之重器,人重而鼎轻,更突显了人才的重要性。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名句“人材衰靡方当虑”,则揭示了人才的整体状态和士气对国家兴衰成败的极端重要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众多的人才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将人才凝聚起来,缺乏有效的管理让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众多的人才就会形同一盘散沙,精神衰败,士气萎靡,离心离德,逐步流失,带来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危机。晚唐诗人罗隐的诗句“裨补明时望重才”,昭示了匡正时弊、补救政误需要重用人才的深刻道理,也蕴含着重视人才要有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方的哲理。
重视人才培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古人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古代圣贤孟子就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大乐事之一。历代诗人也在诗词歌赋中对人才培养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名句“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就昭示了封建朝廷不能爱养人才,从而导致国家衰败的深刻教训。陆游的名句“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则深刻揭示了人才实践成才规律:对人才既要精心培育,又要放手使用,形成人才成长的叠加效应。南宋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厉寺正也写出了“人才谁不出陶镕”的名句,揭示了人才成长离不开陶铸熔炼的深刻道理和“补偿成才”的原理。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诗句“修炼多从苦处来”,则反映了人才发展史上逆境成才的普遍规律:领导者要注重从基层或实际斗争中发现、培养和提拔人才,特别是对出身微贱而有才干的人,让他们担任要职,参与军政大事,在实践中砥砺磨炼成才。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雏凤清于老凤声”,昭示了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贤能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因此发现人才、举贤荐能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典型特征。历代诗人也对如何发现人才的社会现象及内在规律作了深刻总结。元代诗人萨都刺的名句“千古英雄草莽间”,透过历史的尘烟看到,优秀的人才往往蕴藏于基层人民群众之中,只有经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涌现一大批堪当大任的杰出人才。唐代诗人窦庠的诗句“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则深刻反映了人才生长的一个特殊现象:历史上的许多优秀人才,在没有出名之前,大多身世卑微,家境贫寒;同时也体现了“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识才用人观。唐代诗人杜牧“潜龙须待一声雷”的名句,则是对潜人才现象的深刻揭示潜人才要转化为显人才必须有足够的定力和韧劲,正确面对挫折失败,在坚韧不拔的努力中等待时机、把握机遇,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同时,时代变迁、慧眼识才、机缘巧合等“一声雷”也是潜人才成为显人才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名句,则反映了青年人才成长的一个普遍规律:优秀人才往往在年轻时就崭露头角,初出茅庐时往往个性鲜明,锋芒毕露,尤其需要特别的呵护、特别的爱惜。同时对于个性化突出的拔尖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世无伯乐良可嗤”的名句,反映了历史上发现人才的一个重要定律:优秀人才离不开“伯乐”的发现和培养,“一流人才识一流之善”,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伯乐”越多,优秀人才越容易脱颖而出;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伯乐”,社会就容易出现“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
(选摘,非全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贤重才的优良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国家民族兴亡史也是一部人才兴衰史。中国也是一个诗词文化大国,中国的诗词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浩如烟海。在这个巨大的诗词宝库中,蕴藏着许多反映人才成长规律的名篇杰作。
《人才诗话》一书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撷取的50首与人才主题紧密相关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汇集而成,力图概括提炼我国历史上人才培育、发现、使用、集聚和成长的内在规律和显著特点,并结合当代中国人才发展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使读者在欣赏中国古典人才诗词精美诗意的同时,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人才发展史、人才文化史,领悟重才爱才、育才引才、选才用才的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
李麟儒(原名李志刚),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原巡视员、副局长。先后在中组部研究室、干部五局、办公厅从事干部、组织工作政策理论研究和重要文稿起草工作。2004年以来,一直从事全国人才工作宏观指导、重大政策研究制定和人才理论宣传等工作。参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编制工作,主要负责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重大人才工程设计工作。负责研究起草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负责组织编写《(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科学人才观理论读本》等书。先后在报刊上发表党建理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工作研究文章50余篇。
第一章 重视人才篇
003 裨补明时望重才
008 安危须仗出群才
013 金谷时危悟惜才
018 人才进退国安危
023 人才之难万冀一
029 人材衰靡方当虑
第二章 培育人才篇
037 爱材养育谁复论
043 人才自古要养成
049 雏凤清于老凤声
054 少年心事当拏云
058 人才谁不出陶鎔
063 修炼多从苦处来
第三章 发现人才篇
071 千古英雄草莽间
076 浅处无妨有卧龙
080 潜龙须待一声雷
085 小荷才露尖尖角
089 世无伯乐良可嗤
093 借取明时一荐雄
第四章 识别人才篇
101 辨材须待七年期
105 古人才德难求德
110 海内人才孰卧龙?
116 时人不识凌云木
121 时危始识不世才
126 贤愚千载知谁是
第五章 选拔人才篇
133 不拘一格降人才
137 最望山公启事来
142 世上岂无千里马
147 未有庸人不忌才
151 四海人才容接里
157 眼底人才思国士
第六章 使用人才篇
165 用贤无敌是长城
169 天生我材必有用
174 天机云锦用在我
180 圣代也知无弃物
185 人才岂用拘彝调
190 人才那得如金铜
195 古来材大难为用
201 不逢大匠材难用
第七章 人才环境篇
209 算来栖凤莫非桐
214 未必人间无好汉
219 不及林间自在啼
224 但开风气不为师
229 浮世近来轻骏骨
234 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八章 人才时运篇
241 英雄时至适成名
246 运去英雄不自由
251 时平谁敢说雄才
256 德尊一代常坎轲
262 古来才命两相妨
267 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1.中国古代诗词里蕴藏着许多人才哲理。本书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撷取50首与人才主题紧密相关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在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感悟到古人在顺境逆境中的各种哲思。
2.本书是作者集中组部近20年人才工作研究指导、重大政策研究制定的经验理论、知名专业期刊《中国人才》专栏作品于一体的智慧成果。
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人才工作,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