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程
¥
19.34
7.4折
¥
26
九品
仅1件
作者曹顺庆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2-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顺庆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040194609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1页
-
字数
310千字
- 【内容简介】
-
《比较文学教程》是以大学中文系本科生为主要对象的高等学校比较文学课程教材。
《比较文学教程》一方面继承了国外比较文学既有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又汲取了国内同行的新研究成果,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材。本书跳出了以往比较文学研究中以学派划分来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框架,概括出了一个新的学科理论范式,明确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一个基本特征即“跨越性”,这包括跨国、跨学科与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即“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与“总体文学研究”。具体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探讨比较文学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研究领域,探讨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在尊重学科史的基础上,从实证性的角度探讨了具有实证性影响关系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第二章“变异研究”从“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角度探讨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变异研究,这是本教材最富创新性的一章,“变异研究”的提出,拓展和更新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解决了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第三章“平行研究”从“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等角度探讨了文学的平行比较研究:第四章“总体文学研究”将“总体文学”重新纳入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从跨文明和总体文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立总体文学的可能性。
《比较文学教程》附有学习卡,学生可通过卡上的账号和密码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4A教学平台,进入网络环境中的课程学习。
- 【作者简介】
-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跨世纪优秀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淡江大学客座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出版了《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比较文学史》、《中国文化与文论》、《两汉文论译注》、《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学》等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目录】
-
绪论
小引 无所不在的比较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可比性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
第一章 实证性影响研究
第一节 流传学
一、流传学的定义、渊源和发展
二、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及类型
三、流传学研究的模式和实例分析
第二节 渊源学
一、渊源学的定义和特征
二、从影响方式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三、从影响发送者的角度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第三节 媒介学
一、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媒介学中的译者和翻译
第二章 变异研究
第一节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一、文化过滤
二、文学误读
第二节 译介学
一、译介学的兴起
二、译介学的研究范畴
三、理论前沿与发展前景
第三节 形象学
一、形象学的定义和特点
二、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三、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及前景
第四节 接受学
一、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
二、比较文学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
三、比较文学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比较文学接受学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第五节 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一、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
二、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三、文学他国化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四、文学他国化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平行研究
第一节 类型学
一、类型学的定义与兴起
二、类型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三、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第二节 主题学
一、主题学的定义和发展
二、主题学研究范畴
三、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第三节 文体学
一、文体学的定义和发展
二、文体分类比较及缺类研究
三、文体的平行研究
四、文体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三、跨学科研究对话的途径
第四章 总体文学研究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