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
14.83
3.7折
¥
39.8
九品
仅1件
作者刘勇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2-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勇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71558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26页
-
字数
629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教材凝聚20年教学经验,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采用全新授课理念,打造开放式的新型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初期新文学创作、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四大文学社团的贡献与影响、革命文学的兴起与30年代文学思潮等,有详有略,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本教材凝聚20年教学经验,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采用全新授课理念,打造开放式的新型教材。
按照中国新文学历史的发展顺序组织章节,有详有略,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在时间上,打通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不必要的隔阂,使其前后融为一体;在空间上,以祖国大陆文学为主体,包括了台港澳文学,同时也吸收海外华文文学的精华,将其共冶一炉。
“作品精选”——感受经典的魅力,
“经典评论”——领略批评的犀利,
“延展阅读”——激发创造性思维。
- 【作者简介】
-
刘勇,文学博士。祖籍江苏扬州,1958年5月5日出生于南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鲁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郭沫若学会理事,中国老舍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副主编。 2001 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主编了多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等著作和高校教材,撰写并发表了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多部著作和论文获得各种奖励,发表于2004年第1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上的论文《从历史深处走向现实与未来——对北京文化独有魅力及发展态势的思考》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7期转载。
主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课程。先后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分别在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大学举行过“中国文学与文化”、“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学的若干思考”、“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及“鲁迅与北京文化”等大型学术讲座。
- 【目录】
-
第1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主要特点
○“五四”时期文学○“左联”时期文学○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文学○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重要特色
○十七年文学○“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近十年来的文学○当代文学的重要特色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2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初期新文学创作
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晚清文学的繁荣○西方文学的译介○《新青年》与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文白之争--新文学与旧文学较量的开端
第二节 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尝试集》--现代白话诗开山之作○“新青年”和“新潮”--两大初期白话小说作家群○《一只马蜂》--初期白话剧本的代表作○现代散文的发生与发展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3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一出现就是高峰
○文学创作的根本追求○思想和艺术成就○创新价值
第二节 现实题材的小说《呐喊》、《彷徨》
○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最初的三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不朽的名作--《阿Q正传》○关注女性命运的《伤逝》、《祝福》、《离婚》
第三节 历史题材的小说《故事新编》
○“以历史讽喻现实”的总体特点○讽刺的“油滑”与幽默意味
第四节 抒情叙事散文《野草》、《朝花夕拾》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野草》的精神世界○惨白的“小花”与微弱的“死火”--《野草》的象征主义艺术○“旧事重提”--《朝花夕拾》独特的文化价值○刚健清新--《朝花夕拾》的表现艺术
第五节 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
○鲁迅与现代杂文○鲁迅杂文的批判性与战斗性○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尖锐锋利,精练泼辣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4章 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
第一节 “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
○“球形天才”与永远的“未成品”○“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残春》及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
第二节 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的《女神》
○“《女神》时代”的到来○《女神》的创造精神与宏伟气势○《女神》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火中凤凰”的传说及其现实的启迪○《凤凰涅槃》的英雄主义基调和传奇色彩
第三节 独具慧识与大胆创新的《屈原》
○郭沫若历史剧的问世○历史观和史剧理论○《屈原》的现实主题和独有魅力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5章 四大文学社团的贡献与影响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与美学主张○冰心多种文体的创作收获○叶绍钧和他的“教育小说”○朱自清的“美文”○许地山创作的宗教哲思○王统照创作中“爱与美”的玄想
第二节 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创造社浪漫主义的美学主张及其开创性意义○郁达夫和他的“自叙传”小说○“张资平模式”的历史际遇
第三节 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和贡献
○新诗“三美”的主张○闻一多的诗歌--节制的美○徐志摩的诗歌--灵动飞扬
第四节 语丝社的散文理论及小品散文的独特成就
○语丝社与“语丝文体”○周作人对“美文”的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6章 革命文学的兴起与3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30年代文坛的繁荣与多种风格流派的交映
○左翼主潮与自由主义文学并进○各种文体共同发展○小说流派纷呈和创作潮流分野○文学思潮理论的新动向
第二节从革命文学的倡导、论争到“左联”的成立
○革命文学论争○“左联”的成立○文艺大众化的三次讨论○“左联”与新月派等的论争
第三节 左翼作家群的创作
○蒋光慈等左翼主潮小说创作○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左翼诗人殷夫及中国诗歌会○夏衍、宋之的--中国报告文学成熟的标志
第四节 “京派”及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
○“京派”的审美追求--乡村抒情体和都市讽喻体○废名、萧乾的小说○何其芳、李广田的散文○梁实秋、丰子恺的散文
第五节 “海派”的文学创作
○“海派”文学的兴起○刘呐鸥--新感觉小说的最早尝试者○穆时英--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独创者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7章 现代小说五大家的创作
第一节 《子夜》及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的贡献
○《蚀》三部曲--现实主义风格的显现○《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现实主义风格的深化○《子夜》--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 《家》及巴金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家》--家庭题材的代表作○ 《寒夜》--从直接的控诉转向深沉的批判○叛逆者和忍耐者--巴金小说的两组形象
第三节 《骆驼祥子》及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致力于描绘市民阶层○《骆驼祥子》--个人奋斗的悲剧典型○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第四节 《边城》及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边城”世界--现代湘西的牧歌○翠翠--完美人性的化身○独特的审美理想○难以概括的多重风格
第五节 《死水微澜》及李劼人的“大河”小说
○“大河三部曲”○多重整体的放射性结构○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四川的风俗民情画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8章 曹禺、夏衍等人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雷雨》、《日出》及曹禺剧作的
艺术风格
○幽深沉郁的主题意蕴○精巧神奇的戏剧冲突○现实与诗意融合的艺术境界○曹禺剧作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第二节 夏衍、田汉、洪深剧作的艺术风格
○《上海屋檐下》--夏衍的戏剧代表作○田汉剧作的抒情特色○“搬演人世,取材人生”的《五奎桥》--洪深剧作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9章 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初期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
○初期象征派的兴起○李金发的《微雨》○初期象征派的风格
第二节 戴望舒及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现代派诗的兴起及影响○《雨巷》及戴望舒诗歌的风格
第三节 臧克家、田间的诗歌创作
○臧克家--农民诗人○街头诗及田间诗作的风格
第四节 艾青:现代新诗的又一个高峰
○《大堰河--我的保姆》--“从欧罗巴采来的芦笛”
○荒凉中萌出生机,暗淡里透露光亮--艾青诗歌的风格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艾青的审美追求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0章 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
第一节 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街头诗运动及报告文学的兴盛○众多的文学中心的出现○有关民族形式的大讨论
第二节 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形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解放区文艺的影响○《新儿女英雄传》--新英雄传奇的代表作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1章 解放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赵树理、孙犁的短篇小说创作
○“山药蛋”派与“荷花淀”派○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浸润泥土的气息○孙犁《荷花淀》--流溢水乡的清新
第二节 丁玲、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创作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土改本质的深度揭示○《暴风骤雨》--对土改运动的全景展示
第三节 《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戏剧和
诗歌创作
○《白毛女》--现代民族歌剧的新尝试○《王贵与李香香》--“人民翻身”到“文艺
翻身”的“响亮的信号”○《漳河水》--新民歌特色的长篇叙事诗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2章 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国统区与沦陷区的文学创作概观
○国统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的全面观照○小说创作异彩纷呈○历史剧与讽刺喜剧的创作高峰○政治讽刺诗的蓬勃发展○杂文与报告文学对时代风云的积极呼应
第二节 钱钟书和他的《围城》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刻画时代众生相○《围城》--幽默讽刺文学的高峰○“围城”的多层面象征意蕴与阐释空间○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第三节 张爱玲和她的《传奇》、《流言》
○《传奇》的传奇性登场○《金锁记》--“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色彩语言与“苍凉”底色○《流言》的乱世情结与人生叙说
第四节 《马凡陀的山歌》、《升官图》等讽刺文学创作
○《马凡陀的山歌》--新诗民族化的新尝试○政治讽刺喜剧《升官图》--抗战时期的“官场现形记”
第五节 “七月”派的小说、诗歌创作
○“七月”诗派的蓬勃朝气○胡风《为祖国而歌》--民族意志与战斗激情的融合○“七月”派小说的创作高峰--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第六节 冯至、穆旦等人的文学创作
○冯至《十四行集》--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九叶”诗派新诗现代化艺术探求○穆旦执著而深沉的人生思索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3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
○革命历史小说的繁荣○梁斌《红旗谱》○曲波《林海雪原》○杨沫
《青春之歌》
第二节 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的新发展○赵树理《三里湾》○柳青《创业史》○浩然《艳阳天》
第三节 其他题材的长篇小说
○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实绩○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艾芜《百炼成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第四节 十七年的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的全面丰收○孙犁《山地回忆》○茹志鹃《百合花》○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4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闻捷、李瑛、李季的抒情叙事诗
○闻捷《天山牧歌》--新中国第一首爱情礼赞○李瑛《戈壁日出》--新奇雄丽的西北意境○李季《杨高传》--朴素而遒劲的长篇叙事诗
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强烈的情感宣泄与政论式叙说结合○郭小川《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甘蔗林--青纱帐》--颂歌与战歌相交织○贺敬之《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自觉以诗歌思考现实问题
第三节 邵燕祥、张志民等人的诗歌创作
○邵燕祥《到远方去》--“50年代前期的青春之歌”○张志民《死不着》--新诗民族化、大众化的成功尝试○蔡其矫《南曲》--自然美与精神美交相辉映○流沙河《草木篇》--咏物言志、韵味绵长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5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人的散文
○《茶花赋》-- 杨朔“诗+小说+通讯”的散文模式○《社稷坛抒情》--秦牧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散文特色○《长江三日》--部队作家刘白羽雄浑、豪放的散文风格
第二节 魏巍等人的报告文学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热情赞美志愿军战士的宝贵精神○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热烈讴歌优秀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
第三节 杂文在当代的新发展
○邓拓《燕山夜话》--大手笔写小文章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6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老舍的《茶馆》等现实题材剧作
○《茶馆》--现实主义话剧的高峰○独具魅力的“京味”风韵
第二节 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历史题材剧作
○历史剧的再度繁荣○郭沫若《武则天》、《蔡文姬》--“翻案”主题的艺术重塑○田汉《关汉卿》--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完美统一○曹禺《胆剑篇》--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7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状况
第一节 特殊时期特殊的文学现象
○“文化大革命”在文学领域全面发动○“文化专制主义”引发艺术凋零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说创作
○浩然《金光大道》--特殊时代的文化产物○《李自成》(第二卷)--历史夹缝中的生存○《闪闪的红星》--儿童文学的星火○“手抄本”小说--高压下的抗争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诗歌创作
○“地下诗歌”的汹涌潜流○“归来者诗歌”唱响老作家的坚韧不屈○“白洋淀诗群”对时代话语的诗意突围○“贵州诗人群”的叛逆姿态
第四节 八个样板戏的问世
○戏曲改革的辉煌战果○作为特定时代精神标本的“革命样板戏”
第五节“高、大、全”审美模式的形成
○“三突出”原则的强行推广○“高、大、全”的审美模式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8章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开放性发展
第一节 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最早打破文坛僵局○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二节 反思小说
○反思小说--深入探讨“文化大革命”的根源○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王蒙《蝴蝶》○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古华《芙蓉镇》
第三节 改革小说
○改革小说--应改革时代而生○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小说○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张炜《古船》
第四节 文化小说
○审美趣味、艺术风格迥异的文化小说○汪曾祺《受戒》○阿城《棋王》
○莫言《红高粱》○张承志《北方的河》
第五节 军事小说
○军事小说勃发生机○徐怀中《西线轶事》○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第六节 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保持旺盛的发展热度○姚雪垠《李自成》○凌力《星星草》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
第七节 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建构人类心灵的“另外一个王国”○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19章 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形态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诗歌的挺进
○“归来的诗人群”--现实主义传统的复苏○《光的赞歌》--艾青诗歌新的突破○“七月”诗人的发展--绿原与牛汉○邵燕祥等人的诗作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兴盛
○“朦胧诗”的崛起○女诗人舒婷○《生命幻想曲》--童话诗人顾城的代表作
第三节 “后朦胧诗”的崛起
○“后朦胧诗”的泛滥○“知识分子写作”诗人--海子、西川、欧阳江河
○“民间写作”--韩东、于坚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20章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
第一节 老作家散文的新收获
○巴金《随想录》--“讲真话的大书”○冰心《谈生命》--寓意“生命体验”的优美“散文诗”○孙犁《黄鹂--病期琐事》--对美的执著○杨绛《下放记别》--历史漩涡中的淡泊
第二节 中青年散文作家群的崛起
○贾平凹《月迹》--积淀民族文化的商州风俗画○史铁生《我与地坛》--超然的生命感悟○周涛《巩乃斯的马》--力与美的美妙结合
第三节 女性作家群散文创作的高潮
○张洁《拣麦穗》--亲切自然的淳美意境○唐敏《女孩子的花》--向人性深层的突进○叶梦《羞女山》--新时期“女性散文”觉醒的标志
第四节 文化散文的兴盛
○唐弢《〈书海夜航〉二集序》--优美而渊博的读书随笔○季羡林《法门寺》--宗教想象与历史文化的美妙融合○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旷达洒脱中的历史诘问
○余秋雨《文化苦旅》--人文内涵的审美化阐发
第五节 杂文与报告文学的复兴
○杂文复苏勃勃生机○蔚为壮观的“中国潮”报告文学现象○徐迟《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报告文学的里程碑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21章 新时期戏剧的多方面探索
第一节 现实主义戏剧的复苏与发展
○新时期话剧文学的“人道主义”主题○苏叔阳、沙叶新、崔德志、白峰溪等人的现实主义戏剧○深受《茶馆》影响的《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
第二节 戏剧形式的革新与探索
○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艺术的广泛引入○探索话剧的总体特征与价值评判○ 风行一时的“小剧场运动”
第三节 新式戏剧的高品格追寻
○西方现代技巧与中国传统“写意”的融合○《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棋人》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22章 近十年来文学发展的新动向
第一节 9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总体态势
○众声喧哗的多元状态日益明晰○现实主义主潮的新动向○现代主义思潮的大量涌现○诗歌创作的话语互渗○网络文学的蓬勃跃出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主潮的再次勃兴
○陈忠实《白鹿原》--渭河平原的雄奇史诗○张炜《九月寓言》--浓厚的民间色彩与传奇主题○王蒙“季节系列”--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真实审视○王安忆《长恨歌》--精致细腻的旧上海风情画
第三节 不断渗入的现代主义思潮
○王朔《看上去很美》--对中心话语的调侃与解构○王小波《黄金时代》--“文学个人化”的艺术狂欢者○韩少功《马桥词典》--民间话语力量的张扬○莫言
《檀香刑》--浓厚民俗文化色彩与审丑特色
思考题
延展阅读
第23章 20世纪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
第一节 台湾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作家
○20世纪台湾文学的发展历程○陈映真--台湾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台北人》--白先勇的代表作○纪弦--台湾现代诗的先驱○余光中--融合中西的诗人
第二节 香港和澳门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作家
○香港与内地文学从重叠、分流到整合○开放性、兼容性与多元化发展○三足鼎立小说格局的确立○诗坛的重组与勃发○异彩纷呈的散文创作○澳门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作家
○海外华文的历史发展与繁荣○“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本土性特征日趋明朗○东方板块的历史进程○西方板块的构成与特色○美华文学的丰硕成果
思考题
延展阅读
大纲
后记
主编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