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宏观调控中的政府信用及其法治保障研究
¥
16.21
3.9折
¥
42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新红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0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新红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98197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3cm
-
页数
324页
-
字数
31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经济学与经济法学交叉研究的一个尝试。系统阐述了政府信用机制、法制机制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对我国转型时期宏观调控绩效的影响。
- 【作者简介】
-
王新红,男,1967年生,湖南邵阳人,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法学研究,代表著作有:经济法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经济法的时代精神、规则约束下的相机抉择等。
精彩内容:
立法不完善在很多情况下是利益博弈所达成的均衡结果。对此,弗里德曼有深入的阐述:“如果法律执行得不完备,经常原因在该法律的历史,而且还在于外界社会起作用的社会势力。经常,法律从产生时起是残缺不全,注定不能执行的。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怀疑为了结束通过法律背后的斗争进行过某种粗糙的交易。想要该法律的人得到了象征的作用,但是法律软弱无力或没有经费支持。美国城市早期的公住房法令是例子,经常建立机制进行‘协商’或‘调停’,但没有执行机构,出了什么事?问题双方的力量都很强。黑人及其支持者可能有足够力量通过法令,但没有足够力量既得到通过也得到执行,甚至在纸上执行的威胁也得不到。我们怀疑这是为什么许多法律仅仅是象征的一个原因,并不是利益集团渴望要象征,而是因为他们只能满足于象征。”①(2)由于信用的缺失,有些法律是不能实施的法律或难以实施的法律,无法做到严格执法。下面着重谈谈信用缺失如何导致执法不力。信用由信用能力和信用意愿两方面决定。要做到严格执法,一方面,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愿意严格执法。缺失这两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失信,做不到严格执法。从信用能力来说,首先,严格执法要求有能力正确理解法律、适用法律,这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其次,严格执法要求有能力发现违法和制裁违法,这除了要求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外,还要求有相应的物力、财力、技术条件和配套制度建设。实践中,许多法律得不到严格执行,是的信用能力不够造成的。例如,我国的偷漏税现象比较严重,这与税务部门征税手段比较落后有关。从信用意愿来说,这要求严格执法符合及其的利益,至少不与及其的利益相。例如,许多地方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是由于地方不严格执行环境法,之所以不严格执行环境法,乃是因为严格执行环境法会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地方的利益。
- 【目录】
-
序
前言
章 引论
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信用、信用的论述
第三节 外研究的现状述评
第四节 本文的分析框架与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范畴的界定
节 转型时期的界定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界定
第三节 信用的界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宏观调控及其与信用的关系
节 宏观调控权
第二节 宏观调控
第三节 宏观调控与信用的关系
第四节 我国转型时期宏观调控与信用关系的特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用及其在宏观调控中运用
节 信用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守信的条件
第三节 宏观调控中守信的条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宏观调控中信用与法治的关系
节 信用的法治保障
第二节 信用对法治影响
第三节 宏观调控中信用与法治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宏观调控中的信用能力建设及其法治保障
节 转型时期宏观调控中信用能力的缺失
第二节 有限与信用能力
第三节 透明与信用能力
第四节 预算与信用能力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宏观调控中信用意愿制度建设及其法治保障
节 转型时期宏观调控中信用意愿的缺失
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治化与信用意愿
第三节 规则执行机构改革与转型时期宏观调控中的信用意愿
第四节 非组织建设与宏观调控中的信用意愿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宏观调控中地方信用制度建设及其法治保障
节 宏观调控中地方与的博弈及其对信用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竞争与宏观调控中的地方信用
第三节 地方收入与宏观调控中的地方信用
第四节 政绩评价标准与宏观调控中的地方信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