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
47.2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大庆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0
上书时间2024-12-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大庆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47432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8页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经济思想人手,运用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本末观”进行了研究,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各家各派思想家的“本末观”之间的比较;(二)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本末观”之间的比较。同时,本书以中国的“本”和“末”及其相关的三对伦理学和哲学范畴,即“义”与“利”、“公”与“私”、“善”与“恶”作为主要的参照系和分析的出发点,并从古希腊思想家的论述中发掘出相同或大体相当的范畴,进行了比较研究。
- 【目录】
-
序一
序二
绪论:“本末”问题的由来
第一章“本末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背景
第一节 工商业和城市的兴起
第二节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转型的性质
第三节 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张力
小结:中国和希腊社会的几点异同
第二章“本末”思想的发生
第一节 儒家的“本末观”
第二节 墨家的“本末观”
第三节 道家的“本末观”
第四节 法家的“本末观”
第五节 古代希腊的相关经济思想
结论
第三章“本末”与“义利”
第一节 儒家:“见利思义”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第二节 墨家:“兼相爱,交相利”
第三节 道家:“至仁无亲”“至义不物”
第四节 法家:“利出一空”
第五节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论“正义”与“利益”的关系
结论
第四章“本末”与“公私”
第一节 儒家:取予有度公私兼顾
第二节 墨家:“厚不外已,爱无厚薄”
第三节 道家:少私寡欲至仁无亲
第四节 法家:动无非法存公去私
第五节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公有制”问题展开的。
结论
第五章“本末”与人性
第一节 儒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第二节 墨家:“亏人而自利”。
第三节 道家:“轻利而重生”
第四节 法家:趋利避害
第五节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论人性
结论
余论
附录一 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问题研究综述
附录二 “君子不器”辨析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