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王羲之尺牍——历代名家墨迹传真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晋王羲之尺牍——历代名家墨迹传真

36.6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社 编

出版社上海书画

出版时间200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2-09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本社 编
  • 出版社 上海书画
  • 出版时间 2001-12
  • 版次 1
  • ISBN 9787806721209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铜版纸
【内容简介】
纵观我国的书法史,自东晋二王开始一直到清代中叶,帖学始终占有主导的地位。历代书定在行草书体上无不以帖学为尚,碑虽可以强其骨,却无法养其气,灵动的气息,墨色的变化,笔意的情趣以及微妙的技巧在名家的墨迹中行到了充分的体现。碑以篆隶楷书为主,以示庄重,而帖以行草为主,以示写意。帖学主要包括尺牍、稿书、手卷、诗笺、文册、便条等形制,故所谓法帖者,无非只是一些吊哀佤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的信扎或一些诗文的手稿而已,其初意不在书,逸笔余兴,淋淳军洒,或研或丑,百态横生,往往天机自动,妙合自然,黄庭坚《论书》谓:“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聚散,末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纸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这种超然于法度之外而又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的心态在前的人的尺牍中得到了淋淳尽致的表现。晋人法书的丰神劲逸,姿致萧散的韻味,我们可以在王羲之的尺牍中行到体味,正如王世贞《世苑巵言》所谓:“晋人书虽非名法之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为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笔散藻,自然可观”这正是晋人法书的妙处。

  王羲之,字逸少,瑯琊临沂人,生于晋怀帝永嘉元年(三○七),卒于晋哀帝兴宁三年(三六五),因官至右军将军,故世又称“王右军”,相传他幼年学书,曾窃读他父亲藏在枕中的《笔诀》而心有所悟,初学书于卫夫人(铄),因其天资颖悟,笔性又好,当卫夫人看到他的字后,惊叹日:“此子心蔽吾书名矣,”后王羲之渡江北上,遍游名山,看到李斯、曹喜的书迹,到洛下见蔡邕《熹平石经》,又于从兄王洽处见张昶《华岳碑》等,眼界大开,始悟学卫夫人是徒费岁月,乃发愤学书,操毫面壁,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将汉魏以来拙朴的书风开创出一种妍美流便的书体,他的行书“烟霏露结,壮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太宗《晋书王羲之传》),“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梁武帝语),将方圆、藏露、肥瘦、则柔、动静、骨肉、奇正、疏密、文质、形神等矛盾统一到“恰到好处”,从面达到一种“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境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五羲之的行出又能将人工的中和美和自然美和谐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一种“平各简静,遒丽天成”的神逸之境,我们从五羲之流传下来的《十七帖》、《兰亭序》等作品来看,几乎者是一些尺牍、文稿、便条等,他在书写之初意不在书,却、天真罄露,妙合自然,遗憾的是这些行草作品的真迹至今已无一字流传,而本册所载《丧乱帖》、《孔待中帖》、《书雪时晴帖》、《奉桔帖》等均是唐人双钩摹本,但弥足珍贵,今按原迹彩印,以飨广大书法爱好者。
【目录】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