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
¥
27.92
9.0折
¥
31
九品
仅1件
作者薛忆沩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2-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薛忆沩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2144549
-
定价
3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8页
-
字数
231千字
- 【内容简介】
-
薛忆沩的长篇小说《遗弃》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的一个年轻人图林,图林是一个“自愿失业者”、“业余哲学家”,《遗弃》就由图林一年的日记构成(但从9月初到接近年底的三个多月的日记被处理成隐居写作哲学史而付之阙如)。作为一个“例外”中的“例外”,他突然陷入了存在的困境:他“遗弃”了自己的工作,发现了世界的“混乱”,挣扎在崩溃的边缘,“消失”似乎成了他唯一的出路。在这一年里,图林自动从公务员的岗位退职了;他久病不愈的外公去世了;他以前的上司、一位处长也可能死了;最后他当兵的弟弟也死了。他异地的女友先是怀了一个“别人”的孩子,后是嫁了另一个“别人”。他好像诸事都失败了,也许只除了一件事:他在心灵的路上走了很远。而他走的路是一条很少人走的路,他进的是窄门。
- 【作者简介】
-
薛忆沩,1964年出生于湖南。后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2年起移居北美。1989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遗弃》。在中国文学圈,他是一个被传说的名字,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界最迷人的异类。有批评家认为他的一些短篇小说达到了“博尔赫斯的高度”,并觉得文学界对薛忆沩作品的冷漠是一种羞耻。日前其五本新书:长篇小说《遗弃》、书评集《文学的祖国》、微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散文集《与马可·波罗同行》和《一个年代的副本》,由上海文艺、上海三联、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去年底,薛忆沩中断他将近8年离群索居的生活,重食人间烟火,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学系2009-2010年度访问学者。他的“回归”激起了批评界对他的写作新一轮的关注。批评家吴亮主编的、典雅的《上海文化》杂志在2010年第一期刊出了关于他的战争小说的长篇评论。而同时与顾彬教授主持岭南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 (展开全部) 1964年出生于湖南。后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2年起移居北美。1989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遗弃》。在中国文学圈,他是一个被传说的名字,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界最迷人的异类。有批评家认为他的一些短篇小说达到了“博尔赫斯的高度”,并觉得文学界对薛忆沩作品的冷漠是一种羞耻。日前其五本新书:长篇小说《遗弃》、书评集《文学的祖国》、微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散文集《与马可·波罗同行》和《一个年代的副本》,由上海文艺、上海三联、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去年底,薛忆沩中断他将近8年离群索居的生活,重食人间烟火,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学系2009-2010年度访问学者。他的“回归”激起了批评界对他的写作新一轮的关注。批评家吴亮主编的、典雅的《上海文化》杂志在2010年第一期刊出了关于他的战争小说的长篇评论。而同时与顾彬教授主持岭南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旅美学者刘再复教授偶尔读到了他的《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这部作品与《阿Q正传》等11种经典作品一起入选由林贤治、肖建国主编的《中篇小说金库》第一辑)。兴奋之余,刘再复教授写下《阅读薛忆沩小说的狂喜》一文,称薛忆沩的小说用“金子般的文字”写成,似乎故意是与德国同行的“垃圾论”大唱反调。文章还为薛忆沩的“名”不副“实”鸣不平,称薛忆沩的写作有非凡的实力,却没有与之相称的超凡的大名。文章在香港《明报》月刊二月号发表后,又很快于《南方都市报》发表,引起了世界各地华文文学读者和学者的注意。接着,《明报》月刊又在五月号发表了《遗弃二十年:一份奇特的文学档案》一文。薛忆沩那部著名的“旧书”又再一次成为了“新闻”。而香港的哲学家李天命在读到薛忆沩的小说之后,直截了当称薛忆沩为“天才”。“他还有英式的幽默感,善于自我嘲讽和贬抑。这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也非常罕见。”薛忆沩的德国朋友有一次跟他讨论起卡夫卡的幽默,她说他是中国作家中少有的有幽默感的人。
- 【目录】
-
何怀宏推荐序:寻求永恒的最初那一段路程——重读《遗弃》
遗弃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