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奇僧更敦群培评传
¥
71.14
8.3折
¥
86
九品
仅1件
作者杜永彬 著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1-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永彬 著
-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21100297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9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内容简介】
-
《雪域奇僧 更敦群培评传》于2000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今修订再版。《雪域奇僧 更敦群培评传》为20世纪藏族史上的佛门奇僧更敦群培大师(1903-1951)的传记,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清晰勾勒了其游学印度、尼泊尔等地,以及颠沛流离、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遭遇;中篇“精湛闪光的学术创见”,深刻论述了其上承传统藏学、下启现代藏学,开一代新风的治学方法及研究成果;下篇“离经叛道的人文思想”,辩证分析了其充满智慧的启蒙思想和离经叛道的言行。《雪域奇僧 更敦群培评传》资料相当充实,论证比较严密,是目前更敦群培研究中资料丰富、论述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对于研究20世纪藏族史以及藏族学术文化和思想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作者简介】
-
杜永彬,1960年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者。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兼职教授。
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
1983―1985年,在安徽财经大学工作。
1985―1988年,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四川大学学习,师从著名藏学家任乃强先生攻读康藏史方向研究生,1988年获得四川大学硕士学位。
1988年至今,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工作。期间,1995―1998年,在*******研究生院攻读西藏历史,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2002―2004年,美国“东西方中心”高级研究员;2005年3―9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数十次赴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藏区进行实地考察,十多次应邀赴欧美亚澳四大洲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
发表藏学论文100余篇,出版藏学专著14部(含合著);藏学译著8部(含合译);主编藏学专著和译著30余部;主持和参与完成研究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10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目录】
-
序言一
序言二
导论 研究更敦群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上篇 传奇坎坷的人生历程
第一章 安多时期(1903-1927年)
第一节 青海时期(1903一1921年)
一、人杰地灵的热贡
二、更敦群培的青少年时代
三、更敦群培生年考
第二节 甘南时期(1921一1927年)
一、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拉卜楞寺
二、更敦群培与拉卜楞寺
三、拉卜楞寺对更敦群培的影响
第二章 卫藏时期・上(1928-1934年)
第一节 从安多到拉萨
第二节 在拉萨立足
一、帕邦喀与帕邦喀活佛
二、更敦群培与帕邦喀活佛
第三节 入哲蚌寺学经
一、哲蚌寺果莽扎仓的学经方式
二、更敦群培在哲蚌寺的学经生涯
第四节 第一次西藏考察
一、结识罗喉罗
二、接受罗喉罗的邀请
三、第一次西藏考察
第三章 南亚时期(1934-1945年)
第一节 南亚的生活和学习
一、佛国的诱惑与更敦群培愿望的实现
二、大吉岭的生活与学习
三、赴锡兰游历与学经
第二节 随罗喉罗第二次赴藏考察
一、启程赴藏
二、巧遇五世嘉木样活佛
三、结识康巴女子
四、遭匪徒袭击
五、考察收获
六、结识次旦玉珍
第三节 著述与翻译
一、《明镜》与《摩诃菩提》
二、著述与翻译
第四节 与“西藏革命党”的关系
一、“西藏革命党”及其被“重新发现”
二、更敦群培与“西藏革命党”
三、更敦群培是否加入“西藏革命党”
四、“西藏革命党”对更敦群培的影响
第五节 离开印度
第四章 卫藏时期・下(1945-1951年)
第一节 返回西藏
一、经不丹入藏
二、考察中印边境
第二节 被捕入狱
一、回到拉萨的情景
二、被捕
三、营救
第三节 狱中生活
一、朗孜夏监狱的囚徒
二、“雪”监狱的生活
第四节 获释与著述
一、获释出狱
二、撰写《白史》
第五节 去世
一、临终的情景
二、去世的日期
三、葬礼
第六节 去世原因考
一、烟酒中毒病逝说
二、患肺水肿病逝说
三、患梅毒性心脏病去世说
四、被毒害致死说
中篇 精湛闪光的学术创见
第五章 吏敦群培作品考辨
第二节 作品篇目考
一、李有义开列的目录
二、霍康和恰白开列的目录
三、海德・斯多达开列的目录
四、蒙格勒开列的目录
五、更敦群培作品详目
六、新发现的更敦群培手稿
第二节 作品篇名汉译纠谬
一、著作汉译辨正
二、译作汉译纠谬
第三节 作品年代与版本考
一、《印度圣地朝圣指南》
二、《欲经》
三、《(薄伽梵歌)第12章 (虔信瑜伽)》
四、《法句经》
五、《沙恭达罗》
六、《青史》
七、《格西曲札藏文辞典》
八、《白史》
九、《智游佛国漫记》
十、《龙树(中论)奥义疏》
第六章 更敦群培的学术创见
第一节 历史研究
一、藏族历史研究
二、南亚历史研究
三、论《白史》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考古研究
一、敦煌文书解读
二、西藏碑铭考释
三、阿育王铭文研究
第三节 宗教研究
一、南亚佛教研究
二、外道研究
三、更敦群培对“通神论”的认识
四、评《龙树(中论)奥义疏》
第四节 语言文字研究
一、藏语文研究
二、外文研究
第五节 文学造诣
一、更敦群培诗词的思想内容
二、更敦群培诗词的艺术成就
第六节 艺术创作
一、艺术实践
二、艺术思想
第七节 民俗考察与研究
一、藏族民俗研究
二、南亚民俗研究
第八节 性学研究――更敦群培《欲经》研究
一、藏族性文化与印度性文化的关系
二、更敦群培《欲经》研究
第九节 地理研究
一、藏区地理考察与研究
二、南亚地理考察与研究
三、对地理和占星术的认识
四、地图的绘制
第十节 医药学造诣
第七章 更敦群培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
第一节 向印度传播藏族文化
一、《青史》的翻译
二、《入菩萨行论(广本)》的翻译
三、《释量论》的翻译
第二节 向藏区传播印度文化
一、《罗摩衍那》的翻译
二、《薄伽梵歌》的翻译
三、《法句经》的翻译
四、《沙恭达罗》的翻译
五、《军事操典》的翻译
第八章 更敦群培的治学方法
第一节 实证方法
一、实证的理论与实践
二、更敦群培对实证方法的运用
第二节 语言历史学方法
第三节 比较研究方法
第四节 田野方法
一、保存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文献与实地考察相互印证
第五节 反思与批判方法
下篇 离经叛道的人文思想
第九章 更敦群培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宗教哲学思想
一、心即是佛
二、兼容并包
三、人“吃”宗教
四、政教分离与宗教改革
五、偏爱宁玛派
六、佛祖心中留
七、藏传佛教世俗化的先驱
第二节 人文启蒙思想
一、藏族原始朴素的人文主义传统
二、更敦群培人文启蒙思想的内容
第三节 唯物革命思想
一、朴素的唯物思想
二、主张社会变革
三、认同社会主义
第四节 民族自尊与爱国主义
一、民族自尊与平等
二、反帝思想和爱国主义
第五节 更敦群培与苏曼殊比较
一、同为“破戒”僧人,都曾到佛国朝圣游历
二、同为博学大师和翻译家
三、都具有离经叛道的佛学思想
第十章 更敦群培学术和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思想文化根源――转型时代的思想文化的影响
一、藏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
二、外来(异族)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政治根源――新旧交替的社会格局的影响
一、藏族社会的直接影响
二、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间接影响
三、南亚社会的深刻影响
第三节 家乡与家世的影响
一、家乡的影响
二、家世的影响
第四节 更敦群培的个性
一、性格特征
二、个性的影响
第五节 人际世界的影响
一、学术文化影响
二、政治思想影响
三、生活影响
四、声誉影响
五、更敦群培与格西喜饶嘉措的关系
六、更敦群培与格西喜饶嘉措比较
七、更敦群培与乔治・罗列赫的关系
第十一章 更敦群培评价
第一节 更敦群培的遗产
第二节 人文史观的确立――更敦群培在藏族思想史上的地位
一、人文史观的确立
二、对藏族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贡献
第三节 现代藏学的滥觞――更敦群培对藏族学术
文化的贡献
一、传统藏学的特点
二、现代藏学的特征
三、更敦群培对现代藏学的贡献
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更敦群培的
学术影响
一、“新范式”的确立
二、“更敦群培学派”的形成
三、更敦群培与王国维比较
第五节 更敦群培的时代局限
一、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偏激
二、对藏传佛教认识的偏差
三、学术和思想的局限
四、放荡不羁
第十二章 更敦群培的命运
第一节 更敦群培的悲剧
一、生逢乱世
二、孤军奋战
三、被封建农奴制度扼杀
第二节 更敦群培学术和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更敦群培学术的当代价值
二、更敦群培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三节 更敦群培研究展望
一、国内外更敦群培成果统计
二、国内外更敦群培研究评价
三、应当怎样解读和评价更敦群培?――对刘宇光《杜永彬博士(更敦群培评传):两点商榷》的回应
附录1 更敦群培寻踪
附录2 受访人名录
附录3 更敦群培年谱(1903-1951)
附录4 更敦群培作品目录
附录5 更敦群培研究参考文献
附录6 更敦群培研究索引
附录7 更敦群培文物的收藏情况
后记
修订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