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手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找手艺

28.64 4.2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景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1-17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景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78044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9页
  • 字数 251千字
【内容简介】

 144种中国传统手工艺,199位真实质朴的匠人,34300公里的行程,129天的真诚之旅……

 

 

 

《寻找手艺》是一部在行走中寻访、记录中国传统手艺的温暖之书。

 

 

 

在“寻找手艺”的过程中,作者走遍了中国壮美的山河湖海。在旅途中,作者与手艺相遇,与手艺人、工匠相遇,与普通人相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风景之美、传统之美、人情之美,不仅完成了寻找手艺之旅,也完成了一次自我反省反思的心灵荡涤。

 

 

 

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绝妙的悬念,没有精致的画面。

 

这是一次质朴而真实的记录,一段属于中国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作者简介】

张景

 

独立纪录片制作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摄影专业。

 

2001年,开始进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

 

2004年,创立公司,主要从事商业公益短片制作。

 

2013年,关停公司,转而从事纪录片制作。

 

2014年至今,拍摄制作纪录片《寻找手艺》。

 


【目录】

第一章  从北京到新疆
  出发前
  第1日  河北曲阳县:石雕
  第2日  山西柳林县:桑皮纸
  第3日  西阳城县:犁
  第4日  河南洛阳:唐三彩
  第5日  西夏县:簸箕
  山西绛县:针灸
  第6日  陕西陈炉古镇:瓷器
  第7日  陕西凤翔县:泥塑
  第8日  甘肃景泰县:羊皮筏子
  第9—10日  新疆乌鲁木齐
  第11日  新疆乌鲁木齐:乐器制作
  第13日  二团的小飞
  第14日  新疆阿合奇县:库姆孜、毡帽
  第15日  新疆阿合奇县:花毡
  第16-17日  新疆喀什:土陶
  第19日  新疆英吉沙县:英吉沙小刀(一)
  第20日  新疆英吉沙县:英吉沙小刀(二)
  第21日  新疆和田:丝绸、巴拉曼
  第22日  新疆和田:巴拉曼
第二章  从新疆到西藏
  第23—24日  青藏高原
  第25日  抵达拉萨
  第26日  拉萨相聚
  第27—29日  拉萨休整
  第30日  西藏尼木县:藏香、藏纸、雕版
  第31日  西藏达孜县:锻铜
  第32日  西藏墨竹工卡县
  第33日  西藏南伊沟
  第34日  阿曲老人
  第35日  西藏波密县
  第36日  西藏墨脱县(一)
  第37日  西藏墨脱县(二)
  第38日  幸福的桥梁
  第39日  西藏昌都:锻铜
  第40日  西藏江达县:木造房子
  第41日  从江达到德格
  第42—43日  四川德格县:印经、雕版
  第44日  四川麦宿:佛像、唐卡、土陶、藏医
  第45—46日  洛热彭措与麦宿
第三章  从西藏到云南
  第47—50日  南下云南
  第51日  云南香格里拉:黑陶
  第52—53日  云南鹤庆县新华村:银器
  第54日  云南大理:扎染
  第55日  云南芒市出冬瓜村
  第56日  云南凤庆县:红茶
  第57日  云南临沧:普洱茶
  第58日  云南勐海县:土陶、木工、傣族油纸伞

内容摘要
 《寻找手艺》是一部在行走中寻访、记录中国传统手艺的温暖之书。
144种传统手艺,199个传统手艺人,34300公里的行程,129天的真诚之旅……在“寻找手艺”的过程中,作者走遍了中国壮美的山河湖海。在旅途中,作者张景与手艺相遇,与手艺人、工匠相遇,与普通人相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风景之美、传统之美、人情之美,不仅完成了寻找手艺之旅,也完成了一次自我反省反思的心灵荡涤。
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绝妙的悬念。
这是一次质朴而真实的记录,一段属于中国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精彩内容
 第1日河北曲阳县:石雕第一站拍摄河北曲阳的石雕。一是这里离北京近,二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在这里雕刻出来的。光后面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景仰了。
去之前,我的想象是:这里的手艺是作坊式的,家家户户、祖祖辈辈相传的那种。到了才发现,实际上,这里的手艺早已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灰头土脸”的。
这些兄弟们的脸上布满石粉,就像一两年没洗的空调过滤网。而他们自己竟然毫无知觉,或者已习惯性麻木,连擦掉的意识都没有。我不好意思问他们的肺会不会受到影响。他们倒是先向我们“告状”了:当地的环保局要禁止他们露天操作,因为他们工作时扬起的粉尘污染了环境,让他们全部改为室内操作。
这些兄弟们以为我们是高高在上的媒体降临人间,希望通过我们的镜头对环保局的禁令发出反对之声。
室内操作?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呢?但这些兄弟
们把我们当成救星,显然是高估了我们。
另一个担忧是:我们看上去还是太像传统媒体。
这个不好。我不希望镜头前的主人公们,把我们当成高高在上的传统媒体。相反,他们才是大师,我想拍出他们的自尊、自豪、骄傲或者平静。所以,除了摄像机、录音机这些设备是专业的,团队成员喻攀、蒋颖松、何思庚都是外行,都是头一次接触拍摄。我看中的是他们的兴趣和激情,以及他们身上的平常心。
电视台的那些同仁们,经验越丰富身上越有那种“高傲”,他们的媒体气质会吓着镜头前的手艺人。
从实际效果看来,我们虽然没吓着石雕师傅们,但他们还是把我们当传统媒体了。看来我们几个人还不够狡猾,不够低调。
第2日山西柳林县:桑皮纸桑皮纸,冯其林。我们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指向的就是他。
冯其林老人是当地桑皮纸手艺的最后一位传人。
若干年前,他曾经被媒体报道过。为了配合媒体的报道,他在屋后的一个窑洞里操作过制作桑皮纸的全部流程。随着媒体关注度越来越低,现在这里连演示都做不了了。老人只能给我们展示他收藏的造纸原料以及造纸的工具,并蹒跚着步子带我们去拍摄他以前造纸的窑洞。这里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造纸作坊自然也
是在窑洞里。
废弃的作坊已经布满尘土,如果不说明,外人一
定不相信这里能造出纸来。
老人领我们到窑洞口,然后在一旁等我们拍摄。
除了偶尔瞄我们一眼,极少说话。更多的时候,他皱着眉头望着远处轰轰作响、正在作业的推土机。
一条修建中的铁道从窑洞前经过,周边大部分窑洞都要拆除。县文物局正在尝试保留其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窑洞作坊,作为桑皮纸最后的遗址。
老人腿脚不是很方便,走路需要拄拐杖,走得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