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28 7.3折 ¥ 55 九品
仅1件
作者毛巧晖 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1-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艺学充满学科危机论与困境说,学科队伍及其生存空间萎缩,文学角度的学术性关注在降低,民间文学成为多学科公共研究的资源,正在走向人文学科的边缘,学科边界也在消解。为了应对民间文艺学学科合法性的危机,需要对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学术史、思想史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其产生危机的症结与根源,解决或至少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完善
20世纪民间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补充建国后民间文学研究之缺乏和不足。
本书采用历史描述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辅以实地访谈与个案研究,以基本问题为视点,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进行思索与考量。全书共分五章,前四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史分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分别提炼出民间文艺学的基本问题,陈述其现象,并分析代表学人的主要思想,解析产生这些基本问题及其思想的根本原因。第五章总括全书,得出形成整个下半叶基本问题及其思想脉络的动力机制。
毛巧晖,女,汉族,山西襄汾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学术专长:民间文学学术史、民俗学。
主要出版专著:《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民间文学”》《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记忆、表演与传统——当代文化语境下安泽文化寻踪》等。发表论文:《民族国家与文化遗产的共构——1949—1966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自觉》《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与< 刘三姐> 的创编》等五十余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