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播电视学教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广播电视学教程

21.17 3.1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阳宏生、谭筱玲 编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1-1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欧阳宏生、谭筱玲 编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69019957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3页
  • 字数 433千字
【内容简介】

由欧阳宏生、谭筱玲主编的《广播电视学教程》目前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目前我国全新的大学广播电视基础教材。欧阳宏生教授2002年出版《广播电视学导论》一书,其间几经修订,十多年来,全国有六十多所高校选作教材或作考研考博必读书目,发行量近8万册。新版《广播电视学教程》吸收了近年我国广播电视研究成果,体现其当代性特点,并附有学习重点难点,设计了思考与问题(词语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广播电视学教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实际,从理论到实践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广播电视的基本特色,阐明了广播电视事业的性质、任务和功能,揭示了中国广播电视内容生产、产业经营、媒介融合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了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理念、法治化建设的发展战略,论述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广播电视受众与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该著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特征,可供新闻传播研究人员、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高校新闻传播广播电视专业师生使用。

 


【作者简介】

        欧阳宏生教授,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广播电视学术领域知名学者,我国广播电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和建设者,曾主持“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电视理论”“当代广播电视学建构”等一系列国家重要、一般或部级重大课题,出版有《中国电视论纲》(总撰稿)、《广播电视学导论》(主编)、《广播电视概论》(主编)、《当代广播电视学》(副主编)等一系列广播电视基础理论著作。2001年经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批准授予“全国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荣誉称号。作为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欧阳宏生教授还兼任了国家广电总局中广联学术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另外,欧阳宏生教授在电视批评、电视文化、纪录片、认知传播等学术领域颇有建树,在我国广播电视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

 

 

 

谭筱玲,博士,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媒介文化等。长期讲授《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导论》和研究生双语课程《Media Studies》。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的新闻认知传播研究”,参与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和广电总局部级课题“中国电视发展研究”的主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其他各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1部,参与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省、市级媒体广播电视节目考评、报纸阅评专家组成员。2009年获“成都大学教学名师”称号。2010年主持项目“传媒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人才培养”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目录】


  
绪论


一、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


二、广播电视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广播电视学的特与当代价值


章 中国广播电视的基本质


节 中国广播电视的社会主义特


一、坚持中国的


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统一的传播网络


第二节 中国广播电视传播的指导思想


一、以人为本,为受众服务


二、尊重传播规律,保障公民“四权”


三、坚持党的主张与心声的统一


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的统一


五、坚持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


第三节 中国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功能与任务


一、积极监测环境,推进政治


二、做好信息服务,促进经济建设


三、传播优选,引导娱乐审美


第二章 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


节 传播本位理念的确立


一、“正面宣传为主”的理念


二、“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立场


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四、“三善论”的辩证媒体观


第二节 新的传播环境的形成


一、从重“量”到重“质”


二、从“封、捂、压”到“社会信息公开”


三、从“单一声音”到“多元话语”


第三节 传播途径及手段的变化


一、社会结构转化与广播电视功能变革


二、数字化、受众需求与传播理念重构


三、“交互传播”实现的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公共空间场域的构建


一、大众传媒与“公民社会”


二、大众传媒的“公共原则”及其现实表征


三、积极利用传媒构建“公共空间”


第三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


节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与发展


一、广播电视节目基本形态


二、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与创新


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制作


三、广播电视节目的编辑合成


第三节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传播


一、新媒体与广播电视新媒体


二、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