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制度变迁中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
16.05
6.4折
¥
25
九品
仅1件
作者陈春霞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8
上书时间2024-1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春霞 著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2
-
版次
1
-
ISBN
9787802072190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2页
-
字数
201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除导论外,共分为6章。
导论介绍该书的选题思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企业融资理论分析。首先,从界定融资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融资的实质。接着分析了企业融资基础理论——马克思融资理论。其次,介绍了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发展,即从传统企业融资理论到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最后,到新企业融资理论。
第二章,企业对融资的信用制度条件评价。首先对信用、信用制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企业融资的媒体——信用形式,企业融资的场所——金融市场,企业融资的载体——信用工具,企业融资的介体——金融机构等,对这些信用制度条件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
第三章,我国信用制度变迁与企业融资方式发展。首先,该书分析了我国信用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并用博弈分析法分析信用制度变迁。其次,探讨了信用制度对企业融资方式发展的支持与约束。
第四章,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成本与风险分析。在明确了企业融资目标后,对融资成本进行了确认,并对融资成本做了定量分析。然后,分析了企业融资风险及风险的测度。最后,从成本、风险比较中分析融资方式选择,包括不同信用关系下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及市场融资和中介融资的选择。
第五章,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效应分析。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宏观效应分析了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经济增长,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资源配置,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银企关系。微观效应分析了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资本结构优化,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治理结构调整。
第六章,改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信用制度建设。本章从四个方面研究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以改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即:构建企业信用制度,提升企业融资能力;深化商业银行改革,重塑银企关系;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市场体系;设计和开发信用工具,丰富信用工具品种。
- 【目录】
-
0导论
0.1选题思路与选题意义
0.2国内外研究现状
0.3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1企业融资理论分析
1.1企业融资的实质
1.2企业融资基础理论:马克思融资理论
1.3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发展
2企业融资的信用制度条件评价
2.1信用、信用制度的内涵
2.2信用形式:企业融资的媒体
2.3金融市场:企业融资的场所
2.4信用工具:企业融资的载体
2.5金融机构:企业融资的介体
3我国信用制度变迁与企业融资方式发展
3.1我国信用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3.2信用制度对企业融资方式发展的支持与约束
4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成本与风险分析
4.1企业融资目标
4.2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风险比较
4.3成本、风险比较中的融资方式选择
5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效应分析
5.1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宏观效应分析
5.2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微观效应分析
6改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信用制度建设
6.1构建企业信用制度,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6.2深化商业银行改革,重塑银企关系
6.3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6.4设计和开发信用工具,丰富信用工具品种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