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产业:市场结构与价格机制
¥
23.3
6.7折
¥
35
九品
仅1件
作者金通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7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金通 著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60414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0页
-
字数
18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围绕“垃圾焚烧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得出以下六个依次递进的基本观点:
(1)垃圾焚烧产业的产品包括垃圾处理服务和电力,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垃圾处理服务是垃圾焚烧产业的主营产品和基本功能,电力生产只是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在垃圾处理服务中的反映,是垃圾处理过程的副产品。
(2)在存在公共区域和高昂监管成本的条件下,垃圾处理服务具有“非排他性”特征。居民倾向于不顾法律、法令的要求,把垃圾倾倒在公共区域。因此,从成本有效性和社会资源配置角度看,政府应该把垃圾处理纳入政府职能范围,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法律条件下,政府提供垃圾处理服务是有效的。政府是垃圾处理服务的提供者,但并不一定必须由政府直接从事垃圾处理服务,也就是说,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完全可以由市场组织来完成。
(4)由于需要高比例的巨额固定资产投资,垃圾焚烧项目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加之存在高额垃圾运输成本以及垃圾总量的有限性,垃圾焚烧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自然垄断特征。
(5)地方政府提供垃圾焚烧处理服务的合理性与垃圾焚烧产业的区域性。自然垄断特征决定了垃圾焚烧产业具有双边垄断的市场结构,政府是垄断买方,垃圾焚烧企业是垄断卖方。作为垃圾焚烧处理服务的价格,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是在双方的讨价还价中生成的,其高低取决于各自的议价能力。根据双边垄断理论和政府决策的特殊性,目前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不一现象在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的一面。
(6)我国垃圾焚烧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垃圾处理补贴标准不一、支付不及时是阻碍这一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政府支持垃圾焚烧产业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倾向于构建科学合理、动态优化的垃圾处理补贴制度,其内容应主要包括: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构建垃圾焚烧处理补贴上限标准的基准模型,同时,通过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拓宽垃圾焚烧处理补贴的渠道,解决垃圾处理经费缺口的问题。
本书以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为核心,着重对垃圾焚烧产业中的价格问题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作者简介】
-
金通,1974年生,浙江金华人,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曾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5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当代财经》、《财经论丛》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佘篇。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和评价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1.4 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特色和创新点
1.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二章 垃圾处理的方式、比较与发展方向
2.1 垃圾的概念界定
2.2 垃圾处理的原则、方式与发展方向
2.2.1 废弃物处置的原则
2.2.2 垃圾末端处理的方式与比较
2.2.3 垃圾末端处理的发展方向
2.3 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与问题
2.3.1 我国垃圾的组分状况.
2.3.2 垃圾处理方式及其比例
2.3.3 我国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4 影响垃圾焚烧处理选择的因素
2.5 垃圾焚烧产业中的邻避现象探析
2.5.1 邻避现象的内涵与本质
2.5.2 邻避现象的基本原因
2.6 垃圾焚烧产业与循环经济建设
2.6.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2.6.2 垃圾焚烧产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2.6.3 垃圾焚烧与成本有效性
第三章 垃圾焚烧产业的产品特征、产业属性与市场结构
3.1 垃圾焚烧产业的产品特征
3.1.1 垃圾焚烧产业的产品
3.1.2 垃圾焚烧产业的产品特征
3.1.3 政府提供垃圾处理服务的合理性
3.2 垃圾处理服务的“公用事业”特征
3.3 垃圾焚烧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
3.3.1 自然垄断的分析框架
3.3.2 垃圾焚烧产业的技术要求及其对投入结构的影响
3.3.3 垃圾焚烧产业的市场规模特征
3.3.4 垃圾焚烧产业自然垄断产出终结点及其实证检验
3.3.5 小结
3.4 垃圾焚烧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
3.4.1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框架和市场结构的重要性
3.4.2 垃圾焚烧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
第四章 双边垄断理论与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的形成
4.1 双边垄断市场结构的一般理论
4.1.1 双边垄断及其均衡解
4.1.2 议价能力及其对均衡解的影响
4.2 垃圾焚烧产业市场结构的特殊性
4.2.1 垄断买方是政府而不是一般市场组织
4.2.2 交易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4.2.3 交易量往往具有上限值
4.3 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的差异性及其解释
4.3.1 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的差异性
4.3.2 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的形成机制与差异的合理性
4.3.3 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处于非效率区间的可能性
第五章 我国垃圾焚烧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5.1 我国垃圾焚烧产业的规模状况
5.2 我国垃圾焚烧产业现有的产业政策
5.2.1 进入政策
5.2.2 扶持政策
5.2.3 环境政策
5.3 我国发展垃圾焚烧产业政策的成效与问题
5.3.1 我国发展垃圾焚烧产业政策的成效
5.3.2 我国垃圾焚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制定和完善垃圾焚烧处理补贴制度
6.1 垃圾焚烧处理补贴制度的主要内容
6.2 垃圾焚烧处理补贴的准确定位
6.3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3.1 实行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的公开听证制度
6.3.2 建立和完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的专家咨询制度
6.3.3 建立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不可行性论证制度
6.4 构建垃圾焚烧处理补贴标准的基准核算模型
6.4.1 模型的基本思路
6.4.2 模型的基本原则
6.4.3 模型的基本形式
第七章 垃圾焚烧处理补贴的筹集: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7.1 垃圾处理服务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7.2 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与垃圾处理市场的特殊性
7.3 垃圾处理费的基本属性与功能
7.3.1 垃圾处理费的基本属性
7.3.2 垃圾处理费的基本功能
7.3.3 垃圾处理费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7.4 我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现状与问题——以浙江省为例
7.4.1 垃圾处理收费政策的发展历程
7.4.2 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成效与问题
7.5 建立和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对策建议
7.5.1 完善垃圾处理费费率的形成机制
7.5.2 完善垃圾处理费征收机制
附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