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
¥
38.03
9.8折
¥
39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英杰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英杰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92089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为了从根本上解救春秋末期人的生存危机,重整社会秩序和人生价值,老子以哲学的方式探究了人的生存问题,对人之生存的本原、根据、价值、意义、智慧、境界、修养、方式等提出了自己的洞见卓识,形成了独特的生存哲学思想架构。
老子的生存哲学,对于我们今天应对现代社会的生存危机,重新反思现代的科技文明、社会治理的行为观念以及人的生命自由等问题,以重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重塑现代社会新的生存理念及生存方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思想借鉴意义和启悟价值。
- 【作者简介】
-
王英杰,1971年生,河北河间人,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2004年获河北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合作出版著作《道法自然:》一部。
- 【目录】
-
导言“救人”:老子哲学的生存关切
一、老子所处之世的生存危机
二、《老子》文本中的“生”与“存
三、作为生存关切的“道”与“德
四、“治国”与“治身”的生存面向
五、“玄学”与“方术”之间的生存“道术”
六、以人的生存为主线审视老子哲学
第一章“道”、“德”:生存之根
一、作为生存始原和本根的“道
(一)“似或存
(二)“始”与“母”
(三)道生万物
二、作为生存本性和根据的“德”
(一)“万物得一以生”
(二)“常德乃足”
(三)“朴散则为器”
三、万物生存“尊道而贵德
(一)“道者万物之奥”
(二)“不道早已”
(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第二章“自然”:生存之道
一、自然的“道”世界:“道常无为”与“万物之自然”
(一)“道法自然”
(二)道的“玄德”
(三)“天地不仁”
(四)万物的“自然”
(五)道的“无为而无不为”
二、自然的社会:圣人“无为”与“我自然
(一)对政治统治行为的批判:“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二)对统治思维模式的批判:“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三)对执政价值观念的批判:“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四)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批判:“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三、自然的人生:“天长地久”与“长生久视”
(一)效法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
(二)自害其生:“益生日祥”
(三)循道依德的生命:“不失其所者久
第三章“守柔”:生存之方
一、“弱者道之用
(一)“冲”而用之
(二)“无”以为用
(三)“柔弱”:生命力的象征
二、“无身”而“贵身
(一)“功遂身退”的天之道
(二)对“身”的批判:“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三)对“私”的反省:“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四)对“自”的省思:“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三、“不争而善胜
(一)“水”的比喻
(二)“雌”的意象
(三)慈柔的“三宝”
第四章“明达”:生存之知
一、“道常无名”
(一)道,不可官感
(二)道,不可知解
(三)道,不可名言
二、“知常日明”
(一)道,形上的存在
(二)道,常存的大全
(三)道,明达的智慧
三、“无名之朴
(一)道之“无名”的两重意义
(二)“始制有名”与“知止”、“知足”
(三)“天下皆知”与“绝学无忧
第五章“玄同”:生存之境
一、“玄鉴”
(一)无欲
(二)无知
(三)无名
二、“守中”
(一)虚静
(二)和柔
(三)纯真
三、“袭常
(一)用光复明
(二)和光同尘
(三)常善袭明
第六章“归根”:生存之返
一、返本复始
(一)“反者道之动”
(二)万物“各复归其根
二、对反相成
(一)名分的对待
(二)名有的把持
三、以反而返
(一)正言若反
(二)复归于“婴儿”
(三)重返“小国寡民
结语“出生人死”:老子生存哲学的现代价值
一、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二、老子的生存智慧与现代的科学精神
三、老子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的民主政治
四、老子自然主义的生存之道与人的生命自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