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

34.93 7.0折 50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丹梦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2

上书时间2024-10-31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丹梦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44203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0页
  • 字数 333千字
  • 丛书 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内容简介】
  《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以"文学豫军"的创作为例,探讨现代化进程里中国文学"乡土"的变迁,包括话语突围与主体建构两个方面。文学"乡土"并非一般认为的仅是农村题材或农民小说,它与农民、农村有关,但本质上是个体认同的构造。自"乡土"诞生以来,其认同构造经历了"乡土-中国"到"乡土-地方(文化)"的转变。豫军的创作是一种文化创伤笼罩下的书写,这种创伤源于中原由盛转衰的郁结与失语。河南就像一个"中国弃儿",这亦可作为"文学豫军"集体身份的命名。弃儿意识与深刻的创伤感牵动着他们的"乡土"想象及主体建构,苦难话语,官场话语、历史话语、底层话语即是历史"伤口"牵系与延续的证明,一种记忆转喻式的结晶。此间显露的地方创伤性反应与活力,可作为全球化语境里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参照与缩影。
【作者简介】
  李丹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已出版学术专著5部,2013年获得唐弢全国青年文学研究奖第一名。
【目录】
丛书总序吴义勤3
上篇史论
引论作为认同构造的现代文学"乡土"2
第一章地方性文化视角的兴起32
第一节引入"主体"32
第二节1990年代以来文学"乡土"的变迁36
第三节"中国"的式微与"原子"个体39
第四节"乡土"认同的思维结构43
第五节地方文化视角的兴起46
第六节从"寻根"到"地方"49
第二章"中国"视域中的"河南"55
第一节豫籍作家皈依地方文化的"需要"55
第二节丑陋的"河南人"61
第三节中原衰落的历史及原因64
第四节河南文化精神的"造化演示":黄河67
第五节河南,中国现代主体的"他者"或"代表"?69
第六节"中国弃儿"72
第七节"中"的尴尬78
第八节河南现代文学的运命80

中篇综论
第三章话语与方法84
第一节何谓"话语"?84
第二节福柯的"地缘政治"与文化88
第三节主体与话语91
第四章"中原突破"的精神内涵97
第一节"弃儿""寻根"与文化创伤97
第二节"伤口"凝视下的"中原突破"104
第三节一个典型个案:《坚硬如水》与"墓穴"记忆110
第四节河南现代文学里的"中国"117
第五节"寻根"的宿命122
第五章"中原突破"的话语形构127
第一节"乡土"话语的历史"索引"127
第二节官场话语135
第三节苦难话语152
第四节底层话语173
第五节历史话语194
下篇作家论
第六章乔典运:现代中原"化石"220
第七章张宇:"软弱"与"鬼气"的叙述245
第八章李佩甫:卑贱的神圣之旅261
第九章阎连科:极端化写作的命运281
第十章刘震云:权力与人性的角逐311
第十一章李洱:反抒情的自我抒写344
参考文献36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