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33.3 3.9折 86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邓泽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9-06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邓泽民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28056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3页
  • 字数 241千字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末期,西方国家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产业的不断升级,特别是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强烈地意识到需要建立适应科技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的高等应用科学教育,组建应用科学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应用科学(技术)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需要,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空前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升级加速,对高端技术人才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于是,2014年我国提出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的意见。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高校坚持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因此,我国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的本科学校,有的把自己定位成综合研究型大学,有的把自己定位成研究与教学并重的大学,有的甚至把自己定位成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大学。近年来,一些学校又说自己是应用型大学。是什么大学,不在于我们说它是什么大学,关键是看其课程设计成什么样,教师的教学采用什么教学理论和方法等。我国也有一些大学长期以来致力于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但是十几年也没有走出一条应用型大学的道路,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大学的课程、教学、师资、教材、教学设施设备等都按照综合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在建设。定位是应用型大学,但从其教育教学理念到教育教学理论,从教育教学理论到教育教学模式,再从各专业培养方案到各门课程大纲,从各门课程大纲到各门课程的教材,从各门课程的教材到教师的授课计划,从教师的授课计划到教师的教案等来看,这些学校并不是应用型大学。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本科评估采用一个评估标准体系,教师评聘技术职称采用相同指标,这些都是高等教育管理问题,但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层面上,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连接本科教育理论与本科教育实践的中间环节——教育设计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应用型大学的专业建设问题、课程设计问题、教学设计问题、教材设计问题、课件设计问题等。只有当一所应用型大学的上述基本问题都解决了,这所应用型大学才能成为真正的应用型大学,其毕业生才能成为真正服务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与此同时,其教学成本才会降低,教学效能才能提高。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就是在学习、借鉴国外应用科学(技术)大学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套设计的思想、理论和方法。
  本套丛书包括6个分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研究》《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计》《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设计》《应用技术大学教材设计》《应用技术大学课件设计》。其中《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研究》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学制与衔接、法律与治理、专业与课程、教学与研发、学生与师资、招生与就业、校企与教产、学分与学位、投入与经费、质量与评价共11个领域23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对我国地方本科转型应用技术大学的启示,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建设》等5个分册都从理论基础、设计编写、分析评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理论基础重点研究设计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分析设计主要论述设计编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模式;分析评价主要介绍设计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标准和基本模式等。
  这套丛书是我近年来跟踪研究国内外应用技术大学,从事应用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校长Dieter Orzessek博士、加拿大学院协会副主席Paul Brunian等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北京联合大学、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积极参与,钱逸秋教授、郭化林教授、王海明博士、侯金柱教授以及董慧超、雷俊婷、张源、李依然、张海娇等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邓泽民
   2017年1月26日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章 产生与发展
节 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发展的历程
一、起步探索阶段
二、快展阶段
三、功能拓展阶段
第二章 学制与衔接
节 学制的制定
一、初等教育
二、中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
四、
第二节 教育的衔接
一、博洛尼亚进程前的教育体系
二、博洛尼亚进程后的教育体系
第三章 法律与治理
节 法律架构
一、学校地位的法律约定
二、师资地位的法律约定
三、地位的法律约定
四、校企合作的法律约定
五、经费投入的法律约定
第二节 治理机制
一、宏观治理
二、学校治理
第四章 专业与课程
节 专业设置
一、德国高校专业设置情况
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
三、德国高校专业认证体系
第二节 课程开发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三、课程核及评定
四、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 与研发
节 
一、目标
二、内容
三、组织
四、方法
五、专业实
六、设计
第二节 研发
一、依托企业需求发展
二、设立技术中心
三、重视应用技术研发
四、服务德企跨境发展
第六章 与师资
节 
一、来源
二、入学要求
三、权利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的准入
二、教师的聘用
三、教师的职权
四、教师的构成
五、教师的培养
六、教师的培训
七、师资的评
第七章 招生与业
节 招生
一、招生数量
二、录取标准
三、招生政策
四、招生程序
第二节 业
一、职业指导
二、业服务
三、业情况
四、业保障
第八章 校企与教产
节 校企合作
一、学校
二、企业
第二节 教产融合
一、门
二、行业协会
第九章 学分与
节 学分
一、学分的分配
二、学分的获得
三、学分的等级
第二节 
一、学士的授予
二、硕士的授予
三、博士的授予
第十章 投入与经费
节 高校的经费收入
一、拨款
二、第三渠道经费
第二节 高校的经费支出
一、高校的支出情况
二、高校的支出分配
第三节 学费和资助
一、高校学费制度的演变
二、大学资助政策
第十一章 质量与评价
节 质量保障
一、法律保障
二、监督体系
三、核心举措
第二节 评价方式
一、外部评价
二、评价
第十二章 启示与借鉴
节 产生与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一、产生与发展的启示
二、产生与发展的借鉴
第二节 学制与衔接的启示与借鉴
一、学制与衔接的启示
二、学制与衔接的借鉴
第三节 法律与治理的启示与借鉴
一、法律与治理的启示
二、法律与治理的借鉴
第四节 专业与课程的启示与借鉴
一、专业与课程的启示
二、专业与课程的借鉴
第五节 与研发的启示与借鉴
一、与研发的启示
二、与研发的借鉴
第六节 与师资的启示与借鉴
一、与师资的启示
二、与师资的借鉴
第七节 招生与业的启示与借鉴
一、招生与业的启示
二、招生与业的借鉴
第八节 校企与教产的启示与借鉴
一、校企与教产的启示
二、校企与教产的借鉴
第九节 学分与的启示与借鉴
一、学分与的启示
二、学分与的借鉴
第十节 投入与经费的启示与借鉴
一、投入与经费的启示
二、投入与经费的借鉴
第十一节 质量与评价的启示与借鉴
一、质量与评价的启示
二、质量与评价的借鉴
附录一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名单
附录二 德国高等教育专业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