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名物考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名物考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0.74 6.0折 34.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晓钟、戚硚婉琛 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晓钟、戚硚婉琛 编
  •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5
  • 版次 1
  • ISBN 9787224116908
  • 定价 34.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0页
  • 字数 1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半个世纪前,当我还在京都大学读书的时候,为了加深对所学专业“中国文学”的理解,我感到有必要了解一些中华的风俗,因此常常在研究室阅览上海出版的《点石斋画报》。有一年夏天,我回老家休假,在一家旧书店的店门口偶然发现了《清俗纪闻》十三卷本(宽政年间,长崎奉行中川忠英编)。在这套书中,作者用插画详细地说明了清国的风俗,刚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虽然缺了一册,我还是悉数买了下来。其中的房屋构造、室内设施、家具服饰等图片与说明文字相得益彰、一目了然,使我从中获益不少。直至今日,我仍然把它当作我的帐中秘本而非常宝贝。那之后,虽然我也留心寻觅,但是再也没有找到总结得那样深得要领而方便的书。
  那时候,我对江户文学也颇有兴趣,除了戏曲、小说之外,对随笔、散文类文章也很痴迷。在我广阅群书的过程中,山东京传的《骨董集》、柳亭种彦的《还魂纸料》、喜多村信节的《瓦砾杂考》等著述援引古图谱考证过去风俗器物的方法使我大受启发,我觉得研究中华风俗可学习此方法。之后稍加留心,我发现中华的风俗画在明代曾经非常盛行,但是明代的这类书籍却非常少。进入清代后随着文入画的流行,风俗画随之受到轻视而流传甚少。诸如此类原因,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匮乏,因此这个方法执行起来也非常困难。即便如此,大正末年(1926)我受东北大学派遣去北京游学,我还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试着寻找明代版本的插图书,但却未能如愿。回国后,我用此方法仅撰写了《望子(招牌)考》一篇。
  在北京期间,我发现了一种叫作“弹弓”的玩具,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据传晋代的美貌文人潘岳在年轻的时候,携“弹”乘车去洛阳郊外游玩时,有女子就会把水果扔入车内,等他返城时已装了满满一车。当时那个古典的“弹”,即便是演变成了极其粗糙的玩具“弹弓”,但是能够流传下来也是一件幸事了。
【目录】
名物学序说
作为训诂学的名物学
名物学的独立
名物学的发展
作为考证学的名物学
起源
《考椠余事》译本的序
《秘传花镜》译本的序
名义琐谈
炒面

包浆
油脚·茶脚·酒脚
茶蒻
柘浆
柚香头
芍药之和
酒觞趣谈
夜光杯
兕觥与可杯
药玉船
三雅与武藏野
桃核杯
金莲杯与解语杯
碧筒杯与软金杯
唐风十题
八种唐点心
白雪糕

桌袱菜
豆腐
纳豆
馒头
馄饨
青菜
孟宗竹
子规与郭公
葵藿考
节物杂话
屠苏考
绿萼梅
荔枝
月与兔
重阳
桑落酒
香草小记
兰草与兰花
芝兰与鲍鱼
兰芷与芝兰
茴香
八角茴香
怀香赋之序
怀香握兰
“啸”的历史和字义的变迁
《诗经》名物考二则
关于“铸”的形状(附凿、钻、锥)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