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论丛(第5辑)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清论丛(第5辑)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78.48 8.7折 90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诚如、王天有 编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诚如、王天有 编
  •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8
  • 版次 1
  • ISBN 9787800474484
  • 定价 9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92页
  • 字数 7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明清论丛(第5辑)》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在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精诚合作下,《论丛》赢得了明清史学界越来越好的评价。许多学养渊厚的学界泰斗、中年骨干都不以《论丛》一年一辑的长周期为怠,热忱地把自己的论文投递给《论丛》。这既是学界同仁的厚爱,也是《论丛》在众多历史研究文集的特色。
对历史问题研究发表宏观伟论,多是学养深厚,见识深邃的大家发表的高屋建瓴见解。对于一般史学研究者来说,以史结论,论从史出仍是必要的基本功夫。历史文章需要以丰富细致的史料作厚重的铺陈,需要周密严谨的逻辑推理来阐述对问题的理解,因此,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论文比较而言,历史学的论文相当多的篇幅用在史料的展陈和排比上。离开了必要的史料基础,历史论文的观点就容易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为空洞无力的主观假设,也就失去了历史研究的本来意义。而历史学最为忌讳的就是言而无实的假话空话。从这点上来说,《明清论丛》的大篇幅、高容量给予了史学研究者充分布派史料,阐述真知灼见的文字空间。
也正是由于《论丛》并不限定文章的长度,总以文章的史料新颖,观点独创为刊用的唯一标准,因此,每一辑都有学界大家惠赐的篇什佳作。或就某以问题提出独树一帜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界同仁深入思考;或对某些问题追本溯源,梳理提炼,进行阶段性的总结研究;或融会文史与文博,激荡砥砺,创新思维。使每一辑《论丛》都有分量厚重的篇什隆重推出,彰显出《明清论丛(第5辑)》浓重的学术研究特色,也让每一位研究者从中得到系统、深刻、广博的学术给养,而不是零散、浅显的知识小品。
每期的《论丛》篇章中,明史约略占1/3,清史占2/3,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其中的特色表现为历史研究与博物考察相结合。以往的历史学、博物馆学研究期刊,刊载的研究领域界限分明。史学研究重镇北京大学历史系和博物馆界的龙头故宫博物院强强联合,倾力打造的《论丛》,则熔历史研究和博物探索为一炉,在全国学界中独树一帜,引人瞩目。这种特色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鼓励。
【目录】
清史《文献丛刊》、《档案丛刊》总序
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研究
三谈关于柳敬亭的几个问题
明代政制论纲
方册藏的刊刻与明代官版大藏经
明代倭寇与海防建设——兼论明代中日关系的走向
永乐宣德年间明朝、女真和朝鲜关系述略
明中叶中国海上贸易与徽州海商
试论明清时期产权的共业形式
明代北京城市管理体制初探
明代林业概述
从“纳粮开中”到“运司纳银”——以明初河东盐区为例
从徽州文书看明代税契制度的演变
日本明史研究述评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清代政治纲领研究
试析王夫之的“华夷”观
“柔惠远邦,以实不以文”——清朝对朝鲜赴清使团的回赐与加赏
清朝开国时期秘案释疑
试论皇太极时期的明清议和
秘密教门组织在清代的嬗变
清代皇帝大婚礼俗述论
清宫做钟处
康熙年间口外行宫的兴建
雍正朝宫廷艺术初探
清代民间丝织业
清代国际法传人中国
论光绪年间南北清流之地域学术渊源——以光绪十一、十二年黄宗羲、顾炎武从祀文庙之争为中心
曾国藩集团同清政府的矛盾与对策
一部晚清出使日记及其启示
晚清交通四政的发展与交通系的演变
日本清史研究述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