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国纪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国纪事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0.4 5.8折 3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琳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琳
  •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549328246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60页
  • 字数 275千字
【内容简介】
一位南下老干部,用日记和口述记录下六十五年的故事。她的个人成长经历,和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她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亲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曲折与辉煌历程。
  本书精选作者的日记与口述材料,用质朴的语言记载了作者六十五年来的心路历程,从而唤醒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本书采用日记与口述实录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注重细节,图文并茂力求表现出作者真情实感。一篇篇文章,都倾注着作者对人生点滴小事的感悟,进而以小见大,展现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年来祖国的发展、社会的变迁。
【作者简介】
李琳,1932年1月生,黑龙江汤原竹帘镇人,机关离休干部,中共党员,江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江西省老年书画学会会员。笔耕不辍六十五年,目前已有日记六十九本共计上千万字;先后撰写《中国城·中国年·中国根》《纽约的唐人街》《枪下冤魂知多少》等十多篇文章均被《江西日报》《信息日报》全文刊登;所创布贴画《养在深闺人未识》获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二等奖,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并获奖。
【目录】
序/1

壹  激情岁月(1949—1965)

第一次写日记/3

脱下军装换上了列宁装/3

穿着睡衣扭秧歌/4

从街上拉回来参加集体婚礼/6

申请参加抗美援朝/7

第一次怀孕时在土改工作团/8

第一次上台讲话/8

回信给父亲没看到滕王阁/9

重返学校读书/10

两个社会两种命运/11

童稚童趣/11

家里请了一位阿姨/12

第一次领到的工资抵了党费/13

女儿没断奶就出差/14

“国”与“锅”/14

江淮上小学/15

十年大庆听阅兵/16

回爱人的老家/17

母子情/18

他乡遇故知/18

烫发受到批评/19

【口述实录】

1. 姥爷把我从秫秸上捡回来/20

2. 苦难的小学经历/21

3. 两个钢蹦的故事/22

4. 我当“半拉子”/23

5. 偷喝奶奶的生鸡蛋/24

6. 借香火的亮光看书/25

7. 野菜中毒,夺走弟弟的小生命/26

8. 病里逃生/27

9. 过年没有饺子吃/28

10. 偷偷报名参军/29

11. 穿着打补丁的长旗袍参军/30

12. 老照片的故事/32

13. 买两斤白糖回家探亲/32

14. 唱着战歌南下/35

15. 蒋介石的油画像丢在地板上/39

16. 偷吃蟠桃中毒/40

17. 坐在炮弹箱上到九江/41

18. 接管吉安/42

19.《南下》一书唤醒激情回忆/43

20. 领导为我改名字/47

21. 颜专员指导我写日记/48

22. 入团入党的经过/49

23. 参加剿匪反霸和土改工作/52

24. 见到水牛吓得我衣服掉入水中/54

25. “你们是毛委员派来的人”/55

26. 第二天才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56

27. 吃南方名菜苦瓜蒸肉丸/57

28. 结识李鹏,最终携手/58

29.“江淮”名字的由来/61

30. 圆父亲的梦/63

31. 丈夫成了“右倾”老虎/64

32. 收到慰问信的志愿军是我的老乡/66

33. 风雨无阻上夜校/66

34. 苏联传来“布拉吉”/67

35. 罗家婆的故事/68

36. 三代女人的不同命运/69

37. 最艰难时期吃小鸡崽/71

38. 母女装/72

39. 皮鞋上的政治问题/73

40. 路过家乡没能去看父亲/74

41. 学员批评我们搞形式主义/75

42. 父亲“良民证”的由来/76

43. 母亲短暂的一生/78

44. 草房回忆/79

贰 磨难历程(1966—1976)

“文革”爆发/85

帮李鹏写“认罪书”/86

丈夫被开除党籍/86

丈夫被游街批斗/87

丈夫险遭活埋/88

遭遇抄家/89

下放武宁县/90

在农村第一次包饺子/91

红与黑/92

在乡下过中秋节/94

一个沉闷的国庆节/95

莫名其妙当上大队副书记/95

险当“盲流”/96

由塘山公社“挪”到德安中学/97

日记的坎坷/98

学生上课戏弄老师/100

唐山大地震/101

放爆竹庆贺粉碎“四人帮”/101

【口述实录】

1. 李鹏成为“三反分子”/102

2. 自毁日记/103

3. 李鹏被打成“假党员”/104

4. 丈夫再受“造反派”迫害/105

5. 父子情深/105

6. 江源的惊人之举/107

7. 李鹏在鸡棚的日子/108

8. 黑白墙壁惹来的麻烦/110

9. 儿女在农村艰难求学/111

10. 女儿帮忙做豆腐/112

11. 第一次喝蛇汤/114

12. 在学习班遭遇批斗抄家/117

13.“割资本主义尾巴”/119

14. 朋友情/120

15.“狗崽子”的由来/122

16.“钵”与“笨”的悲剧/123

17. 三大件的故事/126

18.“高山顶上炼红心”/127

19. 大家叫我“矛盾师傅”/128

20. 兄妹雪夜坟山惊魂/129

21. 顶住“反潮流”歪风/130

22. 为老师们平反/131

23. 逼上讲台/133

24. 军民友谊花盛开/134

25. 在校园悼念周总理/135

26. 在唐山大地震的日子里/136

27. 两次放弃加工资/138

叁:再创新业(1977—1991)

三中全会让我们头上的紧箍咒松开了/141

胸怀大度,团结同志/141

书籍是我们家的财富/143

到新单位开始新创业/144

到保险公司上班第一天很失望/145

陪检查组赴庐山/146

开发旅游前途广阔/147

包饺子接待日本留学生/148

胡局长劝我回教育战线/149

送李鹏赴党校学习/150

苦口婆心跑保险/152

送别老范同志/153

当选市第四届党代表会议代表/154

九江市帽厂门市部突发大火/154

看电视节目的争执/156

到赤湖农场水灾现场勘察/156

山村民风折射国家发展/157

招干风波/158

观看国庆35周年阅兵/159

挽联折射社会心态/160

游真如寺/161

重登山海关/162

在毛坯办公楼过元旦/163

老伴突发痛风/164

韩总交代:不能收礼/164

我对“人缘”的理解/165

老伴写信挖讽我/166

北上出差/166

小年送灶王爷/167

带孙子在井冈山参观/168

看《开国大典》欢度国庆/169

今天我离休/169

难忘的离退休干部欢送会/170

深入保险企业厂子了解情况/171

关于写日记/173

读《名人教子要略》/175

亚运会即将开幕/176

举世瞩目的亚运会开幕了/177

豁达看待人生衰老/177

晚霞无限美/178

在长春扭秧歌/179

不忘国耻日/180

【口述实录】

1. 春风化雨/182

2. 首创旅游保险/184

3. 坂元弘子来九江做客/185

4. 让学生们撤离到安全地带/187

5. 李砚廉政故事/188

6. 重回故乡/188

7. 爱读书的一家人/190

8 老伴抵制戴金首饰/191

9. 讲解滕王阁成了“教授”/192

10.与世无争,与书相对/193

肆:夕阳正红(1992—2014)

离休了,生活方式要转变/197

“毛泽东热”的思考/197

参观毛主席纪念馆/198

李末来南昌/199

女儿来信忆当年/199

生活之感/200

门球乐/201

泪洒虹桥机场/201

杂忆端午节/202

改革春风进我家/204

抚河散步遐想/205

人到暮年,要有点精神/206

德安巨变/207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208

小书房,情自乐/209

三八节思念母亲/210

全家欢度香港回归夜/212

离乡50周年纪念日/213

心中那一片骄傲的黑土地/214

构思唐诗意境画/215

纪念下放农村30年联谊会/217

将发表的文章寄给亲人/218

新旧社会两重天——论过年/220

参加金融系统迎澳门回归书画大赛/221

关注南联盟/222

观看共和国旷世大典/223

伴君白发度夕阳/224

谈手表/226

首次化妆拍金婚照/227

买烧饼的故事/228

北京申奥成功/228

球友来家玩/229

主张高雅的生活方式/230

老伴每日四两酒/231

做了一幅《鸟鸣山涧》布贴画/232

我生命中的四个生日/232

两位博士喜欢我的画/233

在酒店吃年夜饭/236

对伊拉克人民深表同情/236

防范非典/237

重整日记/238

回忆颜专员/238

李鹏不幸患癌/239

淡化处理医疗事故/240

病房咏叹调/241

火龙果的故事/242

李鹏和我说他以前的事情/243

相识刘大姐/244

父女相逢病榻前/245

收藏旅游门票丰富历史知识/246

按自己的理解做布贴画/247

永葆心灵青春/250

江源有群众观点/250

读诗之乐/251

患难见真情/252

在社区了解民情是一种乐趣/253

看门球比赛有感/255

少小离家老大回/256

我的人生乐趣/257

心怀坦荡,欢乐舒畅/258

夜梦老伴/259

过生日的遐想/260

向居委会捐赠杂志/261

善对病痛,善对生命/262

为庆祝十七大胜利召开做布贴画/262

布贴画完成后送给电视台记者/263

我与小猫的故事/263

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震/265

国务院确定全国哀悼日/266

一首诗歌寄哀思/267

为奥运加油,为奥运祝福/268

百年奥运,百年梦想/268

看神舟七号安全着陆/269

第一次到社区宣讲/270

老兵的自豪/271

帮助别人,自己快乐/272

女儿书中的“北方之梦”/274

那幢茅草房永存心中/275

探望病重的战友满涛同志/277

完成布贴画巨作《五十六个民族》/278

我被评为全省“四好党员”/282

打心里拥护中央八项规定/284

送别战友/286

隔代亲/287

圆梦云南游/289

诗歌有独特的功能——交往/290

慈善之举/291

三个梦:我一生的追求/292

【口述实录】

1. 到炭子冲参观刘少奇故居/296

2. 末末到南昌的点滴/297

3. 爱人绝不去美国/297

4. 沿河“六景”/298

5. 布贴画的创作由来/301

6. 第一幅布贴画《北雁南归》/303

7. 火红的夕阳,不老的人生/305

8. 参加金融系统书画比赛的前前后后/306

9. 欢乐度金婚/308

10. 贺金婚/309

11. 外孙女坚持写日记/311

12. 布贴画由家庭走向社会/312

13. 老伴戒烟/315

14.“和平鸽”的故事/316

15. 老哥乐观面对自身疾病/317

16. 病榻前的两对孝子/318

17. 友谊不能忘记/319

18. 买衣服骗李鹏是打折的/320

19. 父女情深/321

20. 和谐的医患关系/322

21. 家乡巨变:“八大怪”基本消失/323

22. 怀念老伴做家务/325

23. 做福娃布贴画背后的故事/325

24.“祥云”火炬在南昌传递/328

25. 第一个采访记者曹雷/329

26. 战友情/329

27. 财院老友/331

28. 互相进步,互相学习/332

29. 虞慧娥和她的研巢服装店/333

30. 火灾之后送爱心/334

31. 民族一家亲/335

32.“文革”后家的变迁/337

附录:发表的文章

中国城·中国年·中国根——在纽约过春节/341

剪刀里的艺术世界——欣赏德惠战友纸贴画有感/351

南下历史,永载史册/355

后记/35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